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1

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1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1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一申时,我将荣表团成员接到父王所在的养心殿上,父王降阶相迎,寒暄过后分宾主落座。我父王就明知故问:“不知太保远来有何公干。”召公:“我主武王听伯夷叔齐二位贤君宁死不食周粟,为了弘扬二贤君的高尚气节,特派遣荣表团祭拜两位贤君,并且拨来专款2000两白银为两位贤君立碑建庙,以弘扬他二人的昂扬正气。”

父王:“伯夷叔齐,我的兄弟,论其操节,我不如二人之一二,他二人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虽死无憾。我辈感谢西周武王垂爱,为弘扬我家兄弟的精神,不远千里派太保来祭拜,不仅如此还拨来专款修碑立庙,以供后人祭祀,实在令人感动。”召公:“我主武王虽年轻,但是其敬重先贤,任人唯贤,孤竹国乃东北方一地方强国,我主武王非常重视孤竹国的和平与稳定,此次前来特意让我转达他的仰慕之情,希望孤竹国主墨一凭先生以民族团结大局出发,捐弃前嫌,为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事业多做贡献。”

我父王:“请太保先生转告武王陛下,我孤竹国一定会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国家的统一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召公:“在下一定把孤竹君的诚意带给武王陛下。”父王:“有劳先生。”

太保召公:“武王陛下拨来的银两已经押解到府内,请国君派人查收。”父王对我兄弟墨一二黑:“二黑,你把银两接下来来,交到国库内暂存,告诉管理国库的官员,此项款项专款专用。”二黑抱拳拱手:“遵命。”转身离去。

“正事已经交接结束,在下有一事相商,不知道当讲不讲。”太保召公。父王:“请讲当面。”召公:“我儿子北燕世子姬承,今年二十周岁,尚未婚娶。在下听孤竹君你有一个女儿名叫秀霞,不但能文善武,而且美丽大方。我想与你结个儿女亲家,不知道孤竹君你意下如何。”我父王:“你我两家也算门当户对,但不知道北燕世子,情况如何。”

少保毕公、少师宣公,两个人在我父王面前,把北燕世子姬承一顿好夸,并且当面许愿愿做中间人。我父亲出于礼貌,表示感谢后:“与召公你结成亲家,当然是件好事情。若是我家秀霞郡主愿意,我也没有异议。”父王边边看秀霞的脸色。

秀霞:“若让我嫁到北燕,我这里有一道难题如果诸位能够解开,则我愿意嫁到北燕国去。”召公:“请秀霞郡主来。”秀霞从身上取出一颗硕大的珍珠,托在手上。对大家:“这是一颗九曲东海龙珠,昨日因绳索断开,我怎么也不能把龙珠穿起来,请问诸位有何妙法。”

秀霞这话一出口,在场的西周王公大臣可都低头不语了。召公:“请郡主把龙珠赏我看看可以吗。”

秀霞郡主把这颗明晃晃的东海龙珠递给召公,召公接过龙珠,用目仔细观看。就见这颗龙珠有山杏大,光泽洁白柔润,真是龙珠中极品。龙珠加工过程中采用了特别的工艺,有一条和竹签粗细的圆孔,两头看不到头,看罢也难坏了召公。

召公:“容我回馆驿想想办法,若是到明天早上我们想不出办法,则定当完璧奉还。”秀霞郡主:“可以。”退到父王身后。

因为召公心头有事,所以就着急跟我父王告辞:“明日祭奠二贤君的事情还请孤竹君早安排,我等看君王身体不适先行告退了。”我父王:“晚上还让伯世子和秀霞陪同几位吃饭吧。”召公:“世子殿下和秀霞郡主也都忙碌了一天了,就不烦劳他俩相陪了。晚上我们一行自己在馆驿餐厅吃饭就行了。”我父王:“好吧,就按照太保先生的办吧。”

我和秀霞将召公一行送到馆驿,把负责馆驿的百夫长找来,当着召公的面,把晚餐以及女奴伺候的情况交代清楚。百夫长抱拳拱手:“请世子放宽心。”我和秀霞跟召公一行告辞回王府交差。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2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二辰时,孤竹国城北首阳山上,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巨幅横幅上写着:夷齐庙开工仪式暨大周朝容表伯夷、叔齐二君事迹盛会的字样。参加今天盛会的有大周朝荣表团全体成员,孤竹国国君凭,我大伯父伯夷的女儿夏风郡主、三叔父的女儿殷红郡主,以及我的两个妹妹鸿雁郡主、秀霞郡主、墨一二黑公子。出席今天容表典礼的还有孤竹国的军政要员,以及各界代表。

