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百岁 >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敬王妃早年就以美貌名冠皇城,哪怕嫁了敬王生了李玖也不改她的名头,可想当年是如何的风华绝代。敬王妃并非没有才华的平庸之辈,只是再出众的才华在她相貌前都显得不堪一击,最后只得沦为陪衬。李玖是像极了敬王妃,可也只是继承了六七分而已,即使如此也是皇城里的第一美人。李玖听惯了太后今上感叹,遗憾自己未能继承敬王妃的全部风华,也向来觉得自己比不上敬王妃。直到现在对着银镜里的人影,李玖才恍然惊觉她和敬王妃也相差不了许多。

静姑姑进来看到李玖的模样,更是差点儿认成敬王妃跪了下去,还好及时反应过来哽咽了几句,把明艳遣出去预备早饭,说待会儿平湖长公主就要来了不能让九郡主饿着接待客人。

李玖纵然接待客人但也不能一直陪着客人,故请了皇族里的平湖长公主,平郡王妃和端王妃一同接待客人。这三人又数平湖长公主居住的靖北侯府离敬王妃最近,故而会最早来。镜桦堂早已收拾安排好了,就等着众位夫人赶来了。李玖胡乱地用了几口早饭,就听到前院来报平湖长公主过来了。

心里埋怨这么早就过来了,李玖还是得听从静姑姑的吩咐把长公主请来潋波院稍歇,等过一会儿再往镜桦堂去。平湖长公主穿着一身金线牡丹裙进了潋波院的门,攀着自家的幺女一起来的,李玖赶紧迎上去笑意盈盈地把两人往楼阁引去,一面吩咐侍女奉茶。

平湖长公主带着一脸喜气,接过身后嬷嬷的盒子递给李玖,笑着打趣九郡主就要出门姑母家贫没什么好东西添妆,随意几件东西九郡主不要嫌弃简陋就好。李玖一看那莞香木的盒子就知道里面东西的贵重,亲自接了过去露出两抹红云,不依不饶地抱怨一句姑母也就知道打趣我,等着表妹出门的时候看姑母如何。明艳正好端着茶过来,李玖说是西域来的茶水姑母试试如何。

平湖长公主家的幺女同太子瑛一般年纪,只比他小了两月,闺名如絮,正是女儿家含苞待放的年岁。李玖亲热地拉着如絮的手,问一些女儿家常问的问题,大多是爱吃什么东西女红可好平日里喜欢看什么书之类的。如絮本就是有些怯弱的性子,李玖再和善她都是一副羞怯的模样,李玖问什么都是声如蚊呐地说几个字,一张脸红得充血一般。她这般模样李玖和她交谈也是无趣,说了几句就觉得无话可说最后安静品茶,偶尔和长公主谈几句。

李玖和如絮的交谈自然落在平湖长公主眼里,本就对自家女儿不满的长公主更加不满,看着她支吾怯弱的样子就觉得来气。可又发作不得,只好憋着气和李玖聊天。坐了约摸有两盏茶的时间,外面就传话端王妃来了。

李玖赶紧起身,吩咐人把端王妃迎进镜桦堂,便回身请平湖长公主和靖北侯小姐一起往镜桦堂走去,平湖长公主笑着回一句正好看看九郡主的嫁妆,就攀着幺女的手往镜桦堂走去。

端王是李玖的堂伯父,端王妃与敬王妃的关系尚算亲厚,这次请人主事静姑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端王妃。只是上次纳征过大礼请的是平湖长公主,这次只得请了两人,又想着若是来了年轻一辈的夫人没人招待,干脆又请了平郡王妃。

端王妃是一个人来的,李玖和平湖长公主走到镜桦堂的时候,她正被林嬷嬷领着打量一院子的嫁妆,带来的使女婆子安静地站在一边。李玖赶紧上前施礼,扶了端王妃略有些富态的身子站好,笑着说一句伯母怎么没把阿瑞带来,留瑞弟弟一人在王府也是无趣。端王夫妻老来得子,如今的端王府世子李瑞年方七岁,正是调皮活泼的年纪,端王妃到哪里都要带着他一起,今日却是不带了。

