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千古传奇之大宋奇侠 > 第二十一章 帮主 6

第二十一章 帮主 6

6

孟子达刚才揭穿了邵笑天的yīn谋,群雄对他的印象甚好,武四霜这么指证,却有一半人不相信。孟子达道:“你不血口喷人。要想争帮主之位,我们真刀真枪地打上一架。”

武四霜今天察颜观sè,知道这孟子达是在场众人中最难对付的角sè,其余几个堂包括公孙泰都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他一看到孟子达放暗器助纪匡才,立刻揭穿他,将群雄对他的好印象破坏掉。果然群雄中有一半已然起疑心。

孟子达道:“我今天就来会会你的风雷刀。”此言一出,众人又是一惊。风雷刀的名声太过响亮,也太过丑恶。风雷刀总是与血腥联在一起,台下立刻议论起来。孟子达已一招“瞒天过海”,向武四霜扑击下来。

武四霜骇然失sè,刚才孟子达上台时身轻如燕,武四霜还以为他只是轻功超人,哪知这一招“瞒天过海”,见似轻柔,实则怀不世之功力,只听掌拳风呼呼作响,衣衫鼓起,劲力极强。

孟子达使开如意消魂掌,一招“瞒天过海”接一招“画地为牢”,然后是一招“声东击西”接一招“如胶似漆”。武四霜还未将刀拔出,孟子达已粘住了他。

武四霜的功夫大多在刀上,眼看他双掌齐至,连环猛击,自己拔刀已然不及,忙向后一个倒翻,自胯下将刀拔出,须势挥向孟子达。

孟子达嘿了一声,道:“好妙的出刀法。”心里其实是在嘲笑武四霜的拔刀臭不可闻。但武四霜刚才随机应变的本事,也的确叫他心惊。

武四霜的刀一出,立刻带起一道血光。

公孙泰和八个堂主一齐叫道:“风雷刀。”

季晚晴对这风雷刀自然是不陌生了。当年若不是武四霜的风雷刀,他也不会落入悬崖,自然也不会有这一身本事。改变他一生的,就是这把奇形的刀。

他的脑中,闪过老子的一句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凡人又怎么可能参得透这祸福的玄机。

孟子达和武四霜的武功在伯仲之间,两人斗了千招,仍是不分胜负。台下,杜宜良匆匆而至,向孟子达大声道:“公子,有眉目了。”孟子达立刻跃开道:“稍候。”

武四霜道:“怎么,打不过要逃么?”其实他心里惴惴,不知孟子达为何突然会停手,定然又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行动了。

杜宜良将手中的一张发黄的黄榜递到孟子达手中,孟子达匆匆看了一眼,喜上眉梢,递给了公孙泰。公孙泰念了几行,问孟子达道:“这是大金国的招驸马的黄榜,已是三年前的了,你拿来干什么?”武四霜听得驸马二字,已然变sè。

孟子达指着武四霜道:“那位就是大金国的驸马爷。”

公孙泰向介绍武四霜来的北堂堂主牛楚平和东北堂堂主丁国维道:“你们是怎么回事?大金国的驸马也招来了。”

丁国维道:“这人自称是西夏国的人呀。”牛楚平向武四霜道:“你真是金狗的驸马?”

武四霜道:“你们知道这人是谁么?”他不回答牛楚平的活,反问他们孟子达是谁。

众人一愣,公孙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武四霜道:“这人是大理国的王爷。他在中原的目的,是联络中原群豪,保卫他们的大理国。他要是当上天云帮的帮主,宋、大理有什么战事,你们能不听他的话?”

众人一听孟子达是大理人,又隐有这样一个大yīn谋,登时如炸开了锅。

台上八个堂主,除了韦永正和王加详外,其它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免吃惊万分。公孙泰见韦永正和王加详介绍来的人是大理的人,丁国维和牛楚平介绍来的则是大金国的驸马,用心都是不堪,心道:这八个人各怀心思,天云帮实在是一盘散沙,不由地十分伤心。历代帮主的努力,自己一番心血,毕竟付之东流了。

孟子达心道:事到如今,我再隐瞒也没有用了,便道:“我虽是大理国人。但大理国并没有不利于大宋。我夺天云帮帮主,将来也打算为天云帮留一条后路,一旦大宋毁在金国手里,还可以到大理去。不像这个金国驸马,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武四霜道:“我虽是金国的驸马,但我是宋人,也不会做对不起宋国的事情。天云帮为我统辖,金兵自然不会动天云帮一根毫毛,也是有利无害……”

他话音未落,天云帮帮众早鼓噪起来,有的人道:“杀了这个金狗子。”有的人道:“最可恨的还不是金狗,而是为虎作伥的汉人,汉jiān。”xìng急的早磨拳擦掌,要与武四霜拼命。但北堂牛楚平和东北堂丁国维自然不能让武四霜在此丧命,二人立时道:“公孙护法,我们并不知道这人是金狗,但即使如此,也不可杀他。金国现在对天云帮还未下手,要是我们公开将他们的驸马杀了,他们定然要与我们北堂和东北堂的弟兄过不去。那时伤亡定然惨重,我看是得不偿失。”

公孙泰心道:这也有理。只是武四霜走了,这帮主之位必然落到了孟子达手中,实在有些不甘心。正在这时,季晚晴已一跃上台,道:“我来会一会孟子达孟公子。”

季晚晴在台下之时,心里斗争得十分激烈,一方面他不想卷入这场争斗之中,一方面又怕天云帮的帮主之位落于孟子达或武四霜手里,不仅于抗金大业不利,对江湖也是多一层动荡的因素,考虑再三,他终于飞身上台。

