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乱世兰陵 > 第四十章 水墨愁思

第四十章 水墨愁思

狂沙漫天的塞外,正上演着一幕血流成河的悲歌,沙场征伐,对于谁来说都是一种残酷。但是这个乱世漩涡,一旦陷进去了,便是谁也无法脱身了。

远在千里的邺城,月扬楼的雅阁,一名男子手下的笔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游走,骨节明显,似是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做这幅图。

男子身旁立着一名少年和少女,正是靖轩和郑嫣。两人今日不过是来月扬楼吃顿饭而已,却没想到会碰到孝瑜。

这一次,只碰到了孝瑜一人,郑嫣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想起高湛看着自己时复杂的眼神,郑嫣心中便觉得有种难以名状的别扭和心惊。

三人在雅阁的门口遇见,简单的打过招呼后,孝瑜竟邀请靖轩和郑嫣进到雅阁来,然后什么话也没说就开始作画,这让郑嫣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看到孝瑜笔下如神般的画时,心中尽是佩服和惊叹,而靖轩亦是一脸微笑的看着孝瑜笔下的画。

三人就这么沉默的呆在雅阁里,每个人的视线都在那幅画上。

终于,孝瑜放下笔,望了望身旁的两人,问道:“如何?”

靖轩将视线从画上收回,说道:“你的画工本就大成,这幅春景的山水图堪称完美了。”

“只是...”靖轩顿了顿,正准备接着说的时候,郑嫣却突然喃喃接道:“可惜这画画之人的心境却不比这画中春景的意喻了。”

靖轩和孝瑜闻言,都转头看向还在看画的郑嫣。孝瑜眼中有些惊异,这幅画自己已经是很努力的去压制自己的心情了,只是无意间想画幅春景图罢了,却不想如此还是被眼前两人看穿了。

只是靖轩与自己相识多年,能看出来其中的心境,倒不惊奇,只是这丫头,竟也能看出。孝瑜眼神柔和,尽是赞叹,心中对郑嫣的喜爱更增,难怪长恭总说这丫头冰雪聪明,看来平日里自己还是看低她了。

孝瑜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问道:“那嫣儿,你说说这画和我的心境有何不同啊?”

郑嫣将视线收回,有些认真的看着孝瑜说道:“今日看孝瑜哥哥的画,方才知道孝瑜哥哥的本来性情了。”

说完不等孝瑜询问,郑嫣接着说道:“这幅画的春景自然是美不胜收,万花绽放,奔涛河流,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再加上孝瑜哥哥超群的画工,自然描绘的酣畅淋漓。只是...”

郑嫣停了停,复又看向那幅画,有些惋惜的说道:“只是那江中一叶扁舟,在奔腾的江面上飘摇,似是随时随地都要沉入江底一般,而那舟上之人却似乎什么也没感觉般,依旧倔强的坐在舟中,未免徒增了些伤愁和无奈罢了。”

说完,郑嫣将视线转向孝瑜,“孝瑜哥哥,人若是太过于倔强便是逞强了。”

孝瑜有些释然的一笑,脸上闪过一丝错愣,却又瞬间恢复了往日玩世不恭的模样,靖轩心中微微叹息,其实身不由己的人又何止自己一个。

郑嫣也捕捉到了孝瑜脸上那一闪而逝的表情,但是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案前,提笔在画中的空白处写下四行诗文:

春花落尽成秋色

四月微风轻似梦

奈何生于帝王家

风雨飘摇成孤影

放下笔,郑嫣便突然笑道:“靖轩哥哥,我饿了,我们去吃东西吧。”说完望着此时敛去笑容的孝瑜,问道:“孝瑜哥哥,你也没吃吧,不然一起吃好了。”

孝瑜对郑嫣微微一笑,“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

郑嫣点点头,便拉着靖轩离开了雅阁。

画上笔墨未干,望着郑嫣娟秀的字,孝瑜眉头微皱,奈何生在帝王家,风雨飘摇成孤影。竟是字字应正自己的心境,没想到这丫头竟能看的这么透彻。

只是这风雨,自己已经无可选择,不管自己有多么不愿,却还是无从选择。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早已注定了。宿命如此,任由你如何挣扎,也是于事无补了。

孤影也好,帝王家也好,此生,既已如此,来生只望不再投身于这浊世之中。

孝瑜无奈的自嘲一笑,待墨迹干了,将画小心的卷起,细心的收好,关好雅阁的门,向郑嫣所在的雅阁走去。

水墨愁思,只是笔下晕开的点点墨迹,待到风波平静时,一切又似乎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多年后,雅阁中,这一幅淡墨山水,独自悬挂在墙上,染上了几许尘埃,却早已无人打理。

谁也无法去选择该怎样去活着,这漩涡只会越来越深,卷进来的人也只会越来越多,谁都不能逃脱。我们像那些戏台上被人操控的木偶,一生戏曲,等到人走茶凉,便会被抛于角落,再无人记起。

郑嫣和靖轩所在雅间门被打开,两人回头望着孝瑜,三人俱是淡然一笑。有些人有些事,不需要再去点破,也不需要再去劝慰什么,身不由己,并不是独属某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的感同身受,所以才不必言说太多。

三人坐定,郑嫣问道:“孝瑜哥哥,可有前线的消息啊?”

孝瑜打开手中的折扇,挑眉一笑:“嫣儿,你这是在问前线战况呢还是只是要问长恭的情况呢?”

郑嫣有些心虚的低了低头,但却还是底气十足的回道:“当然是前线的战况了,我问长恭干嘛。”

孝瑜轻声笑了笑,然后眉色间有些担忧的说道:“还未有什么消息,但是斛律将军和段将军领军,应该会万无一失。”

郑嫣点点头,见没有前线的消息,不禁有些失落,靖轩见此轻轻拍了拍郑嫣的肩膀。郑嫣抬头对靖轩微微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三人静默,一室静谧。但各自的思绪却都飘向了千里之外的塞外,那里应该与此时此地的静默完全相反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