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混在乱时空(快穿) > 178、民国妻 4

178、民国妻 4

德国人给的工资高, 但是做事要求很严谨, 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从国外来的,因为干活的人多,那里招厨娘, 雨桐孩子小, 再说给那么多人做饭太累, 吴氏孙氏把孩子扔给了王氏, 跟着丈夫开始早出晚归。

家里除了老两口就剩下雨桐和彩玉两个大人, 眼看着玉米高粱成熟, 家里大小孩子七个, 还有三个奶娃,吴氏的二闺女不过刚两岁, 一周多。孙氏家的儿子刚两周多,王氏再也耐性也不免骂了几句,雨桐只好把自己想出去干活的心思压下, 自己再走家里真的没人了!

张四海倒是没说什么, 孩子们这样辛苦还不是为了家,当即表示, 秋收后不再租地, 家里那些地足够他们忙, 不够的就去买!现在儿子们都赚钱了,每家给的都在上涨,搭上自己产的都够!

秋收张云飞请了几天假,还带了五个东北兵, 张家十亩地很快收拾完,张老汉无比骄傲!儿子出息了!在村上走路都是腰板直直。听到别人夸奖嘴上谦虚心里美。

红薯可以慢慢出,张老汉带着雨桐和彩玉每天一块地,一天两车,慢慢往家倒腾,哥三回来顶着月光也会拉上一车。

等粮食归仓,交了税,菜进了菜窖,张云飞给家里买了一车煤块,上好的煤,有了煤冬天晚上会享些福,不用半夜起来添柴。

最近张云飞经常带人进山打猎,据说那个军长很喜欢钻老林子,回来少不得给家里拿一两只猎物,雨桐收拾完猎物问道“那个张军长会一直住在这边?”

“不会,说是这俩天就要过去,我正想问问你的想法,是跟我一起去东北?还是留在这边?”张云飞把内脏收拾出去道。

“去东北咱们住哪儿?”

“估计是要租房子”

“那边太平不?”

“偶尔和老毛子打一仗,还得防着小日本,说是朝鲜已经被小日本占了,我看那边不如这边踏实,不然你就跟孩子留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没说,有个京城过来的太太,说是在这边养病,带来的人也就那么三四个,这一住就是一年多了,也没见有什么人过来看她。

听说前阵子她家的厨娘走了,正找人呢!那栋房子是三层的别墅,里面房子足有几十间,你要是愿意,等我走了你可以过去,他们人口简单,女人吃的也少。最主要一点,那边都是达官贵人,即使有什么那边最安全,不然我也不会让你带孩子给别人干活!”

“我看是行,就是问问人家愿不愿意我带着阿文阿武,现在两个孩子都大了,不会动不动就哭,尤其阿文,乖得要命!就是阿武喜欢欺负哥哥”

“你看你!从生下来你就偏疼阿文,阿武不抢你还不饿起他来!”

“我们阿文就是招人疼!好了,这个话题扯不清,阿武壮实着呢!现在都能喝米汤吃蛋羹了,你要走就放心走,这两天你就去问问那边,要是行,我们娘三就搬过去”

第二天张云飞带回信让雨桐去见见,现在张云飞来回都是骑着军长府的马,雨桐收拾停当,孩子让彩玉看着,自己被抱上马背,张云飞上去把媳妇拦在怀里,他真舍不得离开,但是又不得不离开。

二人来到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别墅区,这里住的都是曾经或现在有钱有权的主,他们进了大门,来到一座三层洋楼前,院子里花草树木,正中是一座石头建筑起来的洋楼,一排足有七八间,如果双侧就是十五六间,三层就是四五十间。

里面真住着几个人找都不好找,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雨桐看着像是管家模样,“张先生吧!太太在里面等着呢”

“雨桐,这位是刘婶,刘婶,这是我媳妇,娘家复姓诸葛”

“刘婶”雨桐冲女人点点头。

“嗯,进来吧!”刘婶看了一眼雨桐,她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本分的村妇,第一印象就很满意,就要看看太太什么意思了,也要看看做饭的手艺,她们请的是厨娘不是摆设!

雨桐穿的是一身自己改良后的衣裳,不显臃肿拖拉,因为裁剪合体,倒是显得很干练。

三人到了二楼,二楼摆设都是欧洲古典风格,显得很奢华,阳光透过窗户照到红木地板上,靠东一排沙发上做着一位穿着典雅的女子,女子三十左右,眉目清丽,头发盘在脑后,上插一根玉簪。首饰全部选用银丝配帝王绿翡翠,手上一对碧绿玉镯,手白嫩修长,雨桐觉得看到了一位近代带有古典韵味的美女。

“太太,她们到了”刘嫂说完垂手站在一旁。

张云飞给女人敬了一个礼:“冯太太,这位是贱内”

雨桐屈了一下膝:“冯太太好”说完也是垂手站一旁垂下眼皮。

半天就听女人道:“顾秘书已经跟我说了,我这里的活很简单,就是每日三餐,我吃的随意,没什么挑嘴的,一楼刘嫂和玉琴住着,你随便挑一间。听顾秘书说你还有两个儿子,只要不闹腾带没什么!我喜静,没我的允许不要到二楼以上”

这是被录用了?“谢谢太太,我会管住他们”雨桐道。

雨桐坐在马背上心里高兴,张云飞心情郁闷,用手紧紧搂了一下媳妇:“你就这么高兴离开我?”