武四霜知道身份已被戳穿,不能再在这儿呆下去,立刻下台离去。他虽是金国人,与天云帮向无恩仇,帮中弟子见堂主和公孙泰这样吩咐,倒也不便阻挡。

季晚晴刚刚上台,孟子达已然大吃一惊,想不到季晚晴竟然又会在这儿出现。他在季晚晴手下吃过大亏,立刻生了怯意。

巴凤却大喜道:“晚晴,你怎么会在这儿?”季晚晴向她一笑,道:“凤,巴叔叔好吧?”巴凤一嘟嘴道:“我才不管他在哪里呢。”

季晚晴正要问巴凤巴蜀近况,忽觉身后有异动,台下众人已高声叫道:“偷袭,好不要脸。”“心了。”声音最尖的正是姜玲。季晚晴心里一热,向姜玲一笑,也不回头,就是向后拍出一掌“围魏救赵”,同孟子达一样是“如意消魂掌”中的一招。

孟子达心知自己不敌于季晚晴,想趁季晚晴上台立足不稳之时,来个先下手为强。想不到季晚晴对如意消魂掌太过熟悉,一招“围魏救赵”,攻他必救,已为自己解了围。

孟子达在孟家庄时比内功固然是输了一招,柏树林中的比武,又败了,二战二败,对季晚晴是又气又恨又嫉又妒。眼看季晚晴上台,自己若是不战而走,帮主之位定是季晚晴的,心中实在不甘心。

季晚晴一掌护身,一掌迎敌,在孟子达的掌影之中,游刃有余。但他也有担心的,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毒不知道是不是会突然发作,所以他一上手就连使狠招,要速战速决。

孟子达本就心存惧意,见季晚晴出掌如风,变招如电,每一招每一式都似xìng命相搏,更是胆颤心惊,有心要认输,却也住不下手。好在他对如意消魂掌十分熟悉,一时半会儿倒是抵挡得住。

这两人的招式一样,路数相同,翻来覆去,竟无一招相同的,将在场众人看得眼花缭乱,暗暗啧舌道,天下还有这样的武功,我学的这样都是井底之蛙之看天,夏虫之言寒冰了。几个本来有心要上台一争的人也暗暗侥幸自己没有冒失地上台丢人现眼。

姜玲在台下却是看得奇怪,这孟子达一个多月以前,似乎并没有这样好的功夫,怎地一个余月有这样大的进步?

孟子达自幼聪明,聪明的人往往有一个同病,就是吃不起苦。孟子达学如意消魂掌十分有天赋,入门极快,但是如意消魂掌是一门先易后难的功夫,到得后来,进步一也是极难。虽然每一进步,都比别的武功多学上一门还要管用,但孟子达却不肯苦练,自以为除了蒙细奴之外,自己在江湖已是罕见对手。那rì季晚晴以如意消魂掌将他打败了,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才静下心来请祖母蒙细奴指。

蒙细奴见孙子吃一堑长一智,自然喜出望外,悉心传授。她是如意峰的传人,如意消魂掌的一些jīng细微妙之处,一一与孟子达细,孟子达这一个月中进步极大,抵得上数年之功。只是内力却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培养得起来的,所以在内力上仍不是季晚晴的对手。

季晚晴见他掌法jīng进,心知若是不赶快使出rì月箭的功夫,一旦自己毒发,孟子达是不会对自己心慈手软的。心念一动,已暗运功,在手心握上两枝rì月箭。

此时两人越打越快,变招也越来越奇,那台子草草搭就,本不甚大,台上八位堂主和公孙泰纷纷下台,站在台下看季晚晴和孟子达各逞技巧。

季晚晴施出一招“yù擒故纵”,突然肘底出招,这一招他略加变化,孟子达措手不及,只好出掌与他硬对了一掌。季晚晴知他内力并不甚高,只用了七分力,不料孟子达在如意峰的内力中,竟又有另一种内力生成,似乎同自己的易筋洗髓功有些相似。他一怔之间,孟子达已折腰回头,避开了他这一招中的后续招式。

季晚晴忽觉得心口一闷,暗叫不好。他这数十rì来,已对自己的毒xìng有些了解,知道在发作之前,有些前兆,往往先是心脏不舒服。只因心脏是人体最要紧也是最脆弱的器官,体内有什么不对,它第一个感觉到了。

季晚晴猛吸一口气,将胸口这一股闷气压下,手中的rì月箭已shè了出去。

他这一箭,实是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若是孟子达避开双箭,然后反击,季晚晴必无法逃开这一掌。这一箭发出之后,季晚晴身上一力气也没有,浑身冷汗直冒,将整个衣衫都浸湿。人已呆立在台上。一动不会动了。

孟子达也自蒙细奴处习得了闪避rì月箭的方法,只是还未纯熟。他见季晚晴手一挥,与当初对付蒙细奴的手势力一模一样,心叫不对,立刻向台外跃去。

季晚晴的双箭眼看追之不及,哪知后发的一箭竟然像长了眼睛一样,在前面的箭尾一撞,自己虽然落地,另一箭的速度却快了一倍有余,追了上去。

孟子达退得虽快,仍旧是比不上那一箭。眼见他要被rì月箭shè中之时,又一道白光闪起,将那rì月箭打落在地。一个中年汉子自人群中走出,道:“rì月箭也未必是天下第一的暗器,不要到处耀武扬威的。”

季晚晴在台上运功怯毒,不知台下发生了什么,此时便是一个孩子也可以将他置于死地。姜玲向那击落暗器的人一看,心里一宽。

来人是季晚晴一直叫叔叔的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