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最强男司机 > 第123章: 横水沟收货

第123章: 横水沟收货

看着眼前的一幕,陈飞不由自主就想起了人身上会出现的假死状态。

实则呼吸、心跳等等一切都在运转,但身体机能却高度抑郁,导致运转异常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所谓的西方仪器都检测不出生命特征来,却又能在长时间的‘休眠’后,意外的醒来。

不少新闻报道总有这样‘奇迹’出现,人早就被下了死亡判定书,都准备进锅炉火化了,在前一刻却又突兀的醒来,让人意料不到,惊呼诈尸。

实然。

医经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以一口真气为依托,闭塞穴道、减慢人体经脉循环速度,达到长时间的诈死状态,这也就是武侠小说上常说的‘归息术’。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小白身上所出现的这种情况了。

他幼小的躯体承载着与他体型大小不匹配的大量真气,身体机能全部被用来消化这些真气,自然而然没有更多的余力供给正常的机能运转。

只见连它的呼吸都变得悠长,一次吸气与呼气的间隔时间达到了一分多钟,哪怕是陈飞,也不由的感到惊异。

将小白放回了简曼单独给它搭设在房间里的小窝,陈飞也就回房间休息了。

这小崽子一时半会肯定醒不来,倒是用不着去担心它。

……

翌日,凌晨三点。

夜幕深沉,村里的小路上黢黑一片,反倒是两边的山林子里,有微弱的灯光传来。

陈飞开上车便一路赶往比郭家崖更北边的横水沟,只在来到了大房山盘山路的制高点,就依稀看到了下方村子里的微弱灯光。

果不其然,祝梓君已然整顿好村民,等待自己的到来。

横水沟共计四十三户在册村民,但是这其中还包括着类似金花姐那样,许久不曾回来的人。

上次祝梓君就说了,四十三户村民,有三分之一的人家,举家外出打工。哪怕余下的三分之二,也只留下老弱妇孺。少有青壮力留存在村子里。

这样的情形,只是让整个村子显得颓败。

少了年轻人的存在,哪里还有半点生机可言?

陈飞都怀疑,或许要不了太久,横水沟村也就该不复存在了,只等着最后几批老人离世,谁还愿意守着那僻壤待上一辈子?

车子开到村口就走不进去了,横水沟的村道可没有郭家崖那么宽阔。

从车斗里拎出几个早就预备好的大桶叠在一起,陈飞这才抱着家伙,向着村中央而去。

村委办门前,热闹不已。

门前微弱的黄色灯泡虽然亮着,但更多人却还是打着手电,乃至古朴的煤油灯。

陈飞放眼望去……

好家伙,四五十人的队伍里,一半都是五十五岁往上走的叔伯一辈,其中还藏着六七个七十岁开外的佝偻老汉。

唯独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崽子,让人觉着耳目一新。

但是,可别小看这些老家伙。

山里人穷,不下苦就没饭吃。

也因此,哪怕六、七十岁的老汉,也能拿着锄头舞得一阵虎虎生风。

浑身虽然因为年迈而变得精瘦,但那一股子打熬了一辈子的气力,绝对是锦衣玉食生活在城市里那些老人难以想象的。

而且。

这些老家伙们,都是从饥荒的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谁的手底下没点真本事儿?

摸虫儿?

只看那些半大的小崽子们都能一夜摸个三四十只,这手艺也正是他们从小玩到大的看家本领,无论经验、手法,可都总结出了一套路子来。

常出去摸虫子的人,心里边基本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地形图。

哪里有虫子,容易出虫子,哪里的虫子叫声好听、没长翅膀,这都是拿着年岁一点点积攒下来的经验啊。

这时候。

陈飞远远的走了过来,立即就将众人的目光聚拢了过来。

无数人对着他指指点点的议论——

“这就是外边儿来的贩子?”

“咋这么年轻,靠不靠谱?”

“管他呢,只要给钱就成。”

让陈飞没想到的是,人群中竟然走出了一个三十多、近四十岁的中年人,迎面对陈飞喊道:“小伙儿,你真要五毛一个收虫子呢?”

陈飞也不扭捏,放开嗓子就喊道:“知了猴五毛,蝎子五毛,有虫壳子的论克卖,不明白‘克’是啥意思的,咱们就按‘两’卖,一两十块钱。”

这话一出,四五十人的队列立即更热闹了几分。

那起先站出来的中年人,只是拿出一个半米出头的高竹篓,钝在了地上,掀开竹篓盖,登时露出满满一筐子的知了猴。

“我数过了,总共三百四十只,你要真乐意五毛钱一只收,我给你算三百只,四十只零头送给你,明天的货儿绝对比今天还多。”

如此一幕。

陈飞直接就呆了。

我尼玛,满满一竹篓,三百多只知了猴,这TM是要上天啊。

“这,这都是你一个人摸的?”

