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咸宁初中(三)

咸宁初中(三)

每逢星期六,我们汀泗桥的同学就三、五结伴,沿铁路走回家。因为最直的路线是铁路线。

又是一个周六,五月中旬的一天。

吃过午饭,我们一行五人:男同学有袁扬辉、赵良平和我;女同学有李仙子、刘盛仪。大家都是头戴麦秆草帽,轻装上阵。

我们回家,一般都是从火车站上铁路。车站如停有通往长沙方向的货车,我们就向车站工人打听,此趟列车在汀泗停不停。只要说“停”,我们就爬了上去。

车站有一列开往长沙方向的货车。火车头正脱离长长的列车皮,喷着浓浓的白气,直向水塔驶去。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我们日日夜夜住在火车站旁边,不仅能通过运行的列车在铁轨上发出的声音来分辨客车、货车,还掌握了它的部分运行规律。

我们知道火车是去加水。我们估计:加水一般需要四十几分钟,加完水“倒”回来,套上“詹天佑”又得二十来分钟,即使没有别的事耽误,也得个把小时以后开出。因此,我们不作它的指望。

我们步行在铁路上。

开始,我们一个个只顾埋头赶路:两位女同学走在铁轨旁的人行小道上;赵良平在枕木上一步一步有节奏地走着;我和袁扬辉先是走在枕木上,兴致来了就上铁轨走“平衡木”。在狭窄的铁轨上行走,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常掉了下来。

两位女同学也兴致勃勃地,上枕木走了起来。

最后大家在枕木上、铁轨上各显神通。大家又说又笑,你追我赶,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一路景物,谁也不去留心观看一眼。

我们边走边观察,前方和后方是否有来的火车。

我们还时常伏下身子,把耳朵贴在铁轨上静听,了解是否有火车过来。一旦听到远方传来震动声,我们就立即离开铁轨,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来。

长沙方向过来的一列火车,在远方出现了!

我们的心都不得不紧张起来。我们恐惧地,等待着列车通过身边的那一刻。

我们一个个,站在距离铁轨较远的地方:两位女同学背对着铁路,相互紧紧抱在一起,各用一只手遮掩住自己的脸;赵良平坐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我和袁扬辉,紧紧抓住一棵小树,胆怯地盯着步步逼近的“巨龙”。

列车在拐弯处,我们看到它的车箱,一节节紧跟着车头过来。

列车车头喷着浓烟,像只巨大的猛兽向我们冲了过来。它“见”到我们,发出了“呜!——呜!”的警告声。

在火车通过我们眼前的一刹那,我们看见火车头里,有两位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蓝色工作帽,颈上围着白毛巾的司机:一个从车窗探出上半截身子,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准备随时鸣号;另一个正在用铁锹向熊熊的炉里加煤。

一股强大的风力和震耳的“哐咚!哐咚!”声,在我们面前流动。

这列火车是混合车:前面几节是客车箱,后面挂的全是货车皮。货车皮有平板的,有“闷罐”的。最后一节是绿色的“闷罐”车箱,听说那是专运邮件的。车箱门口站着一个头戴大蓋帽,身穿绿色工作服,手上拿着红绿旗的工人。据说他的职责是,随时随地用红绿旗与车头的司机保持联系。

列车过去后,我们又轻松地,走在铁路旁的人行小道上。

一路上,春意正浓。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布谷鸟相互呼应——“布谷”“快布谷”。远山近山盛开的杜鹃红艳艳,铁路两旁的灌木丛上,缠满了金银花,兰草花的清香,随着微风,阵阵扑鼻而来。

同学们触景生情,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我家在江南,门前的小河绕着青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