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咸宁初中(一)

咸宁初中(一)

一九五零年三月,我和袁扬辉准备去咸宁初中报考。

我俩约定:我在家等他,第二天清晨,一同乘火车去咸宁县城。没想到,第二天天大亮,他才赶来。我们急忙跑到车站,火车已开走了,顿时,绝望了。

我们犹豫了片刻:如果回头走汀泗“桥”经红花院去铁路,时间更是来不及了。只得作出了一个冒着生命危险的决定:从铁路桥上走过去!

火车站到铁路桥不过二百来米。我们小跑步来到桥头。

我们“硬着头皮”,一脚踏上铁路桥。

脚底下的河水哗哗啦啦,人在桥上,似乎在高空走“平衡木”;还有,怕得要命的是,来往的列车。

我们幸运地过桥了。接着,顺铁路向三十里外的县城跑去。

咸宁县立初级中学,位处咸宁火车站旁。当我们跑到时,校园内一片寂静,我们知道迟到了。

我们急急忙忙找到了考场。

一位头戴鸭嘴帽,鼻梁上架着一付近视眼镜的,个子不高的男子,正站在讲台前监考。

我和袁扬辉站在教室门前,向他诉说了事情的经过。他先是不理睬,约过了两分钟,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表,说:“已经过去四十多分钟了!”,听他的口音是个北方人。

他犹预了一下,又仔细地看了看我们。也许是出于同情吧,他用坚定的口气说:“快进来吧!”。

我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高兴地走进教室,在空位子上坐了下来。

课桌上放着两张“十二裁”白纸。黑板上写着“怎样做个好学生”。我知道这是考题,因为那时教材不统一,语文不考知识,只考作文。

我静了下来,心想:已经来不及打草稿了。于是直接在卷纸上写了起来。

我在文章开头用了一个设问句——“怎样做个好学生呢?”,接着提出五条措施,约用了半个小时就把卷子交了。我是试场上第一个交卷的。

语文考过后,休息一小时就是考算术。

算术试题中,“式子题”只占40分,而应用题却占60分。

式子题中有整数、小数、分数四则,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综合运算;应用题中有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

好在这些算式,以及应用题的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我们亲爱的老师,都曾苦口婆心,反复给我们讲过。我还将一本“升学指导”中的题目反复练过,所以做起来很顺手,约一个小时,就交卷了。

我发现监考老师,对我“刮目相看”。

一个星期后,我和袁扬辉都接到了咸宁初中录取通知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