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乱世兰陵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亦真亦假难相辨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亦真亦假难相辨

郑嫣自袖中取出那块紫玉,这一次来突厥,不知道为何竟不由自主的将它带在身边。

现在她总算明白了,原来紫玉终于找到了原来的主人。

“这个还你,没想到当初的约定,到了如今才能兑现,这块紫玉也该回到它主人手上了。”

可是宇文邕却没有去接郑嫣递过来的玉佩,他淡淡的瞟了眼那还一如当初的玉佩,“可是我现在还不想将那锦帕还你。”

那语气不似九五之尊的皇帝,竟像个任性的小孩。

郑嫣一愣,旋即一笑,“那便留在你那里好了,就当是我失约的补偿。只是这块玉佩,我想还是物归原主的好。”

说完又将玉佩向宇文邕递了递,可是宇文邕依旧没有去接那紫玉。

“即是约定,自然是要等我愿意将这锦帕交还于你之时,你才能将这紫玉还给我。既然都放在你那里这么多年,那就再在你那里保存一段时间也无妨。”

宇文邕话毕,便转身离开,也不等郑嫣做出反应便已经走远。

至少,玉佩留在郑嫣那里,还能让她不时的想起自己,总好过从此撇清一切关系的好。

握紧身侧的双手,宇文邕暗自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将她留在长安。

郑嫣望着夜色下那渐行渐远的有些瘦削的身影,他的肩上承受了许多,那背影竟让人觉得萧条了许多,郑嫣突然失去了叫住他的勇气。

而他那样孤独的身影,似是已经存在了那么久。

邺城晋阳殿中,高湛正一脸沉郁的看着这几日地方上奏的奏折,天灾人祸,似是一时间全部都集中在了一起。

被这些无端生起的灾祸影响的,高湛这几日都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上天降祸,除了基本的安定人心的政令却又苦无良策。

刘瑾为高湛添上一盘茶点,见高湛这几日都是眉头紧锁,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但是见高湛脸色不好,又不好出言相劝。

正担忧之际,刘瑾抬头便看到一脸风尘仆仆而来的和士开,不禁一喜,眼下也只有他能够劝住高湛了。

刘瑾走下台阶,迎道:“和大人,您总算来了,快劝劝皇上吧,皇上都好几日没有好好歇息了。”

和士开微微一笑,“刘公公宽心,我此次来便是为了此事。”

说完便大步上前觐见道:“臣和士开参见皇上!”

高湛从众多奏章中抬起头来,见是和士开,眉间也不禁舒展不少,“平身,此时早已过了早朝,和大人此时进宫所为何事啊?”

和士开起身,面色突然严肃起来,似是碰到了十分棘手之事,“回皇上,臣有急事禀告,不敢耽误,这才火速进宫面圣。”

高湛闻言眉头一挑,“哦?何事?”

见和士开面色也是少有的凝重,高湛不禁放下手中的奏折,认真的问道。

“请皇上先准许臣请一人觐见面圣。”谁知和士开却没有直接说明来意。

这样一来高湛疑惑更深,便挥手说道:“准奏。”

高湛旨意一下,不一会便有人将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带进殿中。

“草民贾德胄参见皇上。”

高湛冷冷打量了那人一眼,又望向和士开,“此人是谁?”

“回皇上,此人正是乐陵王的书法先生。”和士开上前解释道。

“乐陵王?”高湛眼中不禁一沉,“所为何事?”

“回皇上,这位贾先生有一些东西要呈给皇上看,皇上一看便明。”

“是吗?”高湛声音一沉,看向贾德胄。

贾德胄倒没有初见天颜的慌乱,只是镇定自若的回道:“回皇上,确如和大人所说,皇上一看便明。”

说完便自袖中取出几张宣纸,双手呈上。

高湛对刘瑾使了个眼色,刘瑾便忙取过贾德胄手中的纸张,走回高湛身后呈给他。

一见到那纸上的字,高湛眼中闪现怒色,声音更是不带丝毫温度,“这是谁写的?”

贾德胄上前回道:“回皇上,是乐陵王的字迹,草民在教王爷书法时,见王爷偷偷的写了这几个字,便知事态有些严重,便悄悄藏了几张起来,只为面呈皇上。”

“你可知诬陷亲王,可是死罪!”高湛沉声的说道,顿时贾德胄便觉一股莫名的压迫感袭满全身。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上明鉴,草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无故诬陷王爷啊。皇上若不信,大可以请乐陵王前来对照笔迹啊。”

闻言,高湛冷冷的打量了贾德胄一眼,然后冷声说道:“你先退下吧。”

等贾德胄退下,高湛对和士开问道:“和大人以为此事是真是假?”

“回皇上,臣倒觉得此事也不会无中生有,可是乐陵王的性子也不像如此大逆不道之人,臣一时也难以判断。不过贾德胄倒有一句话说对了,真与假只需请乐陵王前来一对笔迹便知,皇上倒不妨一试。”

和士开恭声说道,此话倒说得十分漂亮,一来借此撇清诬陷乐陵王的嫌疑,二来若是真是乐陵王的笔迹,他自己倒是又立一功。

高湛低头想了想,然后侧首对刘瑾吩咐道:“传乐陵王进宫!”

说完将视线投向大殿中那金龙玉柱上,狰狞的飞龙似是要从那柱子上一怒而出。高湛眼色深沉,隐隐的有种莫名的杀意在缓缓蔓延。

高百年接到圣旨时,正与曾经的太子太傅郑元清讨论着当年西晋建安傲人的风骨。

高百年被贬为乐陵王后,郑元清因觉得高百年确实慧根独特,而且对于许多历代文章都有独到的见解,使同样十分喜欢历朝绝世文章的郑元清同他的师徒情谊更深。

虽然已不是太子太傅,但是郑元清还依旧担着乐陵王老师的名头。

接到圣旨的瞬间,高百年便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对。这几年,他一直偏安一隅,皇上也几乎没有下旨召见过,如今这样突然下旨召见,只怕情况不妙。

“老师,看来我们得改日再讨论这些问题了。”不管如何,高百年都不想讲任何人牵扯进来。

但是郑元清到底是老臣,高百年都能察觉到的危机,他自然也能察觉到。

“皇上突然下旨召见,只怕情况不妙啊。”

高百年自知瞒不过郑元清,只好说道:“但是既然圣旨已下,我不得不进宫。老师也快些回府去吧,省的无端被百年连累。”

“王爷这是什么话,你我既是师徒,明知王爷此行有险,我怎可偏安一隅,与王爷撇亲关系。我随王爷一起进宫,要是真的有是情况,我也能说上几句话。”

见高百年面色还是犹豫不决,郑元清不禁提醒道:“王爷,还是速速进宫,不然晚了,皇上只怕又要治一个不尊圣旨之罪。”

说完,便拉着高百年向前走去,可是前来传旨的刘瑾倒面露难色了,“丞相,皇上圣旨只宣王爷前去觐见,并没有宣大人前去啊。”

“这几日地方灾祸不断,我正好有一些举措要禀告皇上。刘公公放心,我不会连累公公的。”

刘瑾闻言,也不好再出言相阻,只好任由郑元清随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