端王妃呵呵一笑,与平湖长公主点头示意后才接下李玖的话,说端王觉得把孩子宠得太过不好,前几日就把李瑞送去了皇城武学鄧州那,说是让鄧州好好教训一番。李玖暗想李瑞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被严苛的鄧州磨一下脾气也好。

李玖接一句这样也好,鄧州手里出来的都是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将来阿瑞定然也是个有出息的,伯母跟着阿瑞定能享了大福。平湖长公主也跟着说了几句她的几个儿子都在鄧州手下待过,被教育得很好。端王妃脸上的笑容又扩散了几分,夸了几句敬王府准备的嫁妆果然厚实,便跟着李玖一块进了镜桦堂花厅饮茶歇息。

李玖的嫁妆能不好么!敬王妃丰厚的嫁妆全留给她和李璟两人,李玖要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这些年宫里得来的各种赏赐,太后凌后贴的各种首饰,还有一小部分慕辞明里暗里送的各种东西,礼部太常寺准备的公主制的嫁妆,摆出来的这些还不是全部,但一抬抬精致的箱笼和装点实在的盒子,就够众人眼馋一番了。

进了花厅坐下,端王妃就送上了自己的礼,李玖当场打开了雕花盒子就看到里面流光溢彩的两套精致头面,当真是华贵异常。李玖把盒子递给明理收着,就看着端王妃与平湖长公主攀谈起来,一时也有些恍惚。

端王妃与平湖长公主本没有什么交情,但因着端王和靖北侯交情匪浅,两人的关系也跟着亲厚起来。李玖看她两人谈着南方蜀锦谈得兴起,就绕有兴趣地听着,一转眼才看到平湖长公主带来的幺女如絮一脸无趣的模样,忍不住心里一笑。

李玖低声问了一句可是无聊了,如絮当场红了脸颊摇头,李玖也不指望能从她嘴里听到什么有用的言语,直接说了一句表姐带你找个可玩的地方,随即拉着她起身出了花厅。平湖长公主还在专注地和端王妃讨论衣料,压根不曾注意两人离开。

两人又回了潋波院,李玖直接拉着她上楼去了乐室,让她在满屋子的舞衣乐器里待着,看着她呆滞的模样问一句喜欢么。靖北侯的小姐虽然性子软弱但特爱音乐,对琴曲也有独特的见解,现在看见了一屋子的箜篌古琴,只得呆呆地点头。李玖见她喜欢才松了下来,说了一句喜欢就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吧,反正姑母一时也发现不了。

李玖陪着靖北侯家的小姐在乐室待了许久,才寻了个接口离开,吩咐楼里的两个侍女陪着小姐在乐室,这才转身回了镜桦堂招待平湖长公主和端王妃,顺道和长公主一提如絮在她院里。

平湖长公主刚埋怨了两句,就听到前面的声音传平郡王妃来了,当下住了口。李玖赶紧起身去迎接,尚有精神吩咐明艳给花厅两位端来茶点,才疾步往外面迎去。平郡王妃虽然年轻却不是平郡王的原配,平郡王李环开始娶得是前金吾卫上将军卫灵的小女儿,当时也算是皇城著名的爱侣。只是平郡王妃福薄,嫁予平郡王不过一年有余就暴毙而亡,过了些时日平郡王又娶了这位王妃。

当年的事情李玖也是听说了些内情,大约是那平郡王妃不是得了急病,而是因为违背规矩擅自养了波斯那边的妖邪猫种,被猫抓伤了脖子最后凄惨死去的。据说当时平郡王伤心欲绝,还是蒙司天台勾陈大人才得以恢复,另娶了王妃续弦。

这些就算不是陈年旧事也很少有人提起,且那平郡王出身地位,纵然大了李瑛许多也是与帝位无缘,关注他的人自然更少。现在的平郡王妃是靖北侯姐姐的女儿,与平湖长公主也算是亲上加亲。

