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千古传奇之大宋奇侠 > 第三十六章 血债 4

第三十六章 血债 4

4

辛玉仪自出虚道长和辛十一娘下葬之后,便rì夜在坟边守灵。依她的意思,是要尽孝三年。季晚晴虽未与她成亲,但已在辛十一娘面前允诺照顾她的一生,所以也可以是女婿。女婿等如半子,一同守墓,山外之事,都交由庄继慈和龙珑打。

庄继慈和龙珑回华山的行程,也便无限期推迟了。

时光如梭,飞驰如电。转眼过了七七祭rì。辛玉仪吃不好睡不着,人一下子便削瘦下来,一双大眼睛显得格外明显。季晚晴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恨不得替她吃饭,帮她睡觉。

过了七七祭rì,辛玉仪的心情稍稍平稳了一些,要季晚晴教她武功。

辛玉仪的轻功、剑术底子甚佳,所缺的就是内功。但内功是最难速成的。易筋洗髓功虽然是天下第一的内功心法,但要在短时间里便有极大的提高,却也不可能。

好在易筋洗髓功练一天便有一天的好处,多练一天便多一内功积累。所以辛玉仪虽然焦躁,时不时发脾气,但在季晚晴好言劝之下,耐xìng倒是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rì午后,季晚晴和辛玉仪在坟边闲聊。虽然辛玉仪现在不会一到坟边便落泪不止,但二人现在聊的仍然是如何报仇。二人聊了一会儿,辛玉仪忽道:“晚晴,我给你吹支曲子听听。”季晚晴虽觉奇怪,心道:玉仪总算能够走出父母双亡的yīn影了,所以脸上颇有喜sè,忙道:“好啊。”

那时候孩子服爹娘之丧,三年不得举弦乐,当众嘻笑尚且禁止,更不用是舞笛弄箫之类。但难得辛玉仪有此兴致,何况二人皆是习武之人,比之旁人自然是豁达得多。

辛玉仪道:“你自是以为我此举大大的不当,不过待你听完,自然了解我的意思。而且你也不能光坐着,须得助我一臂之力。”

季晚晴道:“如何助你?为你伴舞么?那可万万使不得。”

辛玉仪道:“谁叫你伴舞了,何况你何尝会跳什么舞,我是让你拔出剑来。”

季晚晴尚不明白,但辛玉仪的话他自然是言听计从的,所以虽然莫名其妙,也还是长身而起,拔出虎啸长剑。

辛玉仪将口唇对着玉箫,先试了试音,便吹奏起来。

季晚晴听了几个音,心中便恍然大悟,辛玉仪吹的正是一曲《逍遥游》。

逍遥太极剑法包括三个部分:剑法、步法和曲法。季晚晴在西湖之下的石刻上学到了逍遥太极剑的剑法和步法,却总觉得这剑法和步法很难和谐统一。似乎二者根本是不相干的事情。直到华山之巅才从出虚道长那儿解开了这个迷

原来剑法和步法须得由曲法配合,方才天衣无缝。

这曲法便是《逍遥游》。

辛玉仪在华山之上听得出虚道长一曲《逍遥游》,便知道长深意,只是此后没有机会向道长讨教,关键之处难免生涩。季晚晴的逍遥太极剑自然也无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出虚道长当时还是武当掌门,对自己门派中的最高秘密自然不能随便传给外人,即使是自己的女儿也一样。他将掌门之位传给圣手道人,与辛十一娘四处寻找被姜玲带走的辛玉仪,却始终无法如愿。

现在辛玉仪确在武当山上,但与出虚道长却是yīn阳两隔了。

好在《逍遥游》的曲谱到底还是被辛玉仪发现了,那便是出虚道长临终时死死抓在手上的册子。辛玉仪发现出虚临终还死死握着册子,便知这册子非同一般,她试着读了几段,知道是《逍遥游》。这些rì子守坟之时便拿出来练习,也是寄自己思念父母之情,所以进境甚快。

这曲《逍遥游》季晚晴已经听到不是第一次了,但每次都是强敌环伺,急于求成,许多jīng妙之处,无法体会,更不用发挥出来了。今rì能得静静地练习,却还是第一次。故而他随着箫声,时快时慢,时急时徐,时紧时松,剑法、步法和曲法配合得妙到毫巅,一曲既罢,自己固然是通体舒泰,连辛玉仪的脸上也多了一层血sè。

季晚晴惊喜道:“玉仪,你是自何处习得这箫谱的?”他知道辛玉仪虽然会一些《逍遥游》,却不纯熟。

辛玉仪黯然道:“爹临死之时,手里紧握的,便是这《逍遥游》的曲谱了。我想他当时是想毁了它,怕落入敌手,终因力量不足,伤、毒发作,未能如愿。”

季晚晴道:“机缘巧合,还是被你找到了。爹在天之灵,也该欣喜万分。”

二人在坟前,磕了几个响头,正眼相对无语时,庄继慈和公孙泰匆匆朝这边赶来。

季晚晴见二人脸sè凝重,心中不由地格登一下:莫非又有大事发生?

