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箜篌引 > 第八十六章 为天下百姓而谋

第八十六章 为天下百姓而谋

自从江陵城皇宫的那顶大金钟神秘出现又神秘失踪,江湖上传的沸沸扬扬,几乎将那个蝉联两届红袖评的美人公主神化。不过多是些道听途说亦无确凿证据,大多数人也只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没谁会真的相信一个女子就能汲取赵家龙运,顶多觉得那女子有一些不凡的本事。

自从皇上暗杀镇西王虞奇未果,与太子殿下明争暗斗多年的宣王竟然破天荒安静了许多时日。就连皇宫金钟失踪,这位二皇子也只是象征性地参加了两次朝会,并不如往常那般三天两头往皇宫中去向皇帝老爹献殷勤了。毕竟那镇西王是站在他宣王的阵营,皇上有意砍去他的左膀右臂,这做儿子的再如何恭谦纯孝,心中也决不会爽快。这段时日镇西王虞奇也与这位宣王殿下暗通了书信,简述了潼川的情况,明言平川将军薛秀成没有死,已经召回了潼川的近八万旧部,言下之意便是赵氏江山不稳,宣王殿下当另做打算。守拙功夫并不差的宣王渐渐也体会出虞奇的意思,既然这皇帝老爹无意传江山给自己,这赵氏江山乱就乱吧,反而对自己也没有多大害处,倒是天下乱起来,自己起而守之,反倒是名正言顺,最坏的情形也能比现在要好。所以这宣王殿下也就消停了许多,最近老老实实待在自家府邸,倒是比那位最有望成为皇帝的太子稳重许多。

再说那位太子,得知皇帝老爹的江山不稳,没结束了镇西王,也没收回他手中的兵力,又并没得到驻守东线大将军陈中原的援兵允诺。急的就好似无头苍蝇,万一这天下乱了,他手上没有一兵一马,就算是西赵太子又能顶个屁用!话说有病乱投医,这位太子大概就到了这种境界,前些日听信府上的门客谏言,在江湖上广发英雄帖,召集江湖之人陆陆续续涌入京城,想着拿这些个草莽绿林当做挡箭牌。京城中的大大小小官员,对此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庙堂上那些见风使舵之辈、还有被踏雪阁拿捏住软肋的臣子,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反倒是一些上了年岁的阁老重臣,常常去太子府邸走动,可惜嘴皮子说破也收效甚微,只能是扼腕叹息。

那宁王殿下比谁都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自从玉禾公主连夜出京城,他便接连发出几封密信给东线上的陈中原,叫他派碟子暗探密切注意公主的行踪。一旦公主东行,务必获取详细行踪。

江陵陆陆续续涌入了一大批江湖人士,对此踏雪阁内的徐雨生倒是没什么反应,似乎并不怎么上心。反倒是加紧了人手,密切注意着宣王和宁王的动静。毕竟那位太子手上并无兵权,到时候无论如何,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宣王和宁王则是不同,宣王有虞奇拥护,宁王与陈中原暗通消息,这两个皇子王爷才是最不容小觑的存在。

那日薛秀成在信中提及,叫他注意皇城一个叫黄老的小孩,徐雨生也派人查探一二,只是所查到的,与那日薛秀成跟云安城店小二闲傥的情况也差不多。究竟这黄老与赵家天子有何渊源,也无从得知,只怕连皇宫中的那位正宫娘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会到皇宫,想必是与薛秀成有些关系,只是在如今这个时候,多出像黄老这样的变数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中。赵家天子虽然凉薄无情,却也不是傻子,坐这西赵江上也有一些年头,何况此人天生对危险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如今渐渐觉察出薛秀成的回归,就算是黔驴技穷,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这日,徐雨生在前楼招待了一些极为显贵的庙堂官员之后,独自来到堆满了古书拓本的书房。他在这江陵城中,凭借着一家阁楼在城中一个无形的官场之中浸淫多年。从最初的唯唯诺诺,到如今的底气十足,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这十年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淡,多半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今宗主回来,大事未了,他却并没有感到如何压迫,反倒是有一种来自心底的轻松。有一点他十分肯定,那就是如今面对那些赵室官员的底气,来自于薛秀成的回归。平川将军只要没事,对于薛家军来说,就是最威严的倚靠与震慑。

这个来自辽莽的读书人,当年久试不中,流浪千里从北方荒原来到江陵城。当年还是官宦纨绔子弟的薛秀成在一个酒馆的门外发现了这个落魄的读书人,他的手中捧着一叠破旧的泛黄书页,上面写着他对当时天下局势的十解十破。当时的薛秀成只是随意翻看了几页,然后笑问这个读书人愿不愿意做他薛秀成的门客。