李玖本和那平郡王妃无甚交际,今日请她来不过是图个彩头,见她一身华妆竟比自己还张扬的模样李玖就禁不住心中不喜,带着淡笑走过去迎平郡王妃入门,热情地喊着三嫂把人往花厅带去。平郡王妃粗略地扫了几眼满院子的嫁妆,这才笑着回应了几句,大致是些应景的讨巧言语。

敬王府九郡主添妆,来的自然都是皇城里有名声的勋贵夫人,有的是敬王妃手帕交,有的则是慕名而来凑热闹的,绕是如此皇城里大半的勋贵夫人还是赶来添妆。甚至有的出阁好友,听闻她要出阁也忙不迭地送来礼物。

勋贵夫人见惯了太多的好东西,眼睛自然要比一般人毒了许多,看着那装点精致的箱笼抬出来的阵仗,还有彩纸包裹的瓦楞青砖,各式奇巧的家具摆件,妆奁里塞得满满当当快要溢出来的金翠首饰,样样都是一般时候看不到的好东西。为了这番李玖可是受了好些调笑,勋贵夫人言谈间又说起年前宁王府的小孙女的嫁仪,都止不住偷偷笑言岂能和今上最爱的九郡主相提并论

宁王是高宗的异母兄弟,为人风流懦弱封王后向来不得高宗的喜爱,在皇城里又是惯常惹是生非的主顾。现在的宁王又是个扶不上墙的人,今上前几年指派他往东南平海寇,不想他到了琉州见了海寇就吓得不行当日就要写折子回来,圣上气得当场摔了折子,大骂哪里还有一点儿草原民族的习气。棠朝皇族李氏,二百多年前却是草原民族迁徙中原时的一族,即便做了二百多年的皇族骨子里还带着草原的剽悍习气,故而皇族里也多出猛将帅才。宁王这般作为可算是把皇族的脸丢干净了,所以自此后宁王府就一再衰落。

宁王府的小孙女出嫁的时候,宁王妃咬着牙准备了一全抬的嫁妆给她,不愿让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女丢了颜面。可勋贵夫人们的眼睛毒着呢,一眼就瞧出哪几个箱笼里没有实货,尽是些占地方的笨重玩意儿,这事到了现在也是一个笑话,想起来就挂在嘴边说两句。

宁王府的小孙女李玖也认得,只是因为年岁问题没有过深的交情,只晓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惜被宁王府世子许给了一个武将做填房,现在那武将已经出去戍边,也不知道她在婆家的日子如何。李玖虽然和宁王府的交情不深,看着诸位勋贵夫人在宁王妃未来时议论纷纷心里也压着火气,正想找个理由出去透气的时候,前院里就传来了宫人特有的嗓音,惹得众夫人都站起来。

全福笑盈盈地把传旨宫人往里面带,一边李玖已经领着众人出来,在二迎门里跪接圣旨。

那传旨宫人是信和殿司公公收的徒弟,李玖在信和殿也见过他几次,和司薄差不多的敦实身材白胖的脸上挂着笑,每次见了她都是笑盈盈地行礼说一句郡主来了。这时传旨来的就是宫里太后和后妃的赏赐,说不得还有圣上记起特意准备的东西。诸位勋贵夫人都跪在一边,眼睛偷瞄着传旨宫人身后抬出来的箱子,猜着宫里会准备什么样的厚礼。

敬王妃就是自小养在太后身边的侄女,敬王府的九郡主九岁后也是养在慈安殿,太后自然不会亏待了自己看大的孙女,这宫里赐下的里想来也要比普通郡主出嫁重几分。何况昔日皇城里在贵族门阀传的沸沸扬扬的敬王妃与今上的私情,没人明说但也私下议论过九郡主会不会该是九公主,加上今上对李玖不一般的爱重,自然也是她们的谈资。

