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百岁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敬王妃问敬王怎么过来了,她分明没有往皇城传信通知他来接。敬王没好意思说是惦记着三人,这信也是他担心敬王妃不传,特意嘱咐了一位府兵要他临走的时候记得传信。敬王只说是想起这边山匪横行,担心两个孩子,且这些时日皇城里也没有什么事,他就得空过来接他们了。

敬王一来整队人也都安心了,休息了一夜后直接启程往皇城赶。而且敬王带回来一个消息,让敬王妃不得不加快了回去的速度。皇城里太后生病了,虽然不是严重的大病,但凌后贴身照顾了半月也不见好,最近正挨个地轮着妃嫔侍奉汤药呢。凌后掌管六宫事务繁多,这几日十四皇子也有了小病不能离人,她一个人是怎样也忙不过来的。

太后有恙敬王妃身为儿媳本该进宫照顾,只是她不在皇城不能听闻,敬王入宫给太后请了几次安,觉得太后没什么大病也就没有传书给敬王妃,这次见了面说起皇城的事才略微提起。敬王妃不知怎么又想起王府里月姨娘女儿病重,忍不住问了敬王一句那府里的二小姐现在如何了。

敬王原本就没想到敬王妃问的是谁,被她提醒一番才茫然问出一句什么时候生的病,本王在皇城都不知道的事怎么会传进你耳中。前些日子守卫营招新,敬王忙着训练新兵,忙着安置一句不能留在守卫营又没有独自生活能力的老兵,将近二十几日不曾着家,他哪里知道那月姨娘的女儿什么时候生病了。再说那月姨娘早产生下的女儿本就体弱多病,敬王唯一一次看府里账本,印象最深的就是月华院的汤药钱,那二小姐药罐子一般每天离不得药。

月华院的姨娘算是敬王妃最不想提的人,前些年敬王在京畿附近剿匪,不知怎么回事就带回来了一位姨娘,据说是匪窝里发现的良家女。敬王妃想着如何安置就去问了敬王,敬王由她看着办,她就伪造了一份说月姨娘是乐坊舞娘的证明,本想正大光明地把她留在后院,谁知敬王摆手不同意,最后不清不楚地就留在了月华院。

那月姨娘也是争气的人,敬王妃刚诊出身孕不过半月,她也诊出来和敬王妃差不多时候的身孕。只是生产的时候不晓得怎么回事,月姨娘肚子里的孩子尚未足月就早产了,艰辛地生下了一名女儿。

敬王妃回了皇城把东西安置下,来不及在王府里休息一日就递牌子进宫,要去慈安殿守着染病端王太后。李玖和李璟本想一块跟去,只是敬王妃惦记着两个孩子刚回来不久,就由敬王在家顾着她们两日,第三日进宫请安的时候把两人捎进宫。敬王妃不在王府,怎样也不放心把两个孩子单独放在府里,还是在自己跟前放心一些。

慈安殿太后本就没什么大病,只是身子虚乏,时不时就容易咳嗽起痰,需要有人不停地拍背服侍。前些时候凌后有恙,凤印就由承恩殿陈贵妃代管,只是不知如何做的那陈氏居然扣了太后的份例冰盆,夏日里没有冰本就难受,太后知道了以后更是气愤,这一怒之下就气病了。

今上虽然宠爱陈贵妃,听闻此事后依旧把她禁足了三月,自己又亲自为太后侍候汤药,待了两日才缓解了太后的怒意。敬王妃过去的时候正是贤妃侍候,与她打了招呼直接跪下来行礼,太后连忙叫起人看着几月不见的敬王妃,口中只喊着瘦了,一边就吩咐孙嬷嬷把敬王妃最爱吃的东西端来。

贤妃见了这阵仗就晓得她们有不少体己话要说,干脆起身寻了个由头出去。孙嬷嬷去准备糕点顺道喊走了内殿里的使女,太后这才问了一句晋阳如何。敬王妃只说了荆府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好,其他人也好,下一辈的孩子已经和李玖差不多大,最大的一个不过十岁出头已经考中了秀才,将来定然是大有作为的。这话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太后就忍不住抹眼泪,怨了一句都是我该死,若是我早就去了,荆府的人只怕早就来了皇城安顿,我害了荆府三代人啊!

棠朝吸取前朝的教训,定下规矩使外戚难以坐大,皇后端王人选都是地方清贵世家的人选,也从不立武将世家出身的皇后。就算这样,太祖当年还定下了国母在时外戚不得入皇城的规矩。因为这规矩,荆府老太爷原本考了状元,却只得外放坐了小官郁郁不得志,荆府的族人也不能来皇城立足。

敬王妃赶紧劝慰了一番,只说荆府现在都很好太后何必自责呢,还不如想想您的病什么时候会好。孙嬷嬷端来糕点的时候顺手把太后的药带过来,敬王妃顾不得歇息就端了汤药,亲自尝过后喂了太后,这才取了两块糕点自用。

敬王妃一路舟车劳顿本就困乏,等到了掌灯的时候就觉得受不住,太后看着心疼不已直接拉着她睡在来慈安殿的正殿,也免了孙嬷嬷吩咐人收拾。敬王妃躺在床上才想起怎么不见三公主李玉衡,按说她在慈安殿这种侍候不该贴身服侍么。太后无奈一笑,原来李玉衡本是贴身服侍她的,她知道了陈贵妃的事后就不愿服侍她,说是太后恼火陈氏定然也恼火她,她干脆去了慈安殿后面的佛堂诵经为太后祈福,也是替陈氏赎清身上的罪孽。