当时的徐雨生食不果腹,被薛秀成领回了薛府,从一个小小的门客,做成薛将军的谋士。薛秀成之所以能一举破蜀,成为平川将军,与徐雨生有莫大的干系。

曾今的皇帝赵希得知此人,费劲心机想要挖薛秀成的墙角。一来是欣赏此人之才,二来也是觉得他在薛秀成身边着实不*全。皇帝陛下甚至下旨封徐雨生为殿阁大学士,请他赴京就职。不过在潼川,皇帝的圣旨也没有薛将军的话好用,最后据说是徐雨生婉言谢绝了皇上圣意,甘愿留在潼川做谋士徐雨生。

薛秀成其实也曾问过徐雨生,为何愿意甘居一隅当个无名谋士,而不是去京城当那威风八面的殿阁大学士。这个读书人的回答让薛秀成肃然起敬,从此将其视为心腹。

他说:“我徐雨生不是为你平川将军而谋,是为了西赵百姓而谋。这个天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是大厦将倾。我徐雨生有一点自信甚至到了自负,那就是我能比别人看得长久。这天下若是要乱,你薛秀成当得起扛旗之人,所以我愿意为你效忠,说到底,我身为一个读书人,愿意为天下百姓效忠。而那赵氏天子不配让我躬身辅助。”

一席话,薛秀成至今想起,仍旧记忆如新,当年对那个读书人的一饭之恩,换来一片赤诚忠心,他薛秀成遇见徐雨生,真的走了运捡了宝。

却说徐雨生来到书房坐下,点起了一盏昏暗油灯,书案之上,摊放薛秀成用鹰隼寄过来的路线图纸。薛秀成从江陵而走,一路上沿江而行,可谓是行一路画一路,比各地方县志上的地理堪舆图志还要清晰详尽许多。徐雨生看着这个地图,用细朱笔在上边勾勾画画。如今薛秀成的兵力大致分为三路,一是在潼川交由陈抟和草木和尚整改的八万旧部;一是东蒙郡太守的招兵买马;一是云安黄老将军的精锐重兵。这三路兵马,潼川的最多也最忠心;云安的虽少却是所向披靡,一个云安精锐可抵敌方三人,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的;最没保障的就是东蒙太守召集的兵马,倒时候薛秀成会推出与轩辕恪一同,东西两边围剿江陵。这三路兵力究竟应该如何不布防,行军路线当如何安排,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徐雨生看过之后,会与居于踏雪阁中的薛家旧人接连几日商讨出一个初步的方案,再分别送往云安和潼川城,交给黄远先老将军和陈抟草木和尚查缺补漏,最后再送给薛秀成最后定夺。其间一个方案,可能就要那鹰隼在天上来来回回飞好几趟,也未必能得出一个十全的结果。

薛秀成一路向潼川走,中间经过云安、巴山、酆都时,也会稍作停留处理事务,留给薛秀成的时间其实不多。

徐雨生正在细看那巫山道上的形势,门却被扣响。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轻声道:“徐公子,你在吗?”

徐雨生抬头看了一眼雕花木门上那个身姿婀娜的影子,有些惊异,他收起案上的图纸。起身开门,一个姿容不俗却带着一丝病态的女子出现在眼前。

徐雨生微微惊愕:“周姑娘,你怎么亲自过来了?若有什么事情,派人知会在下一声,便就立即过去了……快快请进!”

这个与赵氏天子有莫大仇怨的女子,这个曾今身为峨眉掌门的女子,这个为了攀升武功境界与酆都厉鬼换命的女子此时微微一笑,向徐雨生福了福身,说道:“知道徐公子忙,我就亲自过来了。”

两人进屋,徐雨生连忙吩咐门外伙计倒茶,周成成却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劳烦了,我来说几句话,说完就走。”

徐雨生有些失神,眼前的这个女子,比起那身世凄惨的玉禾公主,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与酆都厉鬼做交易,每日忍受寒火交替之苦,连那神仙老郎中胥百草都束手无策。红颜薄命,她在这世上,又真正快乐过几天哪?

徐雨生轻声道:“周姑娘有什么话,尽管吩咐便是。”

周成成轻声道:“我知道,薛秀成一定会去酆都鬼城的。”

徐雨生没有说话。

女子继续道:“我是个卑微苦命的女子,此生能够遇见他,已经是我不可多求的福气。你可不可以告诉他,我已经知足了,请他千万不要再为我与那酆都的城主起争执。酆都城主是个精明的人,就算他放过了我,也绝对会对薛秀成提出别的要求,为了我而跟一个厉鬼做交易,不值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