按理祭奠仪式应给是穿白戴孝,可是今天的祭奠仪式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是穿红带彩,没有半哀伤的样子。祭奠仪式由我主持,第一项仪式是鸣礼炮二十一响。我的口令一发出,孤竹国的仪仗兵,鸣放礼炮。震天裂地的炮声,打破了首阳山的宁静,惊起飞鸟在半空中盘旋。第二项仪式是由孤竹国的礼仪兵向伯夷、叔齐的坟墓敬献花篮。丝竹声起,喜乐飘荡,礼仪兵迈着正步把两个盛满各色鲜花的花篮敬献到伯夷、叔齐的坟墓前。敬献仪式结束后,我:“有请大周朝荣表团成员,太保召公讲话。”召公快步走到典礼台中央,首先向大家鞠躬问候:“大家好。”典礼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召公双手下压,示意大家肃静。召公接着:“很荣幸的代表朝廷出席今天这样一个盛会,今天是伯夷和叔齐两位先贤成仙成圣的日子,我代表大周天子武王表示衷心的祝贺。伯夷、叔齐两位贤君,夷齐让国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宁死不屈的高风亮节也感召日月,为了弘扬两位贤君的伟大精神,我们今天动工建庙立碑,以鼓励后人向两位贤君学习,学习他们忠君爱国,谦恭礼让的高尚品质,在此我预祝夷齐庙工程早日完工,同时也预祝孤竹国乃至我大周朝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典礼台下又是热烈的掌声,召公退到典礼台的一边。

我:“有请孤竹国国君墨一凭讲话。”父王凭走到典礼台中央,对台下鞠躬:“感谢大周朝天子武王对两位贤君的容表,感谢大周朝荣表团召公一行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参加此次活动,更要感谢大周朝廷拨来专款修建夷齐庙。在这里我庄严表态,等到今年十月夷齐庙一定完工,到那时欢迎荣表团来参加开光仪式,下面我们再次感谢荣表团召公一行的到来。”台下热烈的掌声。

父王讲完话,我:“下面进行最后一项仪式,请荣表团成员、孤竹**政要员以及二位先人的后人为夷齐庙奠基。”就在伯夷、叔齐的坟前,容表团成员召公、我的父王凭等人动手铲土为夷齐庙奠基。

奠基仪式后,修建夷齐庙奴隶们开始象征性的破土开槽。大周朝召公一行在父王凭的陪同下,乘车回到孤竹国铁瓦银安殿。

银安殿上,分宾主落座。召公面对秀霞郡主:“郡主阁下,在下已经将绳索穿好了。”完召公从怀里掏出已经穿上了绳索的九曲东海龙珠递到秀霞郡主的手里。

秀霞郡主接过珍珠看了看,这正是昨天召公带走的那颗龙珠。召公问:“这可是秀霞郡主的龙珠。”秀霞郡主:“正是。”召公接着问:“不知道昨天郡主的话还有没有效力。”秀霞郡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召公:“好。”

召公转向我父亲凭:“郡王,秀霞郡主已经同意了与我家世子姬承的婚约,不知道郡王可有异议吗。”我父王:“既然郡主同意,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没有任何意见了。”

召公:“昨夜我已经备下礼品四样,不成敬意,算是定亲礼品。来人啊,呈上来。”召公属下,将四样礼品呈上来,分别是金、银若干,绸缎、丝帛若干。召公:“这些都不足为奇,今日我解下传家铜剑一把,当作定亲信物。”完从身上解下铭有大周太保的青铜剑,双手交到父王凭的手上,父王凭接过宝剑将它交给秀霞郡主。

秀霞郡主从两个耳朵上摘下一对明月珠,用丝帕包好交给父王凭,父王凭把它交给召公,召公揣到怀中留作信物。欢送午宴上,父王和召公以亲家相称,开怀畅饮,酒足饭饱之后,召公一行告辞,相约今年十月夷齐庙剪彩仪式后,为姬承和秀霞郡主举行婚礼。父王携满朝文武送到长亭外挥手告别。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3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五早晨起来,洗漱已毕我领着红云、辽西两位夫人去给父母亲请安,今天因为是节假日朝廷也不上朝,所以父亲也在家。一进起居室,看父亲在书桌前练习书法呢,秀霞妹妹在一旁围观,大妹鸿雁正在给母亲梳头。我三人进门给父母请安后,父王:“伯世子啊,你看我今天写的这字如何。”我走近一看,父亲写的是天道酬勤四个大字。我:“父王的字苍劲有力,饱满藏锋,字越来越老道了。”父王:“为父一辈子信奉天道酬勤,如今父亲老了,父亲的精神你要传承下去呀。”我:“是父亲,你就把这四个字送给孩儿吧。”父亲:“好,就送给我儿了。”辽西、红云上前将父亲书法作品收起来放到一旁。

