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大世风云 > 第七十五章 上钩

第七十五章 上钩

信的内容大致就是:这山上大营统帅将军陈睿是我楚二皇子登临皇位之路上一个巨大的阻碍,让本殿下恨不生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除之而后快,但是这个人又极其狡猾,让我这些时日都没找到什么好的办法。

不过而今上天终于开眼,把一个绝佳的良机送到了我的眼前,但是想要抓住这个良机,仅凭我一己之力是办不到的,所以特此休书一封,冒昧来寻求谢将军你的帮忙,当然,这对你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除掉他的同时,也把山上困扰将军的大营拔除掉了,这样将军就可一心攻城,继续建功立业。

当然我是不会让将军如意的,但这是后话,除掉我们共同的敌人之后各凭本事。

且不说这些,只要将军愿意帮我,为表感激,我愿以襄州作为回报的礼物送予将军,送予凉国,当然前提是将军能说服凉国国主支持本殿下登临楚国国主大位,不然本殿也无权把襄州割让予凉国。

具体方法如下:

本殿下命山上大营中的偏将贺永昌为内应,和谢将军来个里应外合攻取大营,这样大营必破,到时将军只需把他擒杀便可。

谢武看完之后很想放声大笑,这些个皇子为了皇位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他倒是不太怀疑这封信是假的,至少相比起刚刚那封,他到觉得这封更为可信,因为皇子为了皇位而疯狂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他凉国就有,不论是上一代还是这一代,亦或是上上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发动宫廷政变,甚至引别国为外援也不足为奇。

而且纵观历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为了登上王位,割让土地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求邻国支持的公子不在少数,事后是不是要反悔,还是要疯狂报复,或为明君,或为昏君,全都要看自己了,这种事会不会被唾弃还要看以后的成就,毕竟能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一个君王必备的手段。

不过尽管他不是很怀疑这封信的真假,胜利的机会就好像摆在眼前一样,但是他却不能轻易冒险,因为这关乎着凉国的国运,由不得他谨慎在谨慎。

深吸一口气问道:“你是从安山县城出来的?”

看似在说废话,不过百里火还是认真且从容的点了点头:“正是。”

谢武看向一旁的探马,探马知将军意,摇了摇头。

谢武神色淡淡,毫无变化,看不出心中所想,问道:“先生如何称呼?”

“百里火。”

谢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挥手示意:“带百里先生下去歇息,切不可怠慢了贵客。”

“喏!”

百里火笑着看了谢武一眼,知道他们要商议一番才能做下决定,也不多留,转身跟随左右出去了。

待人已走远,谢武看向那探马问道:“这个百里火不是从安山县城出来的?”

探马也知将军定是有话要问,所以并未出去,闻言回道:“我方监视安山县城的探马并未看到他从城中出入。”

“那他可是从山上大营而来?”谢武再度问道。

探马摇了摇头,说道:“监视大营的探马也并未发现此人的踪迹,他就像在我大营外凭空冒出的一般。”

“刚刚那个楚人呢?”

“也未如此。”

谢武心中有了计较,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其下去。

踪迹飘忽不定,避开了他们的耳目,那自然也能避开楚军的耳目,就是说他们的话,和书信是能信的。

因为若是没有避开他们的耳目,那么自然更不可能避开楚军的耳目,楚军明知而没有阻拦,不是计谋

还能是什么?

至于他是怎么从营里和城里出来的,又是怎么来到大营外的就不是他操心的了,只要他们的话和信能信就行。

不过谢武还是没有轻易做决定,毕竟此战关系重大,由不得他不谨慎在谨慎。

同样把这封信让众将传阅一番,众将看完纷纷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有一雄壮的将军起身拱手说道:“将军,我看这封信做不得伪,可以与之合作。”

这次倒是没人立即站出来反对,只是神色变幻,犹自下不得决定。

闭目沉思的谢武睁开眼睛,心中下了决断,扫视了众将一眼,把众将的神色收入眼中之后,深吸一口气说道:“诸位,我军败不得,可我们也不能空耗兵马钱粮,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楚军山上扎营,和安山县城成掎角之势,让我军无法安心围城而战,一旦围城而战便有两面受敌之风险,实乃我军之大患,所以要想攻破安山县城,必先取其山上大营,但守将陈睿并不因年少而冲动热血,中我围点打援之计,且他又据险而守,我军强攻不得,让我甚为忧扰。”

“若是不能速胜,待楚军援军到来,我国独占襄州,取川蜀之谋划便要落空,需与魏国分食。魏国,虎狼也,若与其分食,我国必占不得好处。”

“所以我意与楚二皇子合作,袭取大营。诸位若有异议即可道来,毕竟此战关乎我凉国之兴衰,不可有丝毫疏漏。”

用兵谨慎只是相对来说谨慎一些,并不是在必胜的情况下才敢用兵,毕竟兵家之事本就是虚虚实实,谁敢轻言料敌于先?不到最后一刻又有谁能料定胜负?

