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刺疏 > 卷壹:谁家公子动帝京? 第十二章 埃祀碧圣堂

卷壹:谁家公子动帝京? 第十二章 埃祀碧圣堂

傅荆委托刘沛私下里秘密派人去买的两个消息,一个是关于他自己的,一个是关于他未婚妻的爷爷。这两份消息反而比关于刺杀的消息到来的还要早。

不过想想也是,傅荆那首《桃花诗》一出,帝都《官报》、《民报》、《杂谈》……各种刊物上都开始出现他的生平介绍,从他的家世,出生到去荆山,还有小时候是个残废,有一天突然梦见一满身金光的神仙,又或者叶仙师耗费真元施法等等;在这些基础上又被杜撰出很多神奇的故事来,各种版本的各种介绍把傅荆弄成了大众面前的透明人。不得不佩服人们的想象力之丰富!至于井仙师,身份更是不一般的传奇人物,很早就闻名于大陆各个角落;所以这两份消息到的比较快,傅荆也并不感到奇怪!

傅荆:现年十三岁,沧澜历十二年十月廿九日出生于沧澜帝都,先天盲哑,沧澜历十五年十一月初四遭遇地阶以上杀手行刺,因刺客被不明高手所阻杀,无伤;之后不几日眼疾口疾得解,据传是因梦遇神人点救;四岁随天籁宗羽峰峰主羽若蝶入荆山流水宗;沧澜历廿五年秋回帝都,因天赋有所缺陷,实力在人阶初期;同年九月初二于成国公寿宴作《桃花仙》一首,才惊帝都;同日宴后归途遭遇三位地阶刺客刺杀,无伤。

其祖父为沧澜帝国开国三公之镇国公(已逝);父亲傅鸿雪师从于天籁宗角峰,现为帝都禁军统领,领大将衔,时年四十一岁,实力位于天阶初期;外公叶流云,荆山流水宗宗主,实力仙阶中期;未婚妻井玉琴,环宇城井家二千金……

看着这份简短的情报,很是让傅荆小小的惊讶了一番,自己在流水宗那段时间,照自己看来应该算是与俗世隔绝了,想不到都有人注意到自己,包打听耳目遍布天下,实力果然非同一般!再来接着看第二份关于环宇城那位老者的情报:

井文耀:年龄不详,桑奇大王朝末年闻名于江湖,性喜游历,广结奇人异士,对经商极有天赋,为桑奇末年天下第一商贾;胸有经天纬地之才,为沧澜开国大功臣之一;育有一子井狂生与烈火岛金如风(已逝),遗留下两位千金;大小姐井玉珏,与成国公家小公子吴昊年前定亲;二小姐井玉琴,自幼与镇国公家小公子傅荆指腹为婚;对大陆各地文化、武技、仙法颇有涉猎,尤善风系法术,凭一不明仙器精通“流光”一技,综合实力接近仙阶……

看完第二份情报后,傅荆感觉有一点怪怪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故意隐瞒了。按说自己出生时,大陆局势应该说是已经算是平定下来,没有什么大的事件发生,可是为什么自己父亲那一代的不少人都已经相继去世了?是巧合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更让傅荆惊讶的是,原来井老头其实并没有达到仙阶,难道他跟自己一样也是天生修行方面有无法弥补的缺陷?只是凭一把仙器才拥有仙阶的实力。这老头哪里来的仙器?记得外公说,整个流水宗也只有两把仙器。想到这里,傅荆不由的看了看自己随身带的那两件东西,不会也是仙器吧?可是该怎么用呢?

马上快要入冬了,日子也一天一天冷了下来,沧澜帝都靠近北方,虽然一条柳荫河横穿帝都而过,可天气还是干冷干冷的。傅荆也越加懒的出门,只有小胖子刘沛登门,才偶尔跟着一起出去四处转转,可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这季节还真没什么好地方可以去玩的。无非就是酒楼、茶园、戏班、逛市……倒是接了不少帝都其他府宅年轻一辈的请帖去参加一些聚会,不过都被傅荆让人给推掉了,连思逸公主和高进托刘沛送来的帖子,傅荆也没有多看一眼!惹得刘沛这小子很是没面子,整天在他身边嘀咕个不停。

傅荆耐着性子在等,不是在等新年的来临,而是在等待最后一个情报的到来,也是他最关心的一个消息。然而傅荆不知道的是,在另外一座城里的包打听总部,一个老人正在认真的考虑,该透漏给傅荆这个孩子知道多少消息……然而,恐怕也只有这位老人没有把傅荆当做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来看待。最后,老人从案宗上划去后半卷,对面前的中年人说:“乙级,发出去吧!”

不几日,刘沛就亲自把一份简短的卷宗送到了傅荆手上。

“红矢白羽”——“埃祀碧圣堂”两大分支势力。

红矢:专门负责一些圣堂的特殊任务,主要培养一些对圣堂忠诚的杀手。

白羽:圣堂耳目,主要负责大陆各类情报消息的收集、分类、处理。

送来的情报上之所以出现“埃祀碧圣堂”,主要是因为当初杀手行刺傅荆时所留下的箭矢,带有特别毒素的黑剑红矢,除了“红矢”以外,这种带毒的箭矢任何组织都无法伪造。据说仙阶以下的人中了这种毒,完全无药可解!

埃祀碧圣堂:两万多年以前大陆上的一个强大组织,以信奉光、暗、金、木、水、火、土、风、雷九大主神而成立的一个类似于宗教的武力组织,却又不像现在的佛宗那样广招门徒,四处传教,只是那时代大陆所有的顶尖修行高手大部分都出自圣堂。

随着时光的流逝,圣堂也日渐式微,大陆又出现了很多修行势力。其中四大世家隐隐开始与圣堂争锋,分别是东郭、西陵、南宫、北冥。直至到桑奇大王朝成立,埃祀碧圣堂和四大世家在修行界的影响力已经早已不如当年的风光无限。再到桑奇大王朝一千年的繁荣,修行界早已是枝繁叶茂,宗门林立,圣堂和四大世家的传人也渐渐淡于世外,不为人所知了。

读着这段少有人知的历史,傅荆脑中不仅浮现出了当初修行界繁荣的场面,相比较现在修行界的凋零,恐怕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可为什么历史越发展越是倒退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大长老也算是见闻广博的人了,自己在荆山时,在大长老的藏书里都没看到过有关埃祀碧圣堂的事情;包打听连这样隐秘的历史都能打听的到,果然不能小瞧!该不是那情报组织查不出什么有用的情报,故意编纂出来哄自己玩的吧?傅荆不仅有点奇怪的这样想,毕竟自己跟这万余年前的组织可没什么牵扯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