零零看书 > 年馑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腊月二十七早上鸡刚叫了头边,宝堂和家里人就起来了。

宝堂娘从柜子里取出里外全新的衣服,叫宝堂换上,芹芹也在一旁帮忙,把宝堂打扮的利利索索。宝堂戴上黑色礼帽,穿上黑色绸子棉袍和一双黑色段子面布鞋,浑身都感到不自在,好像连路都不会走了一样。

怀义等宝堂穿戴已毕,领着宝堂给先人、灶王爷、土地爷上上香,祭拜天地先人,告知先人今天家里要办大喜事。

新房设在后院西厦里面,早就布置好了,今天由芹芹和四娘俊梅负责新房和接待娘家女客。昨天晚上,宝良、宝财、宝明、宝信和宝禄几个男娃睡在新房的炕上暖炕,芹芹帮着宝堂穿戴完毕就把几个娃撵了起来,把旧被子叠好抱出新房放到娘炕上,铺上新毡新单子,又取出一床全新的段子面棉被暖在炕上。芹芹把炕暖好,取出一盏新油灯,添满油点上,小心翼翼地放在高处的窑窝【注释:窑窝,关中西部方言,指在用胡基砌墙时留下的小洞,用来摆放一些较为贵重的东西。】里面。这是宝堂结婚的长明灯,一直到后天晚上才能熄灭,如果中间灭了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

天刚麻麻亮,宝堂娘和凤丹、彩侠、俊梅几个婆娘把院子里和头门口的门墩、石狮子和拴马桩都用红布包上,树上贴上巴掌大的红贴纸。头门口到涝池岸边路二边的石头和树上也都贴上了红贴纸。怀义和宝良、宝财给头门、二门和新房门上贴上了红对联。这时,庄子里帮忙的人也都到了。志儒在土贴爷【注释:土贴爷,关中西部方言,指土地爷。】前面摆开桌子,铺开一张大红贴纸准备收礼。

办喜事的锅灶盘在拐门外的空地上。鸡叫头边,厨房的人就点上气灯开始忙活。志广正在给礼桌旁的火盆里加碳,厨房差人来说锅上准备好了,志广便安排娶亲和端饭、立席的人先吃,要不等一下亲戚和庄子拉礼【注释:拉礼,关中西部方言,上礼的意思。】的人来了就乱了。志广安排完,转过身对怀义、怀江、怀海和宝堂娘他们说道:“你们主家人谁有空就赶紧坐下吃,要不等一下就吃不到嘴里去了。”

早饭是臊子面,坐的是流水席,亲戚和庄子拉礼的人随到随坐。

卯时刚过,志广又把娶亲时用的礼品逐一检查了一遍,对娶亲的主事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漏了什么失了礼。

早饭还没有吃完,从前十字就传来了阵阵唢呐声。“新人来啦,新人来啦……,”十几个娃娃伙一阵风似得从外面跑进来,大声嚷嚷着。志广听了,大声说道:“接亲的赶紧准备好,不要乱。”

六个火铳手一手扶着火铳、一手拿着点燃的香一字排列,宝良和宝财用竹竿挑着二串长长的鞭炮站在头门二侧。花轿在距离宝堂家头门几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吹鼓手也停下了唢呐声。“娃娃伙,把耳朵捂严实,放铳啦!”随着第一个火铳手的一声呐喊,六响震耳欲聋的火铳声依次响起,吓得娃娃伙捂着耳朵直往大人后边躲。接着宝良和宝财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响了好一阵子。

芹芹见放炮的烟雾已经散去,拉着穿戴一新胸前戴着大红花的宝堂走到花轿跟前,看热闹的娃娃伙也一拥而上,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芹芹让宝堂用脚把轿门轻轻踢开,站在一旁的送女客掀起轿帘,和芹芹一左一右把新人搀扶着下了轿。芹芹从怀里掏出一节红绸子,一头交给宝堂,一头塞到麦草手里,小声嘱咐宝堂牵着红绸子进家门。凤丹早就站在头门口的青石墩上,手里端着用红贴纸贴成红色的升子准备打草。凤丹见宝堂牵着红绸子走过来,抓起升子里的麦草、核桃、花生和枣撒在新人身上,嘴里还拉着长声说道:“七个核桃八个枣,儿子多来女子少。”一群娃娃伙见状,一窝蜂地涌上来抢拾地上的核桃、花生和枣儿。

