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死城,七十七天 > 第135章 死城里的逆行者

第135章 死城里的逆行者

陈歌静静地看着睡着的乔安,很久才转身出去。

走出这间房,来到大厅,便看到赵曼婷正有点犹豫地往这边走着。

一眼看到突然出现的陈歌,她便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陈……先生”,她语气微有迟疑地说,“请问你,可以给李教授安排一间实验室吗?我们可能需要在这里打扰几天。”

陈歌停下脚步看着她,暂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却突然问,“你们,是从城外安全区进来的吗?”

赵曼婷愣了愣,回答说,“是的。”

陈歌追问,“为什么要进来?”

“是李教授主动要求进来,”赵曼婷回答这个问题时,表情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丝敬意,“他需要近距离观察感染者,取样研究,找出解决这次灾难的办法。我们几个,是志愿者,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陈歌沉默了一下,心中对那个老人倒也生出了一些敬意,毕竟,在这种规模,这种形式的灾难下,愿意来做这个“逆行者”的人,多少是有些伟大的。

陈歌又问,“情况,是不是很严重。”

赵曼婷懂他的意思,微微叹了口气,“我不知道用严重来形容还恰不恰当,总之,用李教授的话可以回答你。——史无前例,有亡种灭族之忧。”

她顿了顿,似乎回忆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说,“我们进来的时候,军方最新统计数据,感染者和幸存者的比例,大约已经到了二十比一,并且还在扩大差距。可以实话告诉你,我们,没有力量组织救援,也不敢组织救援。”

“我们这几个人孤军深入,不是为了救出城内的幸存者,而是为了帮助李教授,找到答桉,保留安全区那些还活着的……人类火种,这里,已经被判定为一座——死城……”

陈歌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能进来,我们可以出去吗?”

赵曼婷默然低着头,片刻才说,“不可以了。除非,李教授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桉,病毒特性,传染源,传染路径……否则,你们出不去,我们……也没准备出去。”

陈歌有些意外地看着她,“所以……你们其实属于……敢死队?”

赵曼婷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陈歌没有再问更多的问题了,他默默转身,“跟我来吧,靠窗有一间屋子,光线比较好,适合做实验室。”

……

这天的第一顿饭便已经是晚饭了。没了乔安这双巧手,一帮女孩子们才发现要做几十个人的饭,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好在需要加工的食物本来也不多,把饭蒸熟,煎点火腿腊肉撒点辣椒粉孜然,再弄点面食,好歹也是热腾腾的一顿饭。

吃饭之前,陈歌还是派人礼貌地去邀请了李教授团队的这几个“不合群”的人,那几个人开始表示了婉拒,但是李教授却很高兴的接受了邀请,兴致勃勃地就过来了。

——那几个便也只好跟了过来。

“很丰盛啊,”李北河有点激动地搓着手,看到一大圈人都在看着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了,“那,我就不客气了?”“您随意,不用客气。”小舞笑容端庄地请几个人落座,感觉像是恢复了在皇庭大酒店的职位。

几十个人一起吃饭,气氛还是挺热闹的。

李北河夹了块腊肉放嘴里慢慢地嚼着,然后轻轻了点了点头,“都好多天没有吃饭的感觉了,真是,让人怀念……嗯?你们不赶紧尝尝吗,你们也跟我一样,都多久没摸过快子了。”

李北河向赵远几人点了点快子。

于是那几个人也有点不自在地拿了快子,象征性地尝了尝,不过吃到嘴里之后,几人倒也确实觉得,这种“吃饭”的感觉是真的久违了。

一边的方可可一直在好奇地打量他们,这时候忍不住问,“你们最近都没有吃饭吗?那你们是吃的什么呢?”

赵曼婷看了看这个相貌讨喜的女孩子,微微笑了笑,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盒子,打开给她看了一眼。

几个女孩子都好奇地凑了过来,便看到盒子里躺着的一些胶囊状的颗粒。方可可不由好奇地瞪大了眼睛,“你们吃的这个?这是什么,像药。”

“这就是我们的主要食物,”赵曼婷微微一笑,把盒子收起来说,“最新产品,能量胶囊,别看它小,吃一颗顶一顿。”

“这么神奇!”方可可十分惊讶,“可是,这么小一颗,这能吃饱吗?”

“呵呵,典型的吃不饱,饿不死,制造饱腹感,提供基本能量,”李北河摇摇头,笑着说,“这种产品就是用来应急救命的,长时间当食物,我这把年纪可吃不消了,还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能量要健康可靠啊。”

赵曼婷不禁笑着摇头,“教授,你怎么可以否定自己的研究成果。”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李北河自嘲地笑了,“我研究的东西多了,没几样是我自己想吃的,哈哈哈。”

“哇,原来是李教授发明的呀,真了不起,”方可可很崇拜地看着李北河,一副小粉丝的情状,“听说您是为了解开病毒的谜题,主动进的感染城区,您果然和新闻里面说的一样伟大。”

陈歌心里牵挂着睡美人乔安,随便吃了几口便离开的饭桌,并没有在意他们聊的什么话题。

“有什么伟大不伟大的,我都一把年纪了,尽自己的一点力而已,”李北河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陈歌的背影,然后又注视了一下围绕着餐桌的一大圈人,“你们才是最不容易的,在感染区孤军奋战存活到现在,很了不起。其实我挺好奇,已经个多月了,你们是怎么存活下来的,是一直呆在这里的吗?”

听了这个问题,在座的一半点头,一半摇头。

点头的自然是刚从对面过来的这支队伍。

但李北河其实更关注摇头的这些人。

他问这个问题,并不是随意聊天,而是带着目的的。

他想找一些跟感染者接触更多的人来了解情况,以便于自己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