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乱世兰陵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飞星流云冀州寒

第一百二十二章 飞星流云冀州寒

三军待发,气动山河,高演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拿着装满美酒的酒杯,对着阶下严整待发的将士大声说道:“今日朕在此鉴别众位出征儿郎,等到他日你们凯旋而归之日,朕亦在此迎接众位。此去冀州,势在必得!这杯酒,朕敬你们!”

说完,高演仰头喝尽杯中之酒,一声瓷器摔碎的脆响瞬时传来,他站在高高的阶上睥睨着所有黑衣铁卫的将士们。

而众将士亦皆是一脸崇敬的抬头望着那高高在上的皇帝,然后喝尽杯中的美酒,顿时一片整齐的瓷器破碎之声响起,瞬时又整齐的归于平静。

一身银甲恺卫的长恭驱马上前,意气风发,他大声的说道:“请皇上放心,此去冀州,不诛逆贼,誓不回朝。”

其余将士也都是慷慨激昂,立刻大声重复道:“不诛逆贼,誓不回朝!”一时间整个广场的上空都回荡着这些宏伟浩大的声音。

以至于等到台阶上下已经空空如也之时,最后留下来的孝琬和孝瑜耳边都似乎萦绕着气动山河的宏伟气势之声。

两人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望着长恭带兵离去的方向。

半晌,孝琬没有转过视线,但还是担忧说道:“大哥,为何不阻止长恭,沙场凶险,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兄弟远赴凶险之地?每次都是如此,突厥那次,沧州那次,长恭总是身先士卒,他真能次次那般幸运吗?”

闻言,孝瑜侧首,轻轻拍了拍孝琬的肩膀,“孝琬,不是我不去阻止,是我根本阻止不了。长恭当初突厥一战成名,就注定避免不了戎马一生了,何况他还是高家子弟,自然比别人承担的更多。这乱世漩涡,他既然已经掉进来了,就注定脱不开身了。”

除了迎刃而上,别无他法。

孝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然后又不禁叹道:“不过我倒更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同意嫣儿带兵上阵。一个女子,如何能够提剑面对那般残酷的战场呢?”

“也许这便是嫣儿的特别之处,不爱红妆爱恺卫。她,本就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孝瑜淡笑叹道。

孝琬没有接话,只是依旧望着不远处的蔚蓝天空,今日郑嫣一身黑衣铠甲的模样却是英气逼人。

雷啸一马当先,风轻轻吹起长恭银色铠甲下的长袍衣角,薄唇微抿,面色有些淡淡的阴沉,至始至终,他便再也没有和郑嫣说上一句话。

跟在长恭身后不远处的郑嫣一身黑色铠甲,头发高高的束起,一副少年将军的模样,此刻那双纯净如水的眼眸正静静的打量着前方冷漠的背影。

见到这样的两人,靖轩在马上微微叹了口气,但却无可奈何,他也曾劝过长恭,可是还是无果。

其实,长恭的感受,自己也一样感同身受。郑嫣请缨的那一刻,自己也是一阵心惊,亦是急于去阻止,只是长恭比他快了一步罢了。

而当那道同意郑嫣上阵的圣旨一下时,他亦是懊恼和无奈,大局已定,又哪里有阻止的余地。

此刻长恭心中只怕是生气全无,剩下的只有担忧和无奈。

冀州城外十里,三军整顿,扎营驻扎。

主帅营帐中,靖轩、郑嫣和几位主将正在商讨明日出战的战术。

“程显,今日我让你去打探的情况如何?”长恭望着一个黝黑却面容严峻的将军问道。

那是程显,郑嫣认识,是段韶将军的得意门生,为人谨慎小心,兵法也十分精通,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

“回元帅,冀州城外高归彦摆下北斗阵,而城内亦是粮草充实,我们要破冀州就必要破北斗阵。”程显恭声回道。

北斗阵?闻言,包括郑嫣在内的几个熟知阵法之人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看来,要破冀州并非像想象中那样简单。

北斗阵如其名,阵法以北斗七星形状相似,看似易破,但是其中却是玄妙不已,变化多端。有时即使十分熟知北斗阵的人破阵都没有十全的把握,只因此阵可随时变幻,而且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的瞬间变化,让人猝不及防。

营帐内的几人皆是眉头一皱,看来冀州之战,将会十分棘手。

“明日我们先去探探虚实,看看这北斗阵究竟有何等厉害,既然是阵法,就必有生门。只要能够找到生门,就必然迎刃而解。今日路途操劳,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长恭敛了敛神色,环顾了下众人脸上的疲惫之色,将军阵图收起说道。

“是,元帅也莫要太过操劳了。”程显拱手说完便带着一众将士退出了营帐。

郑嫣想说些什么,可是在视线触碰到长恭冷峻的面色时。还是什么也没说,微叹一声,也随后退出了营帐。

靖轩无奈的拍了拍长恭的肩膀,“明日之战,必定凶险,莫要分心了。”

“嗯,我明白。”长恭点了点头。

沙场五更夜寒,郑嫣立在营帐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坡上,白衣劲装衣袂在风中吹摆。

郑嫣拿出袖中的护身符浅浅一笑,这是父亲在自己出征前托付南宫交给自己,她知道父亲生自己的气,但是收到护身符的瞬间,郑嫣便明白父亲从未怪过自己,有的只有担忧和疼爱。

将护身符小心收回,郑嫣又不禁想起这几天长恭对自己的不理不睬,不禁又愁上眉头。

冀州的夜晚似乎要比邺城冷得多,但是夜色却是极美的,繁星似锦,点点闪烁。

渐渐风起中,忍不住打了个冷颤的郑嫣不禁抱了抱双臂。

突然肩上一暖,一件披风落在肩头,紧接着便听见长恭有些冷淡的声音传来,“怎么,这冀州的夜晚比邺城要冷许多吧,知道不习惯了吧。”

郑嫣低头一笑,虽然长恭的话里挖苦,但是却还是解下身上的披风为自己驱寒,心中自是感动。

“冀州虽冷,但是夜色却比我在邺城看过的美上多倍。”郑嫣侧首回道。

长恭瞟了郑嫣一眼,叹息一声,转身准备离开,郑嫣却叫住了他。

“长恭,我知道你还在为那日之事生气,可是我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正如你那日在清风轩对我所说的话一样,你担心我,我又何尝不担心你。当着群臣立下生死状,你以为我不心惊害怕吗,不管如何,是生是死,我都要陪着你一起!”

说到这,郑嫣眼中不禁噙满泪光,但她还是仰头将所有眼泪忍住,始终对着长恭的背影微笑着说道。

顿住脚步的长恭,蓦地心中一痛,猛地转身,将那寒风中的人儿拥入怀中,“嫣儿!”

千言万语,只有这一生低声呼唤,抵过光年的飞速,只这一个温暖的怀抱,融化了千年的冰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