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百岁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月氏,世居棠朝西北鸭儿凼草原的游牧民族,左邻突厥右邻胡人,世代臣服于棠,棠朝对外行商路线分支之一。

现任月氏的统领是被称为鸭儿凼草原凶狼的丹珠大王,今上钦赐封号塔拉赤那·丹珠。意为草原苍狼。

月氏地形特殊,挟制着胡人突厥令其两部不得相交,又占据着草原最大河流雅丹河的上游,水草丰茂。

太和十五年月氏小王子苏木携使者来访,献上草原骏马千匹,牛羊各千匹,并美人数十,请求和亲,愿缔结秦晋之盟年年岁贡。可是哪家的闺秀小姐愿意去草原啊,描述的风景再好也是比不得皇城热闹繁华的穷乡僻壤,可是没有宗室和士族愿意把女儿献出来和亲的。非但没有,当年府里有身份高的未字闺秀小姐,一个个都紧赶着父母把自己给嫁出去,就算不嫁出去也要定下来。这样就不用和亲了。

这样的情况当时圣上也是无奈,这派谁家的小姐去和亲不心疼呢!想找个身份没那么贵的月氏又不愿意,急得头发都差点儿白了啊。最后大家谁都没有料想到的人站出来了,自愿出去和亲远嫁鸭儿凼草原,与草原民族一起繁荣。那人就是圣上最宠爱的三公主李玉衡!

刚及笄的三公主自请出嫁,嫁与小王子苏木王子,带着数不尽的珍宝绫罗,匠人农书走进鸭儿凼草原。

说起这三公主李玉衡,那更是不可多得的奇女子。未及及笄,她和李玖一舞便名扬四海,并称天下第一美人,金榜题名的状元殿前请求赐婚,也被她毫不客气骂的无言以对,自觉不堪,赐官也等不及便回了家乡隐居。

可就这样一样骄矜傲气的美人,为了家国大义,甘愿一生扎根贫瘠的草原。

就算去了草原,她也不曾忘了身后的家国。月氏年年丰厚的岁贡,周边草原各部对棠朝的日益敬重,都是三公主在草原日夜殚精竭虑算计来的,明眼的人都晓得她的重要性啊!

草原里没有棠朝的三公主,却有一个精明强干的草原仙人掌啊!

秦岭之下,渭水之滨的皇城比不得小桥流水的江南,带着北方的粗粝,连从皇城出来的皇族骄矜之中也带着不怕风霜的毅力,骑马打仗,下马也强。

三公主虽为女儿身,但果决坚毅,勇气不亚于男儿。她在鸭儿凼草原,联络各个常年受胡人突厥欺压的小部落,臣服棠朝,联合北庭,单于都护府共同抵御异族,两年间把突厥胡人逼得退后十里,不敢侵犯边界。

屏风后的说书人停下话语,斟了茶水润喉,一旁营造气氛的胡琴也停了下来,一时四座寂静,听书的众人还没从那三公主的传奇里醒来。

众人回神,立刻喧闹着让说书人继续,这才讲了一半呢,平白吊人胃口!说书的老人笑着放下茶盏,一手抚平素色长衫的衣褶,一手拍响惊堂木。

“老翁可是累了,诸位见谅见谅,剩下的啊,咱明日接着说。”

众人失望叹气,开始对着友人唏嘘传奇公主,顺道八卦一下小道消息。原本寂静的茶馆混乱起来,说书的老头牵着自己拉胡琴的小孙女走出来,反捧着铜锣走去各个散座鞠躬。

小姑娘十多岁的年纪,扎着菱角髻,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眨巴着众人,有人给钱就福身拜谢,道一句“谢公子赏”。

走到二楼靠窗的位置,老头领着孙女上前,托着铜锣,里面铺着一层铜板,还有几枚稀稀落落的银角子。

“讨生活不易,若公子觉得老翁刚说的不错,就赏一些吧!”

老头声音带着沙哑,说完偷眼去看靠窗而坐的俊俏公子。乌发高束,簪着一支素净的骨簪,眉眼俊秀肤如细瓷,腰间却坠着一个五彩的络子,一看就是姑娘家做的,玄色的衣衫襟口暗纹精致。

俊俏公子接过身后仆从递来的荷包,竟扔来几块碎银。小姑娘眼睛一亮,欣喜地福身。

“谢公子赏!”

俊俏公子摇头,手抚着桌上的茶盏,带着出神的慵懒模样。

“不用,以后说书还是少喝些刺激口舌的茶,不然你说得不尽兴,大家听得更不尽兴!”

