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岁月留痕 > 姐姐逃跑了,为什么

姐姐逃跑了,为什么

我姊妹四个,上面是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是一个弟弟。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哥哥已经结婚,而姐姐和弟弟一个因病,一个因不好学习而辍学。姐姐长我三岁,很能干,人也漂亮。家有妙龄少女初长成,那媒人是一个挨一个地来,几乎是踏破了我家的门槛。母亲总是推托说女儿还小,不能放人家的。等到和姐姐同龄的女孩子都有了人家的时候,母亲实在是推托不过了,就答应让姐姐去相一次亲。

其实也不用相亲,对方的就在我家附近,父辈之间还有一些来往,都是知根知底的,不过,这相亲是地方上的一种风俗,叫看人。姐姐不怎么喜欢那小伙子,可父亲与那小伙子的父亲有些谈得来,就有一点强硬姐姐答应的意思。因为相亲以后并不是说马上就要结婚,姐姐也没有强硬说不答应,先就这样勉强来往。那小伙子的父母很喜欢我的姐姐,那小伙子自然那不必说,只是姐姐对那小伙子并不感兴趣,只是作为一般朋友处着。

我有一个堂姐,比我大一岁,早早地就辍学了,顺着除外民工潮到成都做家政服务。春节回家,姐姐和她就钻到了一起,说外面的世界,谈外面的机遇……

那时,哥哥刚结婚,婆媳姑嫂相处,关系有些别扭。我因为上学,整天在学校的时间多,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做作业的时间外,我几乎可以说不在家,知道姐姐和嫂子之间的事情并不多。周末在家的时候,偶尔可以看出,姐姐和嫂子之间的关系有点别扭,只是面子上还可以,基本上过得去。不过,那时,大嫂已经怀了孩子,嗜睡,贪懒,行动上确实也不怎么灵便,而作为姑娘的姐姐在这一点上可能理解不了,心里有些不乐意,是可想而知的,而我,一天到晚想的是我的学业,对他们的事情也懒得管。周末,让我去割猪草,我就去割猪草,让我去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反正有一条,有时间,我就要看书,做作业。

一天下午,我同往常一样回家,却发现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劲,母亲拉长着脸,父亲吧嗒着烟叶,一句话不说,嫂子在自己屋里休息……弟弟悄悄告诉我,姐姐偷偷跑了,不知道去哪里了。我没有说话,心想,她能跑到哪里去,大不了就和那个堂姐一起到成都去了。正想着,母亲进来了,问我姐姐最近两天说过要去哪里没有?我说没有,但是不用担心,她肯定是到成都去了。母亲问我,我为什么这么肯定,我说,这有什么,春节前,姐姐就和那个堂姐黏糊着,肯定是让在成都找活儿干。母亲看着我,我接着说,人家不喜欢那个小伙子,你们非逼着她答应,可能是为了躲避那个人的纠缠吧。

我的话在一个星期之后得到了应正,姐姐从成都寄信回来,说在成都一切都好,让家里人放心。其时,嫂子就要生孩子了。家里让我给姐姐写信,劝姐姐回家,说家里马上就要添小孩了,想带小孩,家里马上就有了。信寄出去后,母亲每天都盼着姐姐回家,半月后,姐姐的回信收到了,信里夹寄了了姐姐和她主人一家的照片,还有那婴儿母亲写给我们的一封信,信的意思是让我们放心,他们很喜欢姐姐,孩子也喜欢让姐姐带,还邀请我母亲他们到成都去玩。

和姐姐相亲的那小伙子三天两头到家里来打听姐姐的消息,并且从我的抽屉里看到了姐姐的通讯地址,居然自作主张地跑到成都去找姐姐,让姐姐回家。当然,姐姐没有跟他回来。那小伙子又几次到成都找姐姐,也许是因为那小伙子的轻浮,也许是那小伙子的多次造访,惹人嫌,姐姐做家政的那一家人有些看不起那小伙子,都劝姐姐干脆退婚,在成都重新找一个。姐姐没有即刻退婚,也没有答应在成都找。

嫂子生下孩子,满八十多天的时候,姐姐到成都也快三个月了,母亲决定到成都去看姐姐,嫂子带着孩子,祖孙三代就出门了。等到她们回来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还给家里人每人都带了礼物,我的礼物最多,参考书、书包、文具盒,还有衣服……

姐姐在成都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回来后,就跟母亲商量,她要去学裁缝,母亲答应了。姐姐先在一个裁剪班学习,后来又拜一个老裁缝为师傅。就在学习缝纫期间,姐姐抓住相亲那小伙子搞三角恋的事情,终于闹翻,退了婚。因为有证据在手,双方的父母都无话可说。说到姐姐的退婚,我也参与了的,因为当时的证据是我收藏的,也是我帮姐姐应正的。姐姐退婚以后,自由恋爱结婚。

后来,回想起当年姐姐到成都去,其实不是家庭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想寻找自己的幸福,给退婚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不过,这个借口,让双方父母都无话可说,实在是一件比较完美的事情。在这里,我要多一句的是,那小伙子后来也没有和那个女孩结婚,而是和另外一个女孩儿结婚。由此看来,姐姐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年的偷偷逃走是在寻找突破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