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灭晋 > 第二十一回 沛国(上)

第二十一回 沛国(上)

延康元年六月瘐午,魏王曹丕率军南下巡查,随行之将有华歆、王朗、钟繇、贾诩,程昱等一般文臣,亦有张辽、曹仁、曹洪、徐晃、曹真、曹休、夏侯尚等武将。(手打)

而南巡之首站则是曹氏与夏侯氏的发家之地——沛国谯县。曹氏、夏侯氏即为谯县中最为鼎盛的二个大族,互相通婚,同声连气。

曹仁、曹洪等虽为同太祖开基立业的老臣,曹丕待之,虽尊崇至极,然,到底少了些亲热。此番曹氏与夏侯氏大规模的衣锦还乡,分了几批。

曹丕自然为最后,虎卫军贴身,大军随行;曹仁、洪等,居中缓缓而行,算为策应。

而新锐曹真、曹休、夏侯尚等则是率先带领虎豹骑前往沛国,安排沿路具体事宜。

夏侯玄则随在父亲身边,并以年少难以照料为由,与父亲好求歹求半天,才将萱儿带在军中,惹得夏侯徽又极是不满。(注①)

……

邺城前往沛国的官道上,大军缓缓而行,官道两边皆是大片的树林,麦田;随处可见的农舍,虽不见奢华,倒也敦实;农夫们与自己的田里捣弄,见了兵马而来,也不惊慌,只淡淡的望了一眼,便拉了拉看的目瞪口呆的妻儿,继续工作了。

显然的,这里的人富足殷实,太平日久,一片繁荣,已忘刀戈。曹休拉了拉马缰,颇为自豪道:“我思及我等随先王征战时,未及弱冠,而我之记忆中,这里是饿殍遍野,万物萧条,孰不料,不过几十年,竟繁荣至此,真不枉了我等在前方那么舍命搏杀。”

曹真捋捋胡须,笑道:“我大汉能有今日之繁华,实赖先王屯田之术,王之恩德,遍布四海啊。”

夏侯尚极为崇拜曹操,本想接着曹真言语,继续下去,只是想起儿子昨日偷偷告诉自己之事,眉头掠过一丝忧虑,就没有回答,只是微微颔首,当做同意。

这一丝动作,却没逃过夏侯玄眼睛,自从自己昨日把担忧士族不支持曹丕的担忧告诉了父亲后,他便一直眉头紧锁,苦思对策。

世家大族当政随着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已成为未来中国的必行趋势,曹操父亲为宦官,虽然与士大夫阶层关系处理的较好,可是到底是个阉人,为典型的寒族。

因而,曹氏当政一直是被大多数世家大族所不齿的,只不过曹操威势太强,才得以震慑住。如今,曹操一死,曹丕威信不足,又急着下豫州,直奔许昌,到底,就是急不可耐想做周武王了,然而,这其中却伴随着一定的危险,若是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事必危急。

夏侯玄策马向前,挨近父亲,劝慰道:“父亲无需如此担忧,也许是孩儿多虑了也不定。”

夏侯尚眉头紧锁,低沉道:“玄儿你虽聪颖,然到底年轻,有些事情,好比头痛,必不能直接医首,而得从旁侧撬之。可关键是这旁侧之地,却是不容易找的出来的。”

夏侯玄呵呵一笑,不在言此,转而道:“父亲,前面就是沛国治所相县了。我等是直接绕过去谯县,还是如何?”

夏侯尚一笑,摇摇头,道:“绕过?呵呵,玄儿,这里才是我们此行之决战之地啊!玄儿你怎道理得通彻,一到具体事宜上来,便如此幼稚至极?”

夏侯玄撇撇嘴,嘴上不好回答,心里却在嘀咕:我一个穿越者什么都不知道,就凭历史知识在混,我容易吗我。

夏侯尚见儿子很是委屈,不忍继续他,便拨马至曹真马边,与其并马而行,道:“子丹,我等将兵马驻于何地妥当?”

曹真想来尊敬夏侯尚,便问道:“伯仁所见如何?”尚答曰:“依我所见,还是将兵马屯于城外十里吧。”

曹真面露疑惑,还未待他回答,却见曹休面红耳赤,抢先道:“伯仁此为何意?我等兵马至邺城来,风餐露宿,鞍马劳顿,今至家乡,尚不得入城休整耶?”