俊梅在二门前摆好火盆,芹芹和送女客搀扶着麦草小心地跨过去,直接进了新房。新房里占炕的是宝礼和宝善,一个坐在炕这头,一个坐在炕那头。送女客见了,拿出二个封子,一个给了宝礼,一个给了宝善。俊梅也从二个压轿娃娃手里接过竹笼放在柜上,每人给了一个封子。

芹芹见宝礼和宝善拿了封子还不下炕,说道:“你二个赶紧下炕,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宝善听了撅着嘴说道:“四爸说了,给二个封子才下炕。”俊梅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一边把二个娃从炕上拉下来,说道:“你四爸一向没有正经,把娃都教坏了。”

新客一共来了三席,女客一席,就安顿在新房里面。男客二席,安顿在楼房中庭里面。芹芹和俊梅在新房门口支了一个床板,上面铺上红床单,将麦草娘家的陪嫁整整齐齐摆好供人参观。这里往往是大姑娘、小媳妇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东西还没有摆好,就已有十几个人围了上来,拿起绣花鞋看看,又摸摸绸缎被子,掂掂梳妆盒的分量,相互评头论足着,个个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志广见新客安顿好了,吩咐厨房开饭。新客的待承显然与其他人不同,不光臊子面的汤是新炝的,每席还有四个凉菜,一壶西风老酒。娃娃伙爱热闹,都想看看新人长了个啥模样,也不管你吃不吃饭,瞅准机会就从窗户缝、门帘缝往里看,赶都赶不走。

芹芹和俊梅招待新客吃完饭,芹芹从柜子里取出一套新衣服和新鞋袜,和二个送女客帮麦草把衣服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换上新的。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老规程。女子娶到婆家后,要把娘家的穿戴全部换了由娘家人带回去交给爹娘。

芹芹见麦草穿戴完毕,从门帘缝里向外摆了摆手,早就围在窗前的娃娃伙一声欢呼,噼里啪啦一瞬间就将窗户纸打了个稀烂,争先恐后看新人。

“新娘子,把头转过来,叫爷看嘎子。”“新媳妇,把头抬嘎子,让婆看一看。”新媳妇三天没大小,娃娃伙不管男女和辈分,都自称是新人的爷或婆。麦草听了窗户外面的说笑声,心里也不禁暗自好笑。自己小时候碰到人家娶媳妇,也没少让新媳妇把自己叫婆,有时候还要新媳妇给点上一锅烟,装模作样地抽起来,常常惹得人哄堂大笑。长到十二、三岁时,就被娘管住了,不让她这般疯耍。唉,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出嫁了。想到这些,麦草雪白的脸上泛起了红韵,显得越发好看。

拜天地是婚礼的重头戏,志广和宝堂娘都作了精心安排。按照乡俗,拜天地的地方安排在二门前头,时辰是阴阳先生早就看好的。吃完早饭,志广就差人准备拜天地的东西。

二门前正当中,摆放着一张硕大的八仙桌,摆上香、烛、礼馍,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主牌。桌子上还放置着斗、秤、尺、剪刀、算盘、铜镜六物,象征“三媒六证”之中的“六证,”有公平合理,心明如镜的意思。

吉时已到,一阵清脆的鞭炮声过后,喝礼的人大声喊道:“请新郎新娘就位。”宝堂早就站在旁边等候,听到喝礼的人喊叫,立即上前几步面朝神主牌站八仙桌旁边。喝礼的人见新媳妇还不出房门,又朝着二门里面吆喝了几声催促,旁边看热闹的也附和着催新媳妇快点就位。这也是老规程,这时候新媳妇和送女客总要端端架子,做作一下,扭捏一番,要人们千呼万唤才出房门。在人们说说笑笑的打趣声中,一个送女客搀扶着戴着盖头的麦草走出新房,和宝堂并排站在一起。拜天地仪式正式开始。

宝堂拿起桌子上的秤杆,轻轻地把麦草头上的盖头挑起来,放在桌面上,这拜天地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民国成立二十几年了,原来的一些老礼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前清时,新媳妇出了娘家门就要戴上盖头,把整个头脸捂得严严实实,一直要到晚上睡觉前才由自己的男人揭下来。这结婚的老礼又多,新媳妇戴着盖头任人摆布,一天下来累得头昏脑涨,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民国政府提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现在的婚礼在拜天地时就把盖头揭了,也好让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看看新娘子的模样。

宝堂和麦草在喝礼人的指挥下,恭恭敬敬地给天地和先人上香,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又给娘、二爸、二娘和其他长辈一一磕头行礼,足足用了半个多时辰。谢完媒,拜天地仪式就算是结束了,新媳妇要送进洞房。