一边的李玖休息过后,第二天就想往慕府去找慕辞,把自己这几个月的见闻一一交待了,顺便对慕辞吐露一番思念之情。只是敬王拦下了她,指了指她的牙齿说了一句这样过去会吓着人,李玖才恍然想起她嘴角已经掉落了四颗乳牙,现在张嘴的模样如同没有牙齿的老婆婆,顿时不敢去寻慕辞。

李玖这一不敢,第三天的时候就被敬王哄着送去宫里敬王妃身边。敬王回了皇城就开始忙碌,也是不敢放着两个孩子独自在家,想了想虽然宫里种种不便,但可以安心。

敬王妃见李玖来了也无心去管,想了想三公主李玉衡的状况,直接把李玖丢在了慈安殿的小佛堂,让她安抚一下钻了牛角尖的李玉衡。李玉衡这几日似乎是真的觉得愧对太后,敬王妃如何哄劝也不肯出来,甚至放言日后与陈氏再无母女之情。李玉衡自记事就是被太后养大的,原本对太后的情谊比对陈贵妃的深厚也是应该,只是敬王妃想不到她竟然如此坚决,顿时也没有了办法。

李玖进了小佛堂也没怎么劝李玉衡,瞧着她认真礼佛抄写佛经的模样觉得无聊,问一句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去。李玉衡对她摇了摇头,回太后的病痊愈前她是不会出佛堂一步的。李玖想起敬王妃威胁的李玉衡不出来她也不许出来的话觉得心都凉了,忍了一下没忍住直接哭了一起,边哭边骂李玉衡害她。

应该是连着吃了好几日甘蔗的缘故,李玖的牙齿已经换得差不多了,最开始掉落的地方新牙已经长好,只是现在仍有几处新的空缺。平日里倒也不明显,李玖这一哭起来说话都漏风,甚至涕泗横流的时候张嘴还有涎水一齐流下,当真吓着啦李玉衡,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对不起李玖的事情。

等到李玖哽咽着断断续续把敬王妃的话说完,李玉衡整个人都要僵硬了。李玖哭完了找了个手帕抹着自己的鼻涕眼泪,偷偷地去看李玉衡的反应,小心地试探了一句你和我一起出去好不好。本来她是没抱什么希望的,不想李玉衡竟然爽快地点头了,最后还说了一句因我之事,不该牵连你的。李玖也不管她说的什么了,直接过去把那个碍眼的蒲团踢了,拉着李玉衡起身就往佛堂那边跑,要嬷嬷开门。

敬王妃怎么也料想不到李玖会这么快说动李玉衡把人劝出来,甚至还来了慈安殿前殿里。李玉衡跪在太后床边哭诉自己罪孽,又实在惦记祖母忍不住要出来照看。太后恨也是恨的陈氏,哪里会把怨恨放在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身上,看着她哭得梨花带雨直接过去把人拉起来劝慰,一时间两个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李玖抽了抽鼻子,方才哭的一场,她现在还觉得鼻子里有些堵塞,盯着李玉衡的后背问敬王妃一句。

“阿娘,为什么她哭得比我好看啊?”

李玖哭起来一般是哭天抹泪,涕泗横流,再小一些还能在铺了地毯的地面上打滚,哭得声嘶力竭能把一干人的心都给哭碎,哭着的时候抽抽鼻子打个嗝,甚至还能冒出来鼻涕泡来。她本来也觉得没什么,旁的小姑娘哭起来也不好看嘛。只是现在看着李玉衡梨花带雨,桃花眼滚落泪珠的模样觉得比自己好看,忍不住纠结起来旁人哭怎么没有声音呢。

敬王妃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接一句因为你三姐比你懂事啊,而后又劝道哭得再好看也是哭,莫不如你笑得好看,我的孩子笑起来的时候最好看了。李玖闻言对着敬王妃抬头一笑,也不纠结这些问题。

李玉衡这下子肯待在太后身边,还直接抢走了敬王妃侍奉汤药的活计,每日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太后,梁丘娘子那里都不愿去了。李玖瞧着她不去,也开始哭闹着要和李玉衡一起,她不去的话自己也不去。最后敬王妃同太后商量了一下,不能让两个孩子把什么东西都荒废了。敬王妃苦劝了一番李玉衡,她这才点头同意继续跟着梁丘娘子学舞,顺便把耍赖不愿意走得李玖带走了去。

李玖在晋州待了三个多月,除了生病不能下床的时候没有练舞,其他时间都被敬王妃提溜着苦练基本功,现在的进步也是可想而知,梁丘娘子甚至惊讶地夸了她两句。敬王妃原本也擅长跳舞,指导起李玖来并不费什么心力,李玖觉得跟着阿娘学舞比跟着梁丘娘子还好。只是敬王妃要照看小世子,要管着偌大的敬王府众人,根本不能整日教她舞蹈。

一旁的李玉衡也没什么落下的东西,梁丘娘子点了点头,觉得两人已经差不多了,就吩咐两个人一齐练着同一支舞。李玖好奇地问一句她赶上李玉衡了,梁丘娘子回道离师姐差的远呢,不过你的柔韧度已经够了,把你们俩合在一齐教也省了我一份心力。

(今日三更^=_=^请不要吐槽女主怎么事个哭包之类谁六七岁的时候不是收点儿委屈就想哭何况是被娇惯着长大的女主呢原谅一下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