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旱魃 > 第八十二章 云雾之巢 02

第八十二章 云雾之巢 02

对于抢先跟文蓝一起下去打先锋的行为,不久之后我回过神,只得把它归类为某个面瘫在那时再次对我进行了灵魂附体,或者说,再次抢夺了这个身体的使用权。虽然那家伙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我想文蓝恐怕也看出来了,毕竟那些挺专业的固定绳索和下降的手法身形,搁我这边是绝对施展不出来的。但文蓝也没有说什么。

回神过来,我们站在一个洞窟里面,这里离天坑边沿已有很长一段距离,沉在大雾中。找到了这一落脚处,我们便立马闪身进来,而文蓝对我打了一个等在这里的手势后,又爬了上去。我站在洞口边,有些发愣的看着雾中那些惨白的、痛苦挣扎着的人形影子,突然回过神,十分恐慌的像洞深处退了好几步,但一股熟悉的恶臭又让我没法继续往里躲。

那恶臭是蛊母身上的恶臭,我举起电筒往这个洞窟四周一照,倒是没有蛊母爬过的那种摧枯拉朽的痕迹,又仔细嗅了嗅,这味道应该是从更下面传来的。这洞窟很深,也不知是否能通往下面,我也不敢乱闯,只好守在原地,无视了外面的群魔乱舞很久,才等到柯特尔和云骏一起走了进来,云骏手里拿着一个发着微微蓝光的东西,冲我比了比,说道:“那些雾中发光的就是这这东西。是萤石,在坑壁上镶了不少。”

之前从上面降下来时,我已注意到了那些发光的是石头,晶莹剔透的,被打磨成一颗颗圆珠的形状。但某个面瘫在那个时候毫无想法,文蓝也不说话,如今留下我啥也不知道,只能很文盲的求教道:“这石头是自己会发光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

云骏点了点头,又道:“先秦汉朝墓中常使用夜明珠照明,便是由萤石所制成。不过品质不好的萤石并不会发光,只有品质好的萤石才会发出磷火一般的光芒,但磷火萤石迟早也会熄灭。另有一种萤石……”云骏说着,看了看洞外,又道:“不知何原理,只知在阴气越盛的地方,它们的光芒越灿烂。而这才是真正的夜明珠原料。不过这种品质的萤石,唐以后便逐渐开采至尽,如今所得这么一小块,搁市面上也可随口开高价。”

我很认真的说道:“那炉火多(原来如此),要不咱们把这些萤石都抠下来带回去卖了吧,就别往下走了。”

云骏站在阴影中,手中抛玩着那石头,没回答我的话。柯特尔是习惯性不搭理我,自说自的:“这附近不止这一个洞窟,在右下方和左下方我能看清的还有三个。也许还有更多。”

我想象了一下,说道:“也许这个天坑四周全是洞?就跟奶酪似的?”

柯特尔没说话,或者是没来得及说话,因为这时又有人下来了。不一会儿所有人都下来了,文蓝走在最后,我看了看自己的位置好像站到了队伍的最前方,连忙趁乱绕到了后面去。文蓝带着一股子阴冷气息盯着我,我装没感觉到,转头假装欣赏洞壁,后知后觉的发现那上面确有许多壁画值得一赏。而然然正站在我旁边,顺着我手中的电筒光,她也看见了,说道:“这些壁画是古蜀的画风,这里还有些蚕篆,往上还有些人工开凿的痕迹。”

文蓝接过了话,说道:“这里,是个巢。”

说着走上前,指住了壁画的一部分。我站得近,看得清楚他指着的是一片飞鸟,正作向洞外飞翔状。但不像杜鹃鸟,抽象得说不好是个什么品种。而随着文蓝的手指往下滑动,我看见在壁画的下方,或者说在洞壁的底部,有一个明显人工开凿出来的横穴,大约能躺进去一人,但如今那里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云骏在不远处说道:“这边也有横穴……有……四个,上面也有飞鸟壁画。”

“这些横穴以往放置了尸体。鸟崇拜时期的古蜀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鸟,跟随杜宇王而去。平原地区的古蜀墓常有类似的布置,在棺材上雕刻飞鸟纹,或者在墓门后的左右壁画上画了飞鸟。”文蓝说。

顿了一下,又道:“这里可以说是墓,也可以说是巢,有许多鸟类会在土丘上挖洞或者于岩洞中筑巢。再结合神树信仰的话,这个天坑可以被看做神树的枝干的一部分——当然我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文蓝说着把电筒晃向洞口,让大家看清楚接近洞口有一些枝叶图案,“外面的山壁上也有,不过多已受到水汽影响模糊剥落。这些‘巢’,是土巢,也是树巢。不过总归都是鸟巢。”

云骏表示赞同,并补充道:“这里是一种岩墓,但从信仰方面来说,也可以说是对于树葬的模仿。而且从规模上来看,只大不小,或许正是古蜀国的公共墓地。”

阴行者那边有人说道:“这笮王真是……将军墓和将军夫人墓离得远也就罢了,这里可真是抢了别人的坟墓住进去了。”

“倒是不奇怪。”我想起之前跟森子他们讨论过的话题,说道:“笮王这也算是继承古蜀文化,把杜鹃鸟崇拜贯彻到底了。”

然然笑了起来,表示秒懂,我想着盗墓这种事果然还是得有个活泼可爱的妹子陪着,起码气氛能不那么阴暗沉闷,也比较赏心悦目。旁边虽然还有两只“八熠”家的妹子,但我觉得那不能算妹子,那是女奥特曼。而了解到了这里是古蜀岩墓,并且已经被腾空,这洞口也就没什么好呆的了,柯特尔便招呼着大家往里走,而离开不过十多米,我便发现这洞内十分干燥。简直像是有一台干燥机在一瞬间抽空了所有的水份,明明刚刚在洞口时还挺潮湿阴冷的。

而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不止我一个,我这边正想着,那边然然已经把问题提了出来,说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外面那些云雾怎么没有飘到这里面来?而且,这里面也太干燥了,我的皮肤对湿度变化很敏感。”

柯特尔走在我旁边,说道:“这应该就是蛊师笔记中所记载的‘化魃为祸’所指向的问题。”

“可你们怀疑不是‘旱魃’所引起的。”我说。

然而不等柯特尔或文蓝回答,“那个人”接着开了口,说道:“但在我看来,恐怕还是与‘旱魃’有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