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盛世红妆 > 第九十二章 按部就班

第九十二章 按部就班

盛子凌显然不想搭话。

尹千城却是在此时后知后觉来回上一句话,“不说风凉话,就说点有用的吧。不想这场婚事只是傀儡的接受,要么你能在这八人中选择其一的女子正好是你心仪的人,这可能微乎其微。要么就拒绝。若是拒绝有用的话,你也就不会在这里怨气冲天得左右什么都看不顺眼。”

“对了,还有一种可能,像子逸一样,远离盛氏皇族。但现在箭在弦上,没可能让你们一个个都出走。皇家血脉是你们所逃不掉的,这血脉既给了你们荣耀显赫,也给了你们无奈妥协。这本就是不争的事实。”

“不说你们,若是我可以选择,我也不会回京当个什么不伦不类的女王爷,而是袖手江湖随心所欲。”

其实她本不该如此感慨万千陈词冗长,左右今日不过是应邀做个旁观者。奈何他们是她幼时玩伴,如今明里暗里相互扶持的人。他们中间,有她看好的将军,有她和夜倾渊都欣赏的随性儿郎,有她一直觉得可惜的隐藏伪装君子,还有她放在心尖上的人。

种种加之,如何会不感同身受所以言辞锐利。她不是习惯说好听话的人。夜倾渊既然能在最开始用严词厉语将她点醒,就说明她习惯听、也习惯去说严词厉语给别人听。

“若是七弟也是这盛家皇族里无奈妥协中的一人,你当如何?”盛子凌只是愣神良久,问出了这一句话。他如何不知道她说的句句在理无一有错。

若说盛子凌只是爱而不得,接受一段自己不看好的姻缘他难以接受。那她和他呢,两情相愿,让她看他与别人成就良缘,让他明明心仪她却另娶别人。这样,她和他才是最难以接受的那一对吧。

“与盛子元此生同心同德的,唯一个人而已。”说话的,是盛子元。他替她回答了这么血淋淋的残忍设想。

同心同德,唯夫妻而已。

若是皇家尊荣与无奈并存,不要这带蜜枷锁又有何不可。

这是盛子元与尹千城的事,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公然说出。虽然之前几人都知道他和她关系非常,但这是第一次,盛子元在众人面前表明对尹千城的心意。

此生唯一。

不说他与她身份所代表的难越困难,只说他是皇室王爷,除正妃外有侧妃宠妾也是平常事。许以这四字的承诺,已是重之如山。

尹千城没有去看说出这话的盛子元。她一直看着窗外,无垠天际,静止浮云。

是何时开始,他们都变成了身份地位的无奈人,成了宿命里的挣扎者?是最初。事之种种,前路铺成,后续走来。

不求早能选择,但求无悔于心。

这是尹千城第二次给盛子杉以锐利的感觉。第一次是太后寿宴听墙角,尹千城让她镇静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

初见尹千城时看到这个女子的聪慧,还有后来她和七哥情事摆在明面上她的自然调侃,都与这一份锐利截然不同。但这个女子各种性情自由转换,做来毫不令人反感。

她未到京都之时就听过这个女子的很多事迹,册封南浔王,与暗夜太子的往来,浮音楼代大理寺少卿将迷雾拨开,与高勋女将军的一战……她知道这些或许都是尹千城,却不是全部的尹千城。

盛子杉又忍不住去看盛子凌,后者面上是她从没见过的肃然,即使是她这个五哥去荟萃园领回幽王的时候,都不曾是如此。

后来众人是怎么离开八角阁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众人各有所思,情绪不佳。

众人再次聚合是在含章殿的合宴上。帝后及主要几个后妃都在。成德帝自然是坐在最上首。王皇后在其左后方一点。良贵妃和齐贵妃坐在王皇后身后的一左一右。

下首左列依次坐着盛子崖、盛子凌和盛子丰,右列坐着盛子元、盛子杉和尹千城。下首两列也算是按照长幼坐来的。

其实有件事尹千城说错了。虽然准备了八个女子的画像,但也并不是说盛子崖四人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为各人的成婚对象早就在某人的心里。这点最后尹千城才得知。

只说现在,四人最初的婚事对象已然出来。

盛子崖这个在朝廷有兵权的将军王,定下的是当朝后族王皇后的亲侄女。说到这,又不得不说另一件事,旧日太子妃今日的幽王妃是王皇后的另一个侄女,也是文臣左相的嫡*。幽王妃与未来将军王妃还是亲姐妹。如此,盛子崖的婚事,既是给他这个武将结了一门与朝中文臣的亲,也给了后族因为幽王而损失一个太子妃的补偿。同样世人都知盛子崖只是一心做个将军,也一部分预防了后族有何不义想法。