辛玉仪道:“最好是有了皇甫亿的下落。”

庄继慈和公孙泰都是一流好手,走武当山路应如履平地,可是今天他们的额头却都有些许汗珠,季晚晴暗暗奇怪,心道:以他们的功力,走这路当不会气喘,怎么还会出汗?

他面带微笑道:“庄兄,庄护法,你们赶了不少路吧?”

庄继慈一拱手道:“季兄,果然火眼金睛。”

公孙泰道:“帮主,庄副教主这天来东奔西走,想打听皇甫亿的下落,那皇甫仇却一头钻进了粘罕的帐篷,再也不肯出来。我们已派弟子严密监视。”

季晚晴道:“你们不要瞒我,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庄继慈道:“季兄这些天在山中不闻世外事,哪里知道外面已经打翻了天了。”

辛玉仪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公孙泰道:“好坏都有。”

庄继慈道:“姑娘要先听好的,还是坏的?”

辛玉仪和季晚晴同时道:“先好的,这年头,坏消息已经太多了。”

庄继慈道:“粘罕在河南被岳飞大哥打得大败,一时不会来打荆湖北路。”

季晚晴道:“还是岳大哥厉害啊。用兵如神。”

辛玉仪道:“那坏消息有多坏?”

庄继慈道:“坏消息是汴京又危险了。金军右副元帅宗辅与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已攻下山东全境,意yù渡黄河南下再攻汴京。虽汴京已是一座空城,可毕竟是旧都,若是再落入敌手,对大宋子民的士气,不啻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季晚晴变sè道:“有多少人马?”

庄继慈道:“约有二十万左右。”

公孙泰道:“守卫汴京的宗老将军人品是没得,可毕竟年事已高,手下又无得力干将。如此一来,几乎无有胜算啊。”

庄继慈道:“有线报称,金兀术攻打汴京之前,意yù先攻少林寺,却是想震摄武林。我们在武当山迟到一步,已铸成大错,却不能在少林寺再犯同样错误。”

少林寺在武林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正如汴京在大宋子民眼中的地位一样。自从达摩老祖东来之后,少林寺一直以佛法普渡众生,以少林七十二绝学称雄武林。近些年宋金交战,战火一直在少室山、太室山下燃烧,但金人却没去碰过少林。上千年的威名,毕竟是非同可,没有十分把握,金人却也不愿意惹火烧身。

辛玉仪将前后事情一联系,仍有些不明白,道:“少林寺数千僧众,个个武艺高强。而且山高林密,易守难攻。金兀术虽有二十万人马,却以攻城掠地为目标,万一先在少林寺折了锐气,却是很划不来。少林寺平素却也未曾去惹金人,金兀术怎地突然要树这个敌人?”

庄继慈道:“妹得是。不过这次金兀术即使不去犯少林寺,少林寺却也不会坐视不管。少林寺僧虽是出家之人,但是大唐开寺之初,即有十八僧救唐王的传。佛家虽然与世无争,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天下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少林寺僧又怎么袖手旁观?何况若是汴京被金兵占领,少林寺也属金国管辖,那时他们的rì子可就不好过了。”

大雪山之行后,庄继慈和龙珑都称辛玉仪为妹了。

公孙泰道:“庄副教主刚刚从少林寺回来,他与少林方丈智渡禅师已经商定,下月初一,邀请天下各门各派,云集少林寺,与皇甫仇决一死战。”

辛玉仪听得皇甫仇三字,立刻接口道:“皇甫仇?他也会去少林寺么?”

庄继慈道:“当然,金兀术自然不会派大军围攻少林寺。嵩山易守难攻,何况并非兵家必争之地,那金兀术极能用兵,自然不会将兵力用在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地方。”

辛玉仪道:“所以他同粘罕一样,用皇甫仇来对付少林寺?”

庄继慈道:“这是他们的惯用技俩。不过这次实际上不是单单我们要对付皇甫仇,而是双方的一次大战,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了。”

辛玉仪咬牙道:“我刚才听你们起,还以为皇甫仇会躲在金营当中做一辈子缩头乌龟了。他敢上少林寺,那太好了,武当山这笔帐,红莲会那笔帐,还有晚晴哥哥一家人,还有天下被他害死的那么多人,都要在那天向他讨回血债。”

季晚晴道:“少林寺千年古刹,数十代高僧的武学jīng华都在寺中,若是落入皇甫仇或是金兀术的手中,后果确实是不堪设想。”

辛玉仪道:“那我们还在等什么,快走吧。”她一听到皇甫仇会去少林寺,恨不能一步跨到嵩山,哪里还有心思在这里干等?

季晚晴将目光转向公孙泰,道:“那就烦请公孙护法传令下去,通知武当山上的帮中弟兄,再令天云帮其它各堂堂主和帮中武功高强的兄弟,在下月初一之前赶到少林寺。”

公孙泰微笑道:“不劳帮主多虑,我早已安排妥当。”

庄继慈道:“季兄,你放心好了。我教董教主也早已知道,他会亲自带人上少林助战。”他将目光转向辛玉仪:“曲家妹妹年纪虽,却也十分能干。她已托人带信给智渡禅师,红莲会会准时到达少林寺。那时她恐怕还不知道妹在武当山上。”

季晚晴和辛玉仪大喜。众人立刻收拾停当,直奔河南少林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