官渡之战袁绍还觉得自己必胜呢,赤壁之战曹操也觉得自己必胜,淝水之战苻坚也是抱着荡平东晋之决心,可是最后他们都败了。

“此乃制胜之良机,切不可错过,将军英明。”

“将军英明,我等无异议。”

谢武看向伍旭,伍旭捋了捋胡须,点了点道:“将军之决断甚好,我军必胜。”

众将意见达成一致,那么接下来也就该商量用兵的事宜了,同时唤来百里火和那楚人,而他们两人见面时那诧异的眼神没有逃过凉军众将,这让凉军众将又对他们所说又深信了几分。

百里火诧异过后眼中闪过怒色,说道:“梁合,你怎会在此?”

梁合眼神闪躲,并未出声。

“莫不是投敌来了?”

梁合闻言恼羞成怒,怒声道:“先生来此不也是来投敌的吗?”

百里火眼闪过凌厉之色:“我来此是为与谢将军寻求合作,除去那陈睿。”

“我来此也是奉命与谢将军寻求合作,替二皇子殿下除去那陈睿。”

百里火气极:“你……”

他们的争吵账内众人听在眼里,心中更是放心,但是还有大事需要商议,而且他们闹翻对凉军也无丝毫好处,所以谢武阻止了他们,说道:“两位不要动怒,不管如何,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百里火还有怒气,不阴不阳的说道:“原来将军早有算计,看来是我们家殿下多此一举了,告辞。”

说完便要转身往外走。

“先生且慢。”谢武阻止,笑呵呵的道:“二皇子怎会是多此一举呢?我凉国就喜欢与二皇子这样聪明睿智的人打交道,麻烦百里先生替我转过二皇子,我凉国愿支持二皇子为楚皇。”

百里火道了声谢,大步出了营帐,谢武则是与梁合商议了一些袭营的细节,都觉得越快越好,于是约定好今晚子时行动。

百里火出了大帐,在众凉军的目光中往安山县城的方向走去,在

进入一处密林中后消失了踪迹。

不久,梁合出来,开始和百里火走的是同一条路,在交差路口时往山上大营的方向而去待身影被山坡躲住了之后,也消失了踪迹。

凉军探马相护望了望,眼中尽是不解之色,回去把这事禀告给了谢武,这正是谢武愿意看到的,所以也就没有多言。而且对于他们忽然消失也未觉得奇怪,江湖中能做到如此的高手并不少,而且他们帐中就有几位将军可以做到。

而此时百里火和梁合赫然在一起,他们旁边还有张宁,是张宁在他们身影脱离凉军视线之际,以轻功把他们带到了这处隐秘之地,所以像是凭空消失在了凉军的眼中。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昭示着结果的美好。

张宁也不拖沓,直接带着他们回到大营,此时大营气氛有些凝重,因为先锋营两千人都被陈睿命秦军控制住了,一个不少。

当贺永昌看到被陈睿羁押的亲信之时,脸上一片死灰。

先锋营中自然有很多人不满,不过也没有什么用,因为此事关乎生死存亡,稍有疏忽便会万劫不复之地,此中若是有凉军探子,亦或是有如贺永昌一样判敌者,那陈睿的谋划反而会被敌方利用,他便有生死之险,所以他是宁杀错不放过。

秦军他自然是信任的,如果秦军中出了奸细,那也只能说这是天命,天命不可违。

但他相信天命还是向着他的,所以坚信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见到张宁等人回来,陈睿急忙把他们迎入中军大帐,同行的还有秦军六位偏将,大帐中,他看向百里火和梁合急急的问道:“怎么样?谢武中计了吗?”

百里火露出淡笑,拱手道:“幸不辱命。”

梁合则是把当时的情景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好!好!此事若成,你们便是头功。”陈睿露出了喜色,说道。

“末将不敢,头功当属公子。”

百里火和梁合都是秦军中的偏将,是陈睿让杜归等人挑选两个机灵的人时,他们便被选中了。

陈睿也没有多说,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吩咐道:“杜归,”

“末将在。”杜归大声道,在得知陈睿谋划,见到他雷霆手段的那一刻,他的轻视之心便随风飘散了,有的只是敬重。

“待夜幕降临,便帅领两千轻骑藏于密林中,切不可被凉军发现,待我大营火起,便奔袭凉军大营,谨记,如遇凉军,不必与其纠缠,你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烧毁他们的大营,扰乱他们,不是要你杀敌多少。”

“喏!”

“陆瀚,潘明德,”

“末将在。”

“在我大营铺好干柴,洒上火油,准备火箭。”

“喏!”

“长孙炎,彭泽,各领一万兵马埋伏于大营左右侧,待凉军进入大营中射入火箭,用大火烧溃其军心,再把他们合围了,切不可放跑了他们。”

“末将领命!”

“聂毅率其余兵马埋伏于大营后,待火起便率军杀出。”

“喏!”

“梁合为凉军内应,把他们放进大营之后,即逃跑,注意自己的安全。”

“喏!谢公子关心。”

凉军大营,谢武也在下达军令,

“伍旭领五万兵马守卫大营。”

“杜辉率十万大军埋伏于城外的坡谷处,灭其救援之援军,若有机会,可一举杀入城中。”

“其余将士随本帅杀入大营,切不可放跑了一个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