曹真虽不懂夏侯尚意思,然对于曹休如此急躁亦是反感,便喝道:“文烈,你怎生如此暴躁。”

曹休性情耿直,不好意思挠挠头,放缓语气道:“伯仁,我过急了,你莫见怪,只是,我实不明白。”

夏侯尚不以为意的一笑,当做原谅的表示,继而道:“文烈,我来问你,你可知沛国各大家大族中,势力最为巨厚的是哪家?”

曹休不以为然一笑,颇为自豪道:“自然为你我之夏侯氏、曹氏。伯仁你问这个问题是何意?”

夏侯尚却是摆摆手,道:“除开你我两家,只算这于沛国本土根基最深厚者。”

曹休老脸一红,讪讪一笑,道:“我实不知。”尚答曰:“据我之调查,眼下于沛国的上话者,除开世代经营,历经八世的沛王,还有便是经商巨富的齐家。”

曹休不以为然道:“此等蝼蚁,算的上什么,若是他们存在歹心,不带伯仁、子丹动手,我即剪除之。”

夏侯尚无奈一笑,虽痛恨于曹休的思路简单,不懂政事,却也只得解释道:“天下世家大族如此之多,我等虽跟随殿下执掌神器,然而,帝国之赋税,粮农,草木,行军作战之兵器、马匹,多多少少,都得倚仗之。更为重要的,他们这些人手中掌握了多少我等倚之为生命的土地,民众。在这一处,我等杀之,易如反掌,可是,文烈,你想过没有,那样就会使殿下失了天下士族之心啊。”

曹休也不愚笨,只是为武将,喜欢大开大合厮杀,对于政事,却是荒废了的,如今被这么一,焉能不明白其中利害。直被得冷汗直流,他颤声道:“若非伯仁,我险些坏了殿下大事。”

曹休冷静下来,想了一会儿,有些疑惑,但是由于屡次被夏侯尚斥责,又有些犹豫,思了许久,一咬牙,问道:“伯仁,你刚才所之事,干着我等驻兵城内何事了?”

曹真在旁边听二人了许久,见的夏侯尚睿智谨慎,曹休虚心请教,倒也开心,突然见得曹休问如此笨的一问题,不禁无语,与夏侯尚相视一笑,纵马而去。不予解释。

夏侯尚呵呵一笑,亦提快马速而去,只留的曹休在后面疑惑万千,急道:“哎!伯仁,子丹,你什么意思…怎么不回答,也太不讲义气了吧。”

夏侯玄在一旁直乐,想到这曹休果然是一根筋,可别看他在政事上如此愚笨,但是与作战却着着实实为一大天才,当然如曹彰一般,仅限于冲锋陷阵,后来,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大败,不久因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而失败的原因,就是轻信他人之言,以至于孤军深入,友军照应不得。

曹休瞥见见夏侯玄乐不可支,感觉在辈面前丢了面子,不由有些恼怒,便虎眼一瞪,喝道:“笑什么!很好笑吗!”

夏侯玄强忍住笑意,笑道:“舅舅想要知道驻军之事于世家大族有什么联系吗?”曹休心神一喜,忙拨马过来,问道:“你知道。”突地,又感觉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便昂起头,装出一副成竹在胸模样,道:“你一孩子,谅你也不知,舅舅这是在考你,知否?”

夏侯玄忙不迭头:“玄儿知道,知道。”曹休心里抵不过好奇,便凑近,道:“那你,到底是怎么回事?”

夏侯玄正色曰:“沛国与许昌同在豫州,靠的很近,而殿下久在邺城,今突然大张旗鼓下来,且不与当今圣上关系极近之沛王,就是连豫州本地的一些土财主,便也担心的紧,此时,若将兵马大张旗鼓的驻扎在城内,那些人已如惊弓之鸟,还禁得起吓吗?”

曹休听的很是入神,半响,才理出了一头绪,头,在马上拍了拍夏侯玄肩膀,赞道:“不愧为伯仁之子,年纪,便绕得动这许多花花肠子。实话,舅舅惭愧的很呐。

——

还有话要:历史上,曹休曾被封大司马,地位一度在曹真之上,除了与东吴的生命最后一战,其余的,大抵都是胜了的。可是我却把他写成了一些莽夫类的形象,实在惭愧,解释一下,谁叫他不是主角他亲舅呢。

注①:三国时期曾有部曲,然后来稳定了,除了吴国等,魏、蜀部曲皆废,而夏侯尚拥有部曲,夏侯玄不是军士,而留于军中,萱儿为女眷,宿于军营等问题,皆是不符合常理的,算是几大败笔,好在问题不大,勉强一下,倒也过得去。继续求支持。

更新问题,以后一律为上午十半,下午六半各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