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岁月留痕 > 拜 年

拜 年

拜 年

庄户人家,一年忙到头,除了落雪下凌、落冰雹,没几天耍的时间。走亲串户更是少得可怜,一句俗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而正月间走亲串友的风俗却是无事也要登殿的,大家称之为“拜年”。对于拜年,农家有一句顺口溜来打趣:“拜年是话,走拢就跪下,不想你的腊肉吃来干啥。”大家聚在一起,大人给孩子们发拜拜钱,其乐融融。

小时候,家里的亲戚中,我们姊妹四个喜欢去拜年的地方就是三舅家了。一是因为三舅家的孩子多,热闹,二来是三舅为人豁达、乐观,三是三舅家经济比较宽裕,给的拜拜钱较多。三舅和母亲是外婆第三次婚姻的孩子,因为外公在母亲出生三天后就被抓了壮丁,母亲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就是我的小舅舅了。也许是血缘关系吧,我们跟三舅走得较近一些。

三舅家离我们家有几十里山路,我们每年的正月都是由哥哥和姐姐轮换着背拜年的东西(一般是每家两把挂面,十二个冻粑,一瓶酒和一包白糖之类的东西),爬山的时候由哥哥背,平路就由姐姐背,我和弟弟的任务就是管好自己,不要摔着了。记得到舅舅家的路上,有一个地方叫冲天槽,从沟槽里往山顶上看,帽子都会往下掉,我们到了这里既是高兴,又是恐惧。因为翻过这座山,我们就胜利在望了,舅舅家就在山的那一边。恐惧的是,山路崎岖、陡峭,走到山的半腰往下看时,人的后脊不由得冒冷汗,赶紧抓紧了哥哥或姐姐伸过来的手往上爬。每到这时,我幼小的心里就会埋怨三舅:三舅也真是的,住在这样危险的地方,让我们走亲戚都心惊胆战的。一次,我忍不住说了出来,姊妹四都有同感,觉得三舅不应该住在这里。尽管我们姊妹四个有怨言,三舅既没有搬到坝上去,我们也没有就因此而没有不去拜年的意思。

每年正月,三舅家的亲戚朋友很多,当我们姊妹四到时,晌午饭就差不多端出来了,满满当当的几桌人,把三舅家的小院闹腾得热闹非凡。几个表兄妹钻在一起,更是闹得狼迹一片,但三舅和三舅妈还是很高兴,惟独三舅妈的母亲对我们的到来抱有怨言,说是人多,闹腾得让她受不了。当然看在新年八节的份上,她嘴里是不会说什么的,只是在吃菜的时候,我们得小心,她会把盐巴往狠里加的。每到这时,三舅就会让他在*期间捡的已经结婚了的那个表姐到厨房里去帮忙,我和姐姐也会到厨房里去打一会儿下手。

有一年正月,大表哥在一所小学里当了教师,也耍了女朋友,三舅家来的人特别的多,我们的到来,家里就显得更是拥挤不堪。我们几个表姐妹在厨房里帮忙,舅妈的母亲坐在灶下嘟着嘴,一脸的不高兴。天快要黑了时候,她看大家都没有回去的意思,悻悻地说:“我看今天晚上怎么睡哦,恐怕要拿些人来贴壁头哦!”正好,我们姊妹四个都在,听了她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要知道,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鬼才贴壁头,也就是说纸糊的东西才叫贴壁头。新年八节的,说这话,确实是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第二天,我们姊妹四就离开了三舅家去了三外公家,并把舅妈母亲的话说给了三外婆听,三外婆一听也生气了:“四孩子,大老远地来拜年,说什么贴壁头,枉自活了七八十岁!”

后来,不知情的舅舅听说了,很是生气,觉得岳母确实说得过分。我们姊妹四回到家,好几个年头都没有去三舅家拜年,直到我上了初中,侄女断奶时才开始去三舅家走行(来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