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岁月留痕 > 一勺葡萄糖

一勺葡萄糖

现在谁要为一勺葡萄糖打架,孩子们肯定会笑掉大牙。这件事情在我的脑子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我家的左邻居是一位彭姓公安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回家乡劳动改造。按照当地的辈分,我们管叫他哥哥。叫他哥哥,其实他的年龄和父亲一般大,嫂子是哥哥单位附近的,他们有一个女儿,年龄应该和姐姐一般大小。听说哥哥带着女儿回家了,姐姐带着我和弟弟去看热闹。

那时候,物质匮乏,很少有人吃白糖,即使用糖,大都是砂糖,葡萄糖更是奢侈品。生产队里的孩子去了一拨又一拨,哥哥一个一个地给大家散发水果糖。因为多年不在家,他根本就不知道谁已经去过了,谁还没去过,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发着。到最后,剩下的只有供女儿冲水喝的葡萄糖。哥哥的手再也不能给大家发东西了。我们到了的时候,也就是最后没有去过的几个了。我们站在人群的最后,不去拥挤,也不离去。当哥哥看到我们时,哥哥的母亲介绍了我们姐弟三个。也许见我们有些规矩,也许我们的衣服穿得还算干净,哥哥的女儿很快就和姐姐成了好朋友,并偷偷地从自己的罐子里舀了一勺葡萄糖给姐姐,让姐姐带回家冲水喝。

她们的举动被棒客婆的儿女们看见了,非要让姐姐交出来,让他们尝尝是啥味道。姐姐也不是什么怕硬的人,就是不给。棒客婆的女儿上前揪着姐姐先是骂,后来叫上她的弟弟和姐姐打起来了。我和弟弟只能从旁边小打小闹地捣乱,孩子们也被棒客婆的儿女们激怒了,一起起哄地叫了起来。有了大伙儿的起哄,我和弟弟跑回家去告状。母亲一听,火一下就冒了出来:“世上哪有这门子书卖,人家送的东西,又不是很多,硬是要让拿出来。我就不信,他们有好凶,我专抽恶人的凶筋……”

母亲和我们来到公房前时,棒客婆的儿女正拽着姐姐的长辫子,正要举拳头打姐姐,这一幕激怒了母亲。加上所有在场的人都一口咬定是他们的不是,母亲一下就拉开围着姐姐的几个人。见有大人帮忙,棒客婆的儿女们也大声地哭起来了。哭声惊动了棒客婆,护短的棒客婆不问青红皂白就和母亲对骂起来。

父亲回家一听此话,站在公房外的晒谷场上,双手叉着腰,狠狠地吸了一杆土烟。见棒客婆没有示弱的意思,火也就上来了,当着众人的面吼了起来:“你棒客婆合适地嘛,我不出声,你以为就好欺负是哦?”父亲突然又提高一个音调,“棒客婆,你跟我听清楚,今天的事情我调查清楚了,是你那一群小棒客儿子不讲道理,你回去问一下,再说!”棒客婆见父亲的火气上来了,气一下就焉了。母亲见父亲冒了火,也就住了声,让父亲出面处理了去。

回到家里,父亲和母亲让我们坐在一起,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觉得没有什么过分,就不再追究。晚上的时候,哥哥带着他的女儿来了,把事情的前前后后也说了一遍,和我们说得也一样。父亲说:“你们谁都没有过错,错在棒客婆一家人,不要往心里去!”后来,棒客婆的儿女们轻易不敢对我们姐弟几个动粗,说重话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