盛子凌的王妃人选,是言太师的孙女明颖郡主。但是后来他还是选了前者。不说盛子凌个人在朝中的势力,单说盛子凌母族良家,在朝堂中的势力也是多以文官为主。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段插曲。本来成德帝给盛子凌的两个人选是言太师的孙女明颖郡主和远安侯之女。若说按照丹青,也算是奇事,因为言太师一家都远在边关,言太师这个孙女连一副丹青都没有呈上来。但盛子凌却偏偏选了她。

盛子丰未来的王妃,是镇北王的女儿。盛子丰素来在朝堂上与一众文官关系甚好。如此一对,又是一文一武的搭配。

其实皇家婚事,说到最后,也不过是皇族各部分势力与前庭朝堂里家族的互助和制衡。更何况如今储君一位空出,成德帝如此为他这几个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储君的儿子做铺垫,左右说来无可厚非。

唯一例外的却是盛子元。盛子元的初次王妃人选是许家的嫡长女。许家是传承多年的书香世家,若要论起家门荣光,所经历的朝代比京都第一良家更甚。最难能可贵,许家从不出仕。在朝堂不说文官武官,便是任何人脉都无。

是成德帝当真一点都没有为阿七设想,还是他隐约知道了阿七的暗藏势力?

盛子元的势力,尹千城虽然没有明眼见识和实际接触过,但细枝末节点滴小事也可见一斑。与青阳天依的一战,出现粮草问题是盛子元最先得到了消息;五日之内,皇帝身边的尚仪和朝中的夏家臣子身上被做手脚——除了没有明着掌握兵权,可以说他在朝中文官武将的控制力是不容小觑的。

之所以说这四人都只是初步的人选,是因为这只是选王妃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部正在进行中——卜算八字帖。也就是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到礼部去匹对。若是两人的生辰八字没有明显相克,这段亲事也算是成了一半了。

将几人的八字帖送往礼部是早就办了的。估摸着此时结果也该快传进宫了。所以这闲暇众人只是喝茶闲聊。

但显然有此兴致的只有后妃们。

齐贵妃率先道:“看来这次皇家有一场泼天的喜事了。也是该好好热闹热闹了。”

王皇后放了手中茶盏,抹了抹并没有一点茶渍的嘴角,一派端庄道:“这必然是太后寿诞之后,皇家的又一次福气事。”

“是呀。”良贵妃虽如此搭话着,却是不咸不淡,显然心思全然不在这里。她还在琢磨着自己儿子舍近求远选言太师孙女做王妃一事。虽然说起来言太师比之远安侯的兵权和威信都胜了不知几倍,但言太师其人一直以戍守边关安宁为己任,极少涉足京畿界内来。

如果真有地方需要武将帮衬的话,与落户远安侯结亲才是首选。凌儿究竟是怎么想的?虽然他今次奇怪的没有反感定下婚事,但接受了也让她隐隐忧心。

良贵妃不自觉得去看右列最末端一身青衣的尹千城。以良贵妃所坐之处,恰好是上座最中心的位置,可以没有阻碍的将下首所有人的动作神情尽收眼底。

尹千城全然没有看在室内任何一处,而是左臂虚撑着座椅扶手上,目光一动不动的看着门外。本来她这斜坐撑臂的姿势是不合礼仪的,世家大族里的女子那个不是行端坐直挑不出一丝错,但这样慵懒的尹千城偏生自带优雅和无端风华。

良贵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略抬了抬颈脖才寻到她目光所到之处——是门外上空洗练澄澈的天空,依稀有零落的归雁,点缀了秋日里弥漫的苍凉。而女子迷离的眼眸里,也呈着与她年纪不相仿的寂寥。

这个女子,自她再次踏进京都地界的时候她就开始防备。只因为她是盛子凌的母亲,她清楚这些年盛子凌羽翼丰满后做的事,十之八九与这女子有关。

让她庆幸的是,尹千城并不心仪她的凌儿。让她觉得无奈的是,她的凌儿独独心仪尹千城。从尹千城身陷通敌卖国这等大罪时,盛子凌依旧愿意去澄清并将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就已经可以说明。

她以为只要她防备着尹千城,从这个少女回京一刻开始便防备,就可以阻止盛子凌。却不知原来一切都已太晚。

自在心魔,蚀骨情障,早已根深蒂固,融入骨髓。

良贵妃突地心下一叹,却见女子一动不动的姿态被惊动,挪了挪身形,换了另一斜端撑着。她正在奇怪见,目光朝正殿门一移,门外步履匆忙走来一个人。这人她认识,是礼部尚书赵千秋。

礼部尚书此时来,必然是通报八字帖吉凶与否的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