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寻道无尽界海 > 第242章 楼观道

第242章 楼观道

不带一丝杀意,却是最震慑人心的话语,大汉只觉得一股凉气浸入骨髓,自尾椎起寒毛乍竖,连滚带爬地朝寺庙外奔逃。

两人无视大汉,宁海继续向和尚问道:“大师杀心不小,不知可曾杀生否?”

和尚道:“不曾杀生,亦不曾起杀心。”

静默一刻,宁海道:“那不知大师对杀生的看法为何?”

和尚道:“杀生是罪。”

宁海道:“那大师又为何轻易言杀?”

和尚道:“贫僧言杀也是罪,此罪吾担。”

宁海道:“若担不了,那又当如何?”

和尚道:“当舍此身。”

宁海道:“在下曾听言,信佛者讲来世,因而舍身亦是罪?”

和尚道:“佛无来世,信佛者有何来世,佛在心间,举止之间端看己身,舍身何罪?”

宁海躬身道:“多谢大师让在下叨扰几日,宁海告退,不知大师名讳为何?”

和尚道:“贫僧舍岸,施主一路好走。”

再次一礼,宁海转身离去,就在他跨出寺庙大门之时,身后寺庙如镜花水月,沉入天地间。

宁海见此一叹,欲走之时,蓦然发现之前逃出寺庙的大汉已经身死,他身边还站着一个人,一个青衣束发,年近中年模样的男子,一身杀机还未消散,看起来应该是他将大汉所杀。

男子脸上怒意未消,凝视着大汉尸身好一阵,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人在看着自己,那人一身月白长衣,气质若凡间书生,但男子却立马躬身问道:“不知前辈名讳是?”

这世上,喜欢做书生打扮的修行者,还有着书生气质的多半是修为高绝之人,这是男子混了这么多年下的一个结论,所以他凡是看到这种样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态度恳切地道一声前辈再说。

宁海却没料到眼前男子如此乖觉,因此也没找麻烦的心思,他问道:“这大汉与你有何冤仇,竟惹你

如此怨恨?”

男子急忙道来,原来男子是一修行世家的长辈,早年四处游历,回来时却发现一家几百口人被人灭了个满门,妻儿老小、婢女奴仆一个不剩,眼见此等场景的他几欲发狂,之后花了不少功夫才追查到凶手是眼前死去的大汉,从此千里追凶,谁曾想,这大汉机警,每每要追上之时都被其逃脱,好在男子修为确实要高上一筹,因此才没让大汉逃脱。

而就在之前,大汉慌不择路之下逃进寺庙,男子本欲追进去,却无意间看到那十三层高塔,瞬间想起一个传说,于是便不再跟进去,而是好好守在寺庙外,因为他知道大汉绝不可能待多久。

果不其然,机会让他等到,大汉慌忙逃出寺庙的那一刻,就被男子一招结果性命,接着呜呼哀哉,彻底没了生息。

听完之后,宁海瞧了瞧男子,问道:“事实当真如你所言?”

男子连忙点头道:“前辈明鉴,在下不善谎言,所言句句是真!”

心知男子多半话有不实之处,不过谅他所杀之人本也是恶贯满盈之辈,那大汉宁海早就在寺庙里给他算了一卦,可以说,就算没有男子拦路,宁海也好结果了他。

不过男子称述的话中,有一条让他很感兴趣,那就是关于寺庙的消息,于是他问道:“听你的话中之意,想必对那寺庙相当了解,可否与宁某一谈?”

这……

男子迟疑间,一股森冷的气息沁人心脾,透骨凉心,他立马向宁海回道:“前辈,关于那寺庙,在下也是略知一二,曾经听人说,此地有一座身入红尘中的寺庙,只是一直以来只有有缘人才能得见,至于更多的东西,在下就不知道了。”

……

从男子那里得到一些信息后,宁海便独自一人继续上路,其实他已经猜到了,那寺庙应该就是他曾经在天朝打听到的,一道一寺一书院里的玄奘寺,只是其所在的位置却是有些微妙,身在红尘,也就是红尘中无处不在,那之前仿佛幻境一样的场景,真的就只是幻

境?

最让宁海疑惑的,还属寺庙中的舍岸和尚,那独树一帜的修行之路,让他好奇,因为他所学的道理也好,修行理论也好,在舍岸和尚面前通通失效,事实上,舍岸和尚没有任何修行在身的样子,不是如其他人那样装的,而是大大方方地展露自身无修行在身的情况。

但是宁海却能感觉到,自己若出手,只怕下场不会好,这是他在这个世界第一个发现有这种能力之人,其余人不要说与自己敌对,甚至连自己剑识都差之甚远。

那舍岸的修行之路又是如何?当真只是诵经而已?

宁海有感觉,若是他能解开这个谜题,他对修行的认知将会猛地增长一个台阶。

但是可惜,寺庙已经消失,只能等待下次机缘之时再来与舍岸和尚论上一番……

西域直往上,不知多远,同样以游历天下为目的的卒青海,突见紫气东来,如流经天边的星河,朝着西边而去。

卒青海遂调转方向,面朝紫气而去……

长空万里无云,一处独耸大地之上的高山,山中多松柏,紫气绕其间,宛如一副神仙居所的画卷徐徐展开。

卒青海赞叹一声,然后身形一纵,借着紫气汇聚于山顶之上时,钻进山里,一步百丈,不过百十步后,人已至山顶。

山顶上有流水潺潺,一座小巧的道观耸立山间,上书三字——楼观道。

咦?这不是宁海所言的那个楼观道吗?

等等,卒青海此刻才发现,那流水之声,源头竟有一股琴声,急忙寻声而去。

途经楼观道后面小路,水声与琴声渐大,乍然,丛林尽处,一轮瀑布悬挂山涧,一旁有一位老道焚香抚琴,玄色道袍毫不起眼,但卒青海却看出,那整座瀑布居然是琴音所化,丝丝音符自指间流淌,然后从一旁山涧顶部向下落成瀑布,煞是壮观。

卒青海走到道长不远处,席地而坐,也不开口,静静地听着道长弹奏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