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祈祷 > 第二十四章 参加钢琴初赛

第二十四章 参加钢琴初赛

三十号下班之后,我就直奔方家。哲华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呢?可是当见到他,我又有些不敢问了。和往常一样,吃过晚饭,我、方伯伯、方妈妈边看电视边断断续续地聊着天。哲华则静坐在一旁。

眼看天色已晚,我也该走了,可哲华却似乎没有告诉我答案的意思。我站起来,大声说:“我要走了。”我希望我的大声能够提醒到他。

“我送你下楼。”方伯伯也跟着站了起来。

我们朝门口走去,我回头,哲华静坐在那儿没有动。我扭开门锁,也罢,不参加就不参加吧。他现在这个样子就已经很好了,不能再得寸进尺了。我打开门,抬起一只脚跨出门槛。

“迎蓝!”

我浑身一颤,赶快收回那只迈出去的脚,回头,哲华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里,脸平对着我的方向。

“报名需要什么手续吗?”他问,声音平稳,吐字清楚。

“你要参加?”

“嗯!”

“你确定?”

“嗯!”

这一瞬间,我真想冲过去紧紧地抱住他,他怎么会这样把握时刻?他也学会折磨人了吗?也懂得怎样给人于揪心的惊喜了吗?

“你放心,只要你愿意参加,你只管选曲目,好好练习,等待比赛,至于报名的事,我全权代理!我——就是你的经纪人,如何?”

方妈妈笑起来,“对,迎蓝做你的经纪人,爸爸做你的后盾,而我自然就是你的衣食管家啰!”

一时间,气氛热烈起来,我们三人站在那里,你一言我一句地谈论开来。半小时之后,我才重新迈出门槛,离开方家。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匆匆去了大赛报名处。我诚恳地告知了方哲华的情况,他们惊奇、震撼,当然也失了主意,不知是拒绝还是允许,我不报名不罢休地执着让他们十分为难,最后求助了这次首席评委王晓声——本市赫赫有名的钢琴资深老师。最后商讨的结果是——音乐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没有理由因为身体的缺陷就将其拒之门外——哲华报上了名。

离比赛的日子还有整整二十八天。其实,我对哲华的演奏一点都不担心,只要他选好曲目,练习几天就绝没问题。我担心的是他的心态,他真的准备好了吗?他真的能若无其事地走上演奏台,抬起手臂,尽情地演奏吗?如弹给我一人听一样?

我几乎天天下班后就直奔方家,更频繁地带哲华出去。我希望他能适应人多的地方和气氛。我们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广场,那里有音乐,有人群,是所有年龄段的人聚集娱乐活动的地方,热闹非凡。

“我带你跳交谊舞,好吗?”

哲华迟疑着。

“来吧!”我将他的左手拉过来围在我的背上,再轻握他的右手,“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移动脚步,来,跟着我,后退,一、二、三,转……”

他的脚步轻松自如,音乐节奏把握得准确无误。

“哲华,你简直天生就会跳嘛,根本不用教!”我低声惊呼。

他不答,微微笑一下。望着他平静的脸庞,宽广的肩膀,我突然觉得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他完全可以面对。那我该帮他什么呢?

我回了一趟公司,到比赛厅去看了一下,然后找到办公室主任,因为是熟识的同事,再加上告知哲华的情况,便顺利地请求到让哲华提前几天到赛场熟悉的机会。

比赛的前一天,方妈妈找到我,无比担心,“迎蓝,哲华可以吗?明天就要比赛了,他准备好了吗?你这两天一直带他出去在做什么?”

我笑,“保密!”

“真的可以?”

“您就放心吧!明天您就安心地坐在下面为哲华鼓掌加油,他一定会给您一个天大的惊喜!”

“是吗?”方妈妈见我信心十足的样子,才松了口气。

比赛定在上午的八点半。八点参赛者及家属进场,八点十五分评委进场,十五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比赛暂定三天,二十八号青年组,二十九号少年组,三十号儿童组。哲华的比赛就在第一天。

比赛的顺序当场抽签决定。哲华执意让我抽,抽的时候,手心都出汗了,打开看,是个大大的“九”字。一共二十个人参加,这个编号居中,这就意味着哲华可能是上午的最后一个上场,也许是下午的第一个。我只怨自己手气不好,不该抽的,哲华却说他的吉祥数字正是九。方伯伯和方妈妈也连连点头,说哲华出生在九月,九个月大时会叫爸爸、妈妈,九岁时首次参加钢琴考级便一次通过……我突然记起,今年三月的九号,正是我与哲华相识的日子,不觉暗暗欢喜。但是,我还是紧张,比我自己上场比赛都紧张。

主持人将评委一一介绍之后,再将比赛顺序与参赛者的姓名确定了一下之后,便宣告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白白净净、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她脚步轻盈,状态良好,一点紧张的样儿都看不出来。她坐定之后,双臂放松地垂在双膝上,看得出基本功不错,该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比赛会场静寂无声,方妈妈紧挨着我,方伯伯双手抱肘,哲华呢?我转头望去,自从圣诞节我摘掉他的眼镜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再戴过。此刻,他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眼睛平对着前方,我忍不住去握他的手。那只手温暖如春,他动一下,回握住我,并不放开。我任他握着,心中暖意盎然,也不再如先前般紧张了。是啊!紧张什么呢?哲华能到这里来,不管能不能进入复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坐在这里,坐在热爱音乐的人群当中,这就足够了!