“哪是我离开你!分明是你先要离开我”雨桐嘴硬。

张云飞看四下无人,狠狠咬住雨桐的嘴巴,吻下去,霸道地让雨桐差点窒息,好久才被放开:“记住我的话,你是我的女人,等我走了要天天想着我”

雨桐想骂人!人都走了还让自己想着!“快走吧!回去跟爹娘说一声”

两口子决定好的事,张四海和王氏没说什么,家里突然要走好几口人,怪冷清的。雨桐简单收拾了一下,主要是儿子的东西多,让张四海找来村里的木匠做了一辆小推车,这样出门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走。

两个孩子已经五个多月,在车里咿咿呀呀说个不停,手脚比划。两天后,娘三被张四海用车送到别墅,玉琴是个手脚勤快的女孩,“嫂子,你要哪间?我帮你收拾”

雨桐大致打量了一下一楼,正中间是一个大厅,靠北是一个楼梯通向二楼,左右中间通道,两边开房间,左侧阳面主人,阴面储物或杂物。右侧阴面厨房卫生间洗衣间、储藏间。阳面一排三间住室和一个餐厅,其余都空着。

自己过来做厨娘,就要离厨房近:“我就住餐厅隔壁吧!做饭还省事,孩子去厕所也方便”雨桐转一圈后道。

“好啊,你家儿子可真可爱!”玉琴在两个包子脸上摸了一把,阿文咧嘴笑笑,阿武怒目,小手挥舞,逗得玉琴咯咯笑。

屋里是一张木床,角落一个衣柜,一张小桌,靠边是一组很奇异的铸铁暖气片,现在已经有了暖气吗?看到雨桐惊愕的样子,玉琴道:“这是当年建楼时老爷从国外进来的,连工人都是外国来的”

“哦!咱们房子后面就是锅炉房吗?谁烧锅炉?”

“嫂子还真有见识!后面的小房子是锅炉房,冬天就看门的刘叔烧,平时采买也是刘叔,刘叔就是刘婶的丈夫”玉琴道。

雨桐明白,屋子很快收拾出来,被褥是刘嫂找来的,里外全是细棉布,两个孩子被抱上床,啊啊的叫着表示高兴。孩子马上就要会爬,雨桐对跟来张四海道:“爹,回头让张木匠再给我打一张小木床,就是带栏杆的那种,我怕孩子摔下来”

“好,等打好了我给你送过来,有什么事就往家里捎个信”

等张四海走后,刘婶下来说了太太的喜好,和他们平时吃什么?多少的量,“太太胃口不是很好,你尽心做就是,不要多,但也不用舍不得花钱,需要什么让我家男人买,买不来的还可以让京城那边捎过来,这边住的贵人多,时常会派人去京城采买,不过现在天冷了,留下的人太少”刘婶越说越低,露出一种无奈的神情。

“刘婶,这样吧,现在不是还没上冻嘛,我列一个单子,尽量把需要的东西准备出来,真下雪了咱们也不用再出去了”雨桐道。

“那就最好,看来你是个有成算的,希望你做的饭和太太胃口”

“太太是燕京人吗?各地喜好不同,就像人们常说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知道太太在哪里长大的饭菜就好做”

刘婶很惊讶“你会做各地的饭菜?”

“哪里?我就会做几样小吃,我的老家是安徽人,逃荒过来的,一路上见识的多了一点,也顺便学了几样”

“那真是太好了!没想到我们遇巧了!太太是浙江人,早年随老爷经商来到燕京,后来就在燕京安了家”

“那我就知道了,杭州的小笼包我还是会做的,改天给你们做做”

“那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到了这里还能吃上小龙包”刘婶明显心情很好。雨桐去厨房和储藏室看了看,厨房很干净,有大小两个灶,还有两个炉子,有一道小门与外面相同,打开那边是锅炉房,炉子灶上需要的柴煤都是从那边弄来的。

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储藏间摆放的很整齐,米面粮油干货调味品很齐全。雨桐检查后,刘婶告诉她,下面还有一个地下室,地下室开口就在储藏间边上,里面也有东西。大部分是冬储的白菜、萝卜、腊肉等还有部分海鲜制品。

雨桐回来列了一个单子,要了需要的和准备出来的东西,看到早上刘叔买了海鲜和蔬菜,时间有些紧,就做了芙蓉虾仁,辣肉炒笋片,烧茄子,给两个孩子蒸了蛋羹,他们几个炖了一锅鱼,炒了白菜大虾,闷上一锅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