传旨宫人展开那玉雕蟠龙的两轴,绣着精致龙纹的绢帛上是礼部尚书写下的礼单,宫人说了几句惯例的话,直接念起了礼单。

“太后赐九郡主,金雕凤凰两只,玻璃种翡翠头面三套,五彩嵌宝琉璃簪一支,白玉朝云步摇一对,金珠妆缎十匹,蜀锦七匹……上赐九郡主,玛瑙貔貅雕一座,五尺半红玉珊瑚雕一座,玉雕礼器一套,玉如意一对,金如意两对,半尺白玉弥勒佛一尊,五彩金凤嫁衣一身,七珠凤冠一顶……”

宫人们抬进来的东西一一打开,寻了一处正对着勋贵夫人的空地搁置,金银珠玉的璨光直晃得勋贵夫人睁不开眼。传旨宫人念完了长长的礼单,这才松了一口气合起御旨,走了两步交在李玖手里,一手就去搀起她。

“奴婢恭喜九郡主大喜,您快起身吧!”

李玖执着圣旨又行了半礼,这才在传旨宫人的搀扶下起身,听了他的话也没有多大触动,笑着回了一句有劳公公了。传旨宫人不仅是司公公收的徒弟,还和司公公同姓,只是为了区分李玖一直唤的是小司公公。小司公公笑呵呵地摇头,又说了几句宫里太后和三公主让带来的话,约摸是李玖大喜不便现身,请她过几日进宫多待一会儿之类的。李玖应了,转身唤起全福招待宫人。

全福并梁梅嬷嬷一起把宫人招待去了一旁的院子,早备下了茶水茶点和赏钱,全福领着一行宫人往旁边院子去,梁梅嬷嬷挨个一人一份赏钱。

此刻镜桦堂的勋贵夫人早直了眼,对着宫里赐下的奇珍异宝目不暇接,连平湖长公主的目光都有些直愣愣的,瞧着倒是颇为好笑。宗室女儿成亲自然都有宫里的赏赐,可赐给敬王府郡主的礼也太重了一些吧,这份例分明是公主出嫁才有的规制,纵然敬王深得圣心戍边有功,或是李玖深得今上太后喜欢也不该这样。想着勋贵夫人的想法又转了几圈,心说那皇城里的传言莫不是真的,那就难怪了圣上赐下的东西了。

棠朝规制,五彩金凤嫁衣是皇族出嫁才能穿着的服饰,那七珠凤冠只有公主出嫁时才能用的,皇后出嫁是九珠凤冠和五彩金凤嫁衣,郡主出嫁时该是五珠凤冠和五彩金凤嫁衣,至于县主或乡君出嫁那是连五彩金凤嫁衣都穿不得,只能穿戴一般贵族所用的凤冠霞帔。现在九郡主出嫁,宫里按着公主的规制准备的嫁衣和赏赐,无端端地显出几位勋贵夫人带来的添妆轻了。

倒是平湖长公主惊愕之后就是坦然,反正在宫里她也见惯了李玖受各种过高规制的赏赐,干脆平静地起身赞赏了几句那座半人高的红玉珊瑚雕。棠朝原本不重视海防,海货自来是稀缺的东西。直到高宗时期海寇侵犯就要攻到闵琼两州,这才派了祖籍靠海的慕府老太爷慕长丰前去抵抗海寇。慕府老太爷一举把倭寇赶出了琉州,划定了棠朝海上的疆域,又重编了海军和军船,把棠朝海域整理得干干净净才回了皇城。棠朝海防巩固后海货才多了起来,国政的收入也多了一项,可宫里赐下的这座红玉珊瑚雕仍是不可多得的东西。

端王妃见了李玖和平湖长公主相谈甚欢,也是赶紧凑过来,夸起离得最近的一尊白玉弥勒佛像。细腻光润的羊脂玉雕出的佛像大约半尺,侧卧着安放在檀木的雕花匣子里,匣子内侧还有精致的荷花图样,瞧着就不是凡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