和我所料的没错,哲华是今天上午最后的一名参赛选手。当第八号选手上场,念到哲华名字让他准备的时候,我站了起来,带着哲华出了比赛厅。方妈妈在后面眼巴巴地望着我们,脸上除了担心,还是担心。

外面的空气好多了,虽冷却更让人清醒。

“哲华,准备好了吗?”我问。

他点头,神情格外地泰然自若:“别担心!我不会紧张,因为我走到哪里都是黑暗,我看不见评委的脸,看不见任何人的表情,所以,我并不紧张!”

我有种错觉,好象上场比赛的是我,而他在为我打气加油。

厅内琴声停止,八号选手已经弹完了,主持人正在报他所得的分数。我挽住哲华的胳膊,走到门口。主持人在念哲华的名字,我放开了手。哲华迈开了第一步,我在心中默念:“一、二、三……十六,站定,鞠躬,左侧45度,一,二,三,左挎一步,站定,坐下。”

随着我的默念,哲华一一完成,动作虽然缓慢,却正确无误。

我看见评委们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纷纷看一下参赛表格,再看一下从容不迫、已稳稳坐在琴凳上的哲华,惊诧和疑惑写满了他们的脸,特别是那位权威的王晓声老师。

我回到坐位上,方妈妈忍不住搂住我的肩膀,她的眼圈变得通红。

我窃语:“我说过会给您一个天大的惊喜!”

方妈妈使劲地点头,方伯伯也望向我,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喜悦。我伸出手指指哲华,示意他们别望着我了,该望的是哲华。因为他的手臂抬起,第一个音符已经悄然而出了。

按照比赛细则,要连续演奏三首曲子,第一首要求相当于莫斯科夫斯基程度的练习曲;第二首是古典奏鸣曲的快板乐章一首,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克董门蒂的作品中选择;第三首属自由选择曲目,不加限制。

哲华选的曲目都有相当的难度,第一首是莫什科夫斯基的《练习曲15首》中的最后一首;第二首是贝多芬的f小调作品op.57《热情》,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根本弹不下来;第三首自由选曲哲华选的是《少女的祈祷》,他虽没有说为什么选它,但是我心中却暗自欢喜,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

哲华的演奏在我看来近乎于完美,真的如他所说,他一点也不紧张,他的旁若无人、他的凝神专注、他的收放自如,都在证明着这一点。我已无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我的心境,我的精神无比亢奋,恨不能高声呐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看吧!这就是方哲华——钢琴王国里的王子!”

我很想去看评委们的表情,可是,我坐的位置限制了我,我只能看到他们的后脑勺。他们是否正在震惊,震惊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居然还隐藏着这样一颗鲜为人知的绝世明珠?

上午的比赛就在哲华的《少女的祈祷》中结束。当哲华的分数报出来的时候,我从椅子上霍然而起。9.8分,这是目前的最高分!我、方伯伯、方妈妈几乎同时奔到哲华的身边。方妈妈一把拉住哲华的手,连搂带抱地将哲华扶了起来。

“好样的!哲华!”方伯伯拍拍哲华的肩,眼睛湿润。

“哲儿,我的好哲儿,我就知道你行!”方妈妈泪流满面,她紧挽着儿子的臂膀,“走,我们回家!我们要好好庆祝一下!”

我低头拭去已流到唇边的泪水,悄然跟在后面。突然,我听见后面有人在叫:

“方哲华,请留步!”

我回头,竟然是王晓声老师。

他走过来,盯着哲华,更准确地说,是盯着哲华的眼睛。他说:“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弹琴了吗?”

哲华点头。

“八岁开始学的!”方妈妈在旁代答。

“哦!基本功不错,收放自如,情感把握得也很好!不错!下午过来听比赛结果吧!”说完,对方伯伯、方妈妈及我点了一下头,便大步离去。

望着他的背影,我一阵狂喜。哲华,哲华的演奏得到王晓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这就充分表明,进入决赛是铁定的了。最重要的是,哲华的音乐前景在我的眼里变得更加的清晰和明朗,我似乎看见了一颗乐坛新星正在冉冉升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果然不出所料,哲华以最高分数晋级,进入复赛。复赛地点定在省城,时间暂定为三月中旬。

当天晚上的方家,简直有些沸腾了,方伯伯破例喝了很多酒,有了些醉意。方妈妈则不停地笑,那是一种久违的幸福而欢欣的笑。哲华虽然还是那般安静,但是他的脸上流动着光彩,冷漠、孤独、黑暗已经离他远去。

当我们吃罢饭,围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哲华悄然地离开了客厅,然后我听到了琴声和他的歌声,是那首我写词他谱曲的歌。方妈妈拉住我的手,我们一起倾听那首歌。

她说:“迎蓝!你做到了,哲华他变了,这都是因为你!迎蓝,方妈妈真的真的好感激你!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我们……我们该怎么样谢你呢?”

我摇头,脸上笑着,眼里却盈满泪水。方妈妈坐过来,紧紧搂住我,她也在哭,那是喜极而泣。

那晚,我回去得很晚,方伯伯因为喝多了的关系,早早睡下了,是方妈妈送我下的楼。在楼梯转弯的时候,我回头看见哲华竟然站在门口,高大挺拔,由于他背着屋内的灯光,楼道里灯光又太暗,我没能看清他的表情。他也在感激我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