折腾了大半天,麦草的脚又缠得小,走起路脚底下有点拌蒜踉踉跄跄,芹芹赶紧上前几步搀住她。凤丹爱说笑,看见麦草走路扭扭捏捏的样子,便大声说道:“新媳妇走路像拌蒜,一对脚能在蒜窝里转。”“脸白滴,腰细滴,新媳妇乖得像戏子,不知道是宝堂他姐还是她妹子?”听了凤丹这几句顺口溜,众人都大笑不止,气氛越发热闹,麦草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拜完天地送新媳妇进新房也有很多讲究。芹芹和送女客搀扶着麦草没有直接进入新房,而是绕道去了厨房,凤丹和一大群人跟在后面。新媳妇到厨房时,早就有人在锅台上倒扣着放置了一个大瓦盆,凤丹随即说道:“新娘见盆,骡马成群。”芹芹示意麦草拿起铁勺在锅里搅动了几下,凤丹又说道:“新娘搅锅,越搅越多。”旁边有人往锅里扔了一双筷子,凤丹又说道:“新娘见筷子,明年抱太子。”离开厨房,芹芹搀着麦草进入新房。

新房炕头放了一个木头墩子,凤丹说道:“炕头放墩墩,后年抱孙孙。”芹芹让麦草坐在炕边,拿起放在四个炕脚的核桃、花生、栗子和红枣交给二娘凤丹。凤丹边把这些干果边撒向人群边说道:“七个核桃八个枣,男娃多来女娃少。”凤丹撒完干果,也不管门外哄抢的人群,回过身来走到二个送女客面前。二个送女客知道凤丹怪话多、路数稠,怕她又要耍笑她们送女客,赶紧从怀里掏出二个封子和一个手帕,满脸陪笑递给凤丹,嘴里不停地道辛苦。

中午吃席。先上四个凉盘子,肘子、皮冻、猪头肉三个肉菜,豆芽和胡萝卜一个素菜。主菜是关中十大碗,主食是白面馒头,喝的是西凤酒。宝堂家人缘好,拉礼坐席的人多,一直忙到日头西斜才安顿下。

从鸡叫头边起身,一家人就忙前忙后,早饭午饭也都没有好好吃,胡乱应付了一下,到现在大家都已饿得前胸贴后背饥肠辘辘。好在臊子、下锅菜、面都是现成的,不一会儿晚饭就做好了。宝堂娘又调了三个凉菜,烫了一壶酒,一家人坐在一起才算吃一顿正经饭。

宝堂娘心疼麦草,知道娃今天一天没怎么吃东西,又折腾了一整天,肯定又乏又饿。于是嘱咐芹芹照顾好麦草,让她多吃几碗面。凤丹即使吃饭嘴也不闲着,边吃边对怀海和俊梅说道:“他四爸他四娘,明天早上你二口子可不要再睡懒觉起早一点,要不人家麦草一早给你二口子点烟的时候尿盆还放在屋里,叫人家笑话。”俊梅听了笑着说道:“这心就不用你**,你和二哥管好你们自己,给麦草点烟的封子包大一点,可不敢再包一毛、二毛的,这才叫人笑话。”一家人吃完饭,宝堂娘嘱咐大家早点歇息。

刚才吃饭的时候,宝堂娘见风丹和俊梅二个眉来眼去,偷偷地出去了好一阵子,就知道她们二个没有干啥好事情。果然,宝堂和麦草回到新房时发现窗扇不见了。窗户上糊的纸白天被看热闹的娃娃伙撕得干干净净,要等到明天才能糊上,在油灯的映衬下新房里的动静站在院子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宝堂娘走到院子里对凤丹和俊梅说道:“你二个死婆娘,赶紧把窗扇拿出来安上,折腾了一整天,让娃早点歇息。”凤丹和俊梅死不承认,说可能吃饭的时候贼把窗扇偷了。三娘彩侠也站在一旁看热闹。

麦草见此情景,知道二娘和四娘在耍笑他们,便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红包袱放在炕上解开,拿出三副绣花枕头走出房门,笑盈盈地说道:“二娘、三娘、四娘,为了我和宝堂的婚事你们忙前忙后辛苦了,这三副枕头是我专门为三位婶娘准备的见面礼。我的手工不好,三位婶娘千万不要见笑。”三人也不客气,笑着接过麦草的枕头走到窗前借着灯光仔细揣摩,直夸赞麦草手巧。宝堂娘笑着说道:“你二个死婆娘,东西拿了还不赶紧把窗扇给人家安上。”凤丹和俊梅这才从头门背后把窗扇拿回来安在窗户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