那中年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半大的孩子,奶声奶气的喊道:“那当然啦,我爹要不是害怕你骗人,少说还能再摸一个竹篓出来。”

这话一出,周遭的人也都一阵呵呵发笑。

在场的谁不是有这份担心?

新来的女村长忽然召集大家,说联系了贩子过来收知了猴,他们还头一次听说,这金蝉崽儿有人要,而且竟然卖到了五毛钱一只。

这岂不是天上掉馅饼?!

起初,还没有人愿意相信,一群老爷们围在一块掰扯着新来的村长是个大嘴巴,说话不带把门的。

可后来,经过祝梓君好一阵劝说,总算有人愿意相信了。

祝梓君实在没了办法,就只有一句话——

“要是那贩子最后没来,你们捉了多少,我全数按照五毛钱的价格收了。”

有了这话做保障,才有人愿意尝试。

这中年人是前两天从外地回来探亲的,一听有这么好的活,自然不愿意放过。

在外边也都是以打零工为主,这次回家自然是丢了工作。如果卖知了猴真能赚钱,这倒是不妨碍他在家先赚上一笔钱,反正出去了还得重新找活儿干,不耽误事儿。

而且……

还真如他儿子方才所说的一般,要不是他担心一夜时间白忙活了,说不得还真能塞再摸一个竹篓子。

这时,祝梓君也迎了上来,带着几分忧虑:“这些知了猴,你能拿得下不?”

“刚才,我大概统计了一下他们的数量,综合下来,少说四千多只呢,一只五毛钱,这可是两千块钱。”

两千块钱,在祝梓君眼里或许算不得什么。

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这只是一早上的买卖成交金额而已,十天两万,一个月就是六万。

陈飞真得能拿得出那么多钱?

然而。

陈飞一听这话,好悬没乐出声来,别看这横水沟出来摸虫子的人数,还不到郭家崖的三分之一,但在手艺上,两边人根本没得比啊。

四五十人摸了近五千只知了猴,平均算下来,岂不是一个人弄来了一百只知了猴?

四千只的收购价的确是两千块钱,但祝梓君哪里知道,陈飞转手卖出去,直接就要大赚六千块钱呢。

按照这个数量统计,一个月直接能让老陈家多出十八万的收益,纯得!

“来来来,乡亲们,排好队,咱们点货给钱,五毛一只,现金结账!”

一声呼喊,陈飞也不理祝梓君,只是着急忙慌的来到人群前方:“我把话就放在这儿,知了猴、虫壳子,我有多少要多少,不怕你们给的多,就怕你们抓不到货。”

陈飞这么一阵堪称嚣张的呼喊,并没有引起众人多大的反响。

很多人冷眼以对,只看那中年人先一步上前,将竹筐子摆在了陈飞的面前:“说大话谁不会?你先把我的这些结算了去。”

这时候。

陈飞也回过了味儿来。

这一整个队列中,大都是老弱妇孺,唯独这中年人,代表了村子里的青壮力。

自然而然,他就被推举成了今天的领头人。

陈飞嘴角勾勒出一丝淡然的笑容,对他这幅鄙夷的模样,最好的回击方式,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陈飞当然能看得出来,这位老大哥很有一番考量自己的意味。

而此时。

陈飞也干脆,抬手端起那竹篓,就将里面的知了猴,全数倒入了自己的大桶里。

收知了猴也进展了小半个月了,这么一次倾倒大约有多少的量,陈飞一打眼就能估摸出个大概来。

的确是三百只往上走,绝不少于三百只这个底数。

既然,方才这中年人说他摸了三百四十只,陈飞直接就掏出了钱,点出一百七十块钱整,递给了中年人。

只在中年人呆愣愣的接过之后,陈飞就一片偏脑袋,对着后边一声大喊——

“下一位!”

可这话一出。

好半晌都没有动静,无数人只是侧眼望着中年人手里边的一百七十块钱,瞳孔放空。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胖猴儿他爹,你快看看,是不是真钱啊。”

直到这时候,这中年人才从呆愣中回过神来,将总计三张钞票都仔细打量了一番,而后猛地点头:“是,是真钱!”

吼!

全场都是一阵骚动。

“我先来,我也有二百多只。”

“我这是虫壳子,两斤多的虫壳子!”

场面陡然爆裂,陈飞只是笑得一阵合不拢嘴,大喊着维持着秩序:“一个个来,咱随身装了好几万,不怕轮到你的时候没钱。”

此情此景。

陈飞早已摸透了村民们的想法,不就和郭家崖当初第一次收货时一样嘛,谁都害怕轮不上自己。

可现在……

整整五万八千块钱,厚厚一沓,被他掏了出来,可劲往桌子上一拍,全场都镇住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