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武昌中学(五)

武昌中学(五)

学籍管理不规范,“无法无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在“跳级”、“择校”方面的现象很普遍。

我的好朋友马仁焕,父母亲身体不好,读完高小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开豆腐店,每天起五更做豆腐。他见我在武汉上学,很羡慕,也想同我去。可是他又担心,功课丢了一年多,怎考得取?日夜发愁,绞尽脑汁想办法。

一天,他找到我,高兴地说出了一个办法。他的办法是:我和他同时报名,这样,考试就有可能分配在同一试场。约定在试卷上,我写他的姓名,他写我的姓名。我也觉得这一办法很好。我以二年级的学历去代替马仁焕考一年级,有着十足的把握,于是,我俩商量报考了当时湖北省第一流的“湖北省立武昌实验中学”。

考试的头一天,去看了看试场,果不出所料,我俩在同一试场,心里暗暗高兴。

考试那天,我俩默默地走进试场,各自找到座位坐了下来,摩拳擦掌等待监考老师把卷子发下来。

卷子发下来了,我首先急忙看了看姓名该写在什么地。

我一下子呆住了,不知所措。原来,这次采用的是“密封试卷”,考号打印在试卷上的一只角上,并卷折了几层,盖上了“密封”印章,不允许写姓名。

一星期后发榜了,马仁焕榜上无名而我却被录取了。但,我是有学籍的,更何况,我不想放弃二年级去读一年级。

一九五一年底,学校期终考试一结束,我就同比我高一年级的陈浩以及同班的郑德枚商量,准备下学期一同去报考咸宁高中。

郑德枚要我去他家,同他父母商量去咸宁高中的事。他家在蛇山脚下民主路。当晚我被留在他家。

第二天早上我回到学校,只见往日热热闹闹的寝室里,人去楼空,朝夕相处的同学都走了。触景生情,心想,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也许这辈子也不能再见面了,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