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汀泗桥(三)

汀泗桥(三)

东街分东段和北段。

出巷子向东,是东段。

东段街道的尽头,是镇的东大门。东大门出口处的左侧有围墙,里面是全称为“咸宁县立汀泗桥忠良中心完全小学校”。

驰名全国的“塔脑山”,在汀泗完小背后。它从东南向东北,经东街背后、红花院,直到铁路。

东段山脚下有一片旷地,解放后是镇上群众集会的地方。

出巷子向北,是北段。

鬼子一宣布投降,商人们都不失时机地抢着恢复经营。

这里全是店面,有百货店,有南货店。最有名气的店,要数陈家“布匹”、邹家“衣庄”、喻家“杂货”。街道两旁挤满小摊小贩。

北段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方,整天人欢马叫。

北段的尽头是个岔道。

向北,一条小路在斜山坡上。小路左边脚下是汀泗河,小路同汀泗河紧紧平行,直通到铁路桥。这里没有人家,名叫红花院。

向西,是宽约四米的石桥,桥两边砌着齐胸口高的栏墙。

这桥,据说是一位名叫“丁四”的人建造的,为了纪念他,后人就将这桥命名为“汀泗桥”,汀泗桥这个镇,也由此而得名。

每天早上,附近的村民,将蔬菜、瓜果、家禽及一些手工业制成品等等,一担担挑到桥上出卖。桥上油条烧饼,清汤水饺,稀饭馒头样样齐全。东街和西街的居民,都来这桥上采购,吃早点。桥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