娘:“二黑还没来呢,这子忙啥去了。”话间,二黑、夏风郡主和殷红郡主三人一起来了。三人见过父母,父亲就问:“二黑你大早晨起来忙什么去了。”二黑:“回父王的话,我早上起来看望大伯母和三婶娘去了,因此来晚了。”父亲对我们几个人:“你们几个有空也要经常看望你大伯母和三婶娘。”我们大家:“是,父王。”娘亲天香:“郡王,孩子们都来了,你也赶紧洗洗手,咱们一起吃早饭吧。”父王:“好,来人啊,伺候本王洗手。”进来两位女奴,一个手里端着水盆,一个手中拿着香皂,二人伺候父王洗手。

娘:“夏风、殷红,你俩今天早上也在这里吃吧。”夏风、殷红两个妹妹:“是。”

从父母起居室出来,来到隔壁两间大餐厅。父母坐北朝南,我的两个夫人和弟弟墨一二黑坐东朝西,四位妹妹坐西朝东。大家做好,内务府负责餐饮的百夫长喊了声:“传早膳。”四位女仆麻利的送上主副食品。早餐简单,有豆浆、油饼、咸菜,还有玉米粥、茶叶蛋,菜有白菜熬豆腐和肉炒豆片,娘:“大家随意吃,爱吃啥吃啥,不够咱再让厨房上来。”

红云夫人,还没吃两口油饼,感觉不对立即快跑到外面。时间不大由女佣领了回来。娘问:“红云啊,你身体不舒服吗。”红云:“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吃饭总想吐。”父王:“有没有看过大夫。”红云:“感觉没啥大事,也就没有麻烦大夫。”娘:“我儿媳是不是有喜了,来人去把窦太医传来。”

大家吃罢早饭,有下人通报:“窦太医到了。”娘:“快传进来。”娘把红云领到起居室,让窦太医给红云把脉。窦太医检查后拱手:“恭喜老夫人,少夫人有喜了。”娘:“用不用给开些安胎的药。”窦太医:“少夫人身体健壮,依我看来可不用药。”娘赏了窦太医些散碎引子,打发窦太医走了。

从起居室出来,娘对我:“你要当父亲了。”父王:“呕,是吗,我也要当爷爷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4

公元前1044年阴历五月初五中午,在家吃完节日家宴,大家都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忽然有朝鲜国信使500里加急来报:“禀报郡主、驸马,箕子国王病重,请郡主和驸马火速返回朝鲜国。”得知箕子先生病重后,辽西郡主很是着急。红云夫人走到辽西郡主身边,牵起辽西郡主的手:“郡主不要着急,急坏了身子可不好。”我:“咱们这就辞别父母,晚上连夜出发赶回朝鲜国去。”辽西:“好。”我:“红云,你先安排人收拾行李,我和辽西向父母辞行去。”红云:“相公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我和辽西来到后宅,见到父王和母后。我和辽西给父母施礼:“见过父王、母后。”父王:“我儿、儿媳这么着急来见父王和母后,有啥着急的事情吗。”我:“禀报父王,刚才朝鲜国来信使到了,箕子国王病重,让我和辽西郡主赶紧回去,特意来向父王和母后辞行。”母后天香听辽西的父王得重病,对辽西郡主:“郡主不要太着急,你急坏了身子,对箕子国王的病也没有任何帮助。既然你们要走,母后我这里也不多留你们了。”我父王:“我儿一去京都数载,回国没住几天这就要走,为父实在有舍不得呀。”我:“父亲不要伤感,孩儿去些日子还会回来。”父亲:“那你们一路上心谨慎。”母后:“红云夫人还跟你们一起回去吗。”我:“为啥不能一起去呢。”母后:“你大夫人红云已经有身孕了,还能让她随你们一起去吗。”我对母后:“依照母亲的意思是不让红云夫人同我们一起去了。”母后:“就让红云留着我的身边,我让人好生伺候她。”我:“好,就让红云夫人留在孤竹。”

