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锦绣良缘 > 番外 楚妍篇(下)

番外 楚妍篇(下)

离家出走在她的脑袋里面一闪而过之后,就像种的一颗种子,慢慢的生根发芽,吐芽抽新。最后,让她下定决心的是,端亦景的娘亲找上门来,那一次她又一次体会到了差距这词。

于是她和端亦景提要求,当然说的很婉转绝对不强迫,欲擒故纵,她赢了,又一次赢了。

只是,没哪一个人是常胜将军不是?她也没得到上天独有的优渥。

当她看见自己这双残废的腿的时候,她觉得上天对她是多么的残忍,十六年的低人一等的生活暂且不提,她既然来健康的身体也奉上了,始终不明白,为何不幸的人还是那么不幸,幸运的人还是那么幸运。

这世道是不公平的,真的不公平,本来她也是想像个十六岁的少女那般,好吧,带着爱情,有了一定的保障,好好的过了吧。

但是,运命从来就不给她机会。

她回来了,于是必须要斗的过秦锦瑟。

第一次看见她,其实她不心慌,但是表现的很好,端亦景还是对他死心塌地。

只是,后面越来越觉得不对,她觉得秦锦瑟的为人处事无疑是胜过她的,她也想一步一步来,但是四年可不是一个短时间,下人根本就不能被收买,至于端家老人更加不能接受一个怂恿自己孙子儿子离家出走的人。

她只能靠着端亦景,然后,休了秦锦瑟,她想没有了名分很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只是,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她什么都做了,但是什么都没得到。

最后不得已的,她想看看端亦景到底能为锦瑟做到什么地步,爱吧,可是曾经也说过爱她的,她的爱情去哪里了,谁为她交代。

她看惯了世间百态,人间丑陋,世人逼着她无路可走,每个人都觉得她不对,但是谁要为她的丑陋负责???

站在西南山顶看着烟雾弥漫的高耸入山的山峰,她又害怕了,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死不如赖活着,此时此刻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而且她经历了那么多也没死,为何就到这个时候放弃生命,若是可以很久前就能解脱了,但是没有坚持了下来。

她想好,既然那么相爱,就分开吧!距离是一切,让秦锦瑟误以为他已经死了未曾不可。

她要他和她隐姓埋名,看着秦锦瑟怎么痛不欲生的看着端府为了端亦景置办了葬礼,然后看着她多少次想到西南山上和他一起去了。

她并不瞒着端亦景,告知一切,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境,她本身就是个矛盾的人,一方面既想端亦景能毁约然后她也毁约名正言顺的去告密,让秦府一家能罪有应得,你不觉得这世界可笑吗?本来秦府应该是最该死的人,但是却活得好好,秦府的女儿享受着最好的待遇,最后连她的端亦景都抢走了,落井下石,她只能想到这个,不管是命运还是爱情,都对她落井下石。

另一方面,她希望端亦景不要理,能你一起那样说妍儿,我最在乎的还是你。

但是,两者都没有等到,他不说也不担着她的面担忧,但是夜晚的时候会大把的时间消失,她腿脚不便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是,能猜到。

后面秦锦瑟怀孕了,这个是她没有料到的,她准备了行李在端亦景还没知道之前提出了搬走的要求,远离杭州六年,她想该淡忘的能淡忘的。

但是,没有,六年过去了,他没有淡忘,她觉得不可思议,多少个日月啊!不见面,不知道任何消失,他凭什么去支撑?

她住的地方不远处有寺庙,可能这一辈也想不到会和寺庙有任何纠葛,但是,她很无聊和空虚,她寂寞,也悲伤。她残疾没地方去,只好没事去寺庙走在,因为那里的方丈和人最不会给她异样的眼光,她那时候觉得最安全和最安心,没想到那么多得得失失,失失得得。她也忘了为何上天会加之于她的那么不公以及她的不满和反抗。

还有,端亦景总是在她面前沉默不置一词,她发了脾气闹了,但是后面发现闹了之后根本没有意义。有一次他说:“妍儿,你说的要求只是要我陪你六年不是吗?而不是要我爱你六年。所以,妍儿不要那样要求我了,我能给的都给了,剩下的我都只想给她留着。”

她才恍然,是啊!她的要求是陪她六年,而不是爱她六年,身边的人不爱她,留着干什么,渐渐的她想通了,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没有任何争执的时候她想通了,不再去想端亦景,不再去想秦锦瑟,不再去想那些给她的命运那么多不幸的东西。

她想到了她的孩子,还有她的爹爹,她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她有些累,终于,六年到期了,她说,你走吧,终于能很释然的说出这句话了,是的,释然,很久没有那种无债一身轻的感觉了,她觉得浑身从头到脚都是通透和轻松的。

她才想到多久了,自从十六岁那年见到她,她就再也没有那种从内心深处的愉悦了。

一切为空,她释然了。端亦景走后,她派人去找了爹爹不管怎么样,那人给了自己生命的,而且她更加懂得原谅了。但是,很遗憾,她爹早在四年前死了,她觉得胸闷气短,为何六年前消失的时候,她就没有想起她爹爹。

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人说爹爹好像是挨饿致死的,她没有尽到孝道。那一刻她想哭,到底是哭了出来。看着满室空凉,最后一个人也没有。

她还听说,端府和秦府散尽家财了是帝王所逼,因为,司徒拔最终是没能放过秦府,扬州城造反,被捕之后他供认无疑,但是也将秦府“不见光”的那一面公之于圣上。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皇上却根本没有勃然大怒,相反和秦府和端府谈起了条件,因为国库亏空,所以看上了端府和秦府的财富,当然这和端府没关系,但是皇上要定个株连九族的罪,秦锦瑟还在端府的话,必然是有牵连的。要是解除婚姻也可以。但是端府老人自然是都反对的。如果秦锦瑟都不是端府人了,端府剩下万贯家财又有什么用。最奇怪的是,秦锦瑟既然也不愿意和端府解除婚约关系,这是楚妍听的时候最意外的一点因为按照秦锦瑟的性格,不成人之美反而去增加麻烦。

最后,达成一致,端府散尽家财了,秦府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熟知内幕的人都说了另一个事实,箫汝天当年功高盖主,皇上刚刚掌控皇位,稳住了自然是要铲除异己,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层。正苦于无计的时候,秦父正好上了奏折,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皇上就顺手推舟的处死了箫汝天等一干人等,被人像箫汝天这样的一品大臣,怎么能不经过审问,皇上就直接定罪呢?

只是,纵使皇上对帮助其掌权的秦父感恩戴德,但是,权衡利弊,皇上还是选择了江山,狡兔死走狗烹,向来是亘古不变的。

而且,皇上也以这个作为威胁,要端府和秦府交出家财,而且是端府江南首富这个大的一块肥肉。

最后,秦府和端府也是隐姓埋名了,说不在透露当年任何事情。

楚妍听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世间善恶根本就不可能那么明显,她自己也说不上是善是恶。她想到大的是端亦景怎么去找秦锦瑟,还有要是知道端府丧尽家财了怎么做?

但是,后面她也不想了,第二天,她去了庵堂,想断了三千烦恼丝,因为,她对端亦景无望了,对秦锦瑟和其余的一切事情都无恨了。端府和秦府也没那么逍遥,秦锦瑟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妇每一天也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为生活烦恼了。

无望无恨,她既然找不到继续的理由了,只是庵堂的大师倒是说,她还没断俗念,不能给她剃度,于是只好带发修行。

她想总有一天,她会断的,因为现在的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念想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