“是是是,老翁记得了。”

老头心里一惊,陪笑着应声,瞟一眼他的相貌,开始扯皮。

“吾观公子,相貌堂堂,器宇轩昂,端是高居庙堂封侯拜相的命相,当真是贵不可言。今日得见公子,真是三生有幸……”

“老东西你胡扯什么,信不信现在就让小二把你赶出去,得了钱还不快滚!”

俊俏公子一脸玩味,倒是他身后的仆从听不下去,出言把意图说些好听话再求赏赐的老头骂下去,还是不解气地咒骂着。

“好了明流,人都被你骂走了!”

俊俏公子出声劝道,出口却是压低声音的女声。

“你再说下去,就惹来其他人的注意了。今日可是偷着出来的,不想被人知道就安静一点儿罢。”

李玖趁着今日天朗气清,换了衣装出来散心,走累了便进了茶楼,不想里面说书人正在说三公主,就捡了个靠窗的座位点了清茶,听说书人说着。

月氏使者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皇城大街小巷,普通百姓都惦记着这位传奇的公主,便有投机取巧的书生写了传奇话本,现在茶楼里都讲起了李玉衡传奇。

朝廷也为了此事忙碌了一阵,最终圣上拍板,由太子瑛率领鸿胪寺监正和礼部侍郎出城十里亲迎,以示对苏木王子三公主一行人的尊重。

说书人牵着孙女,不甘不愿地离开。要晓得这偏僻的茶楼遇到贵人的机会少之又少,今日遇上一个,自己却拍错了马屁,后悔啊!

“老先生,您方才说三公主嫁去草原,和小王子相敬如宾。不知,您是如何晓得的?”

在即将下楼的时候,李玖忽然开口,一双精致的丹凤眼盯着那老头,长眉紧蹙。

“嗨,我哪里晓得,都是话本上看的罢了。那静安先生写的话本,大家都靠着这个说书。”

老头得贵人问话,喜不自禁地转身,在仆从的白眼下又走回桌子旁,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本话本,预备递给那公子,却被仆从抢先夺去。

“公子若好奇,不如看看这本话本,我讲的都是从这儿看的。”

李玖伸手接过明流递来的话本,略略翻阅几页,眉头皱的更深。话本明显被翻阅多次,满是明显的指痕口水印,让人倒足了胃口。

然里面文辞清雅,故事旖旎,尽是红尘闺阁的香艳词句,写着李玉衡与那苏木小王子的缠绵情事。

静安先生李玖也是听说过,据说是早年的书生,因了得罪高官屡试不第,最后放弃科举做了卖字书生,写了一部流月传出名。

现在闺阁女儿常看的那些花前月下暗中生情的话本,大多是静安先生写的。本以为他只写些风花雪月的情事,没想到连皇室也编排上了。

“既如此,那就多谢老先生了!”

李玖合起话本,转头示意明流拿些赏银。明流不情愿地从荷包里摸出块玉片来,递给两眼放光的老头,没好气地让他们快走。

老头收了玉片,领着孙女千恩万谢地走了,笑得仿佛路边开得正盛的春花。

“明流,待会儿记得去书局买本话本,我倒想看看,玉衡与那小王子是如何恩爱。”

明流应声,低头又续了一杯茶水,李玖点了一壶碧螺春,如今还剩下小半。这家茶楼偏僻,是李玖常来的,也是各家小姐出来喝茶的地方,茶水自是比一般地方略好一点。

李玖倚在窗前,望向下面的巷子,茶楼下经过一卖麦芽糖的小贩,叫卖着走远。

“明流,先下去买一块糖罢!”

明流探头看一眼,也瞄到被一堆小孩围着的贩子,忽然笑了起来,低声说了一句。

“郡主,您莫不是忘记了吧?前次您吃多了甜的闹牙疼,可是答应慕将军再不随意吃糖了。若是被慕将军知道了,还不得把我们几个伺候的咒骂一遍!”

李玖这才记起应有这回事,然话已出口,硬撑着也不愿收回。

“我乐意吃糖,他哪里管得?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你要是再多嘴,回去我就把你配给门房的那个哑子,正好补缺。”

明流吐了吐舌头,没敢揭穿自家郡主通红的两颊,顺从地下去买了麦芽糖。一整块的拿着不易,便让小贩敲下来一小块用牛皮纸包了,拿上楼。

李玖吩咐留下茶钱,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明流捧着麦芽糖跟在身后。那本话本,却是被遗弃在桌上。

(上面大王王子取名参考是百度百科的蒙古语不可考就别难为我了我丫就是一取名废摔哼哼反正也不是看名字的对不对就这样吧碎碎念^=_=^去吃饭去吃饭我还没吃饭呢还有那个什么说书先生是我胡编乱造的你们不能欺负我胡说就这样毕竟我傲娇你们奈我何哼哼无可奈何吧哈哈哈^=_=^)(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