辞别了父母,来到前院,父母跟随着过来给我和辽西送行。来到前院,看到一辆大车已经备好,随身的八名侍卫已经备好了战马,就等我和辽西出来。

看父王和母后过来送行,红云赶紧过来施礼:“儿臣见过父王、母后。”父王和母后:“红云免礼。”红云:“儿臣没有向父王母后辞行,请父王和母后原谅。”父王:“朝鲜国箕子国王有病,有伯世子和辽西回去就可以了。我儿媳红云既然已经身怀有孕,就安心在孤竹养胎吧。”母后也:“是啊,云儿,你就别跟着去了,一路上鞍马劳顿,以免动了胎气。”

听了父王和母后这么,红云:“父王、母后,夫君和辽西一起回朝鲜国去,红云担心辽西忙碌伺候不好相公,所以红云想还是跟随相公身边照顾相公于朝夕之间。”母亲:”既然红云坚持要去,母后也不好强留,我儿可要好好照顾好红云啊。”我:“父王、母后放下吧,我们这就走了。”我、红云和辽西登车启程,后面十三名近侍随行,出孤竹国西关,奔朝鲜国驰去。

因为此行匆忙,没有来得及跟弟弟妹妹辞行就走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5

经过一昼夜的跋涉,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六日落时分,我、红云和辽西回到朝鲜国的都城三河镇,进城后一行直奔王宫看望老泰山胥余。得到通报,舅子胥春光迎接出来。见到春光辽西就问:“父王病情如何。”春光:“现在还在做进一步检查,看样子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从昨天上午已经开始用上汤药了。”我:“走,领着我们先看看去。”春光:“好。”

随春光来到胥余先生的病房,看到先生坐在病床上,面色有些苍白,由于头发缺乏梳洗,感觉有凌乱。王后孤竹兰和王妃洛阳牡丹在先生的身边。我们三人进到病房,我:“参见先生,不知先生身体好些了吗。”胥余先生:“自从你们三人走后啊,我就经常感觉到后背疼,有时候喘不过气来。大前天中午午饭后,又犯病了,持续有一刻钟。你娘孤竹兰赶紧给我进行了抢救,你牡丹姨娘赶紧喊来了大夫,经过几位大夫检查会诊后,确定是心栓塞,从昨天早上已经用上了稀释血液的汤药,用了两天了,病情没有发展,感觉是控制住了。”辽西:“父亲得了这病,这次就多休养几天,多用几天药,等好了再去忙别的事情。”红云也:“是啊,表叔,你就好好的养上几天。”

胥余先生:“伯世子你们三人别站着啊,光顾话了,春光赶紧给你姐夫和两个姐姐看座。”春光:“来人,给贵客看座。”进来三个女奴搬来三个方凳,放到先生的病床前面,我、红云和辽西三人坐下。

我转过身来对一旁太师椅上坐着的孤竹兰和牡丹王妃:“娘、姨娘你们这两天也辛苦了。”孤竹兰和牡丹姨娘:“我们俩就是白天在这里陪着你父亲,晚上都是春光跟书殷他们陪着呢。”辽西:“今天晚上让我来照顾我父亲吧。”胥余先生:“今天晚上谁在这里陪着,有床住了。”我心想,春光和书殷都陪了一宿了,再陪也该辽西这个当姐姐的陪了,辽西一路劳顿,还没有得到好的休息,再给岳父陪床还是我比较方便。于是我就:“今天晚上还是我来陪先生吧。”胥余先生:“晚上也没啥事请,吃完汤药后,你就陪着我话就行了。”我:“是啊,好久没跟先生聊天了,只要先生别累着,我愿意奉陪呀。”先生:“正好晚上我还有些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呢。”我:“好,一会晚饭后咱们再慢慢聊。”

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春光传来饭菜,主食是米粥、烙盒子,菜也比较简单就是一盘葱拌黄瓜,还有些萝卜条咸菜。胥余先生吃了两块烙盒子,辽西伺候着先生喝了半碗米粥,先生吃好了。我也吃的是两块烙盒子,喝了两半碗米粥,吃了几口拌黄瓜。我俩吃完后,先生让其他人也吃。春光:“我们大家一会到前面餐厅去吃,这么多人在这里吃不方便。”先生:“那你们也赶紧去吃饭吧。”春光带着大家走出了病房,病房内就剩下我和胥余先生,病房外有值夜班的女仆和大夫。

我追到病房外,把辽西叫住:“明天你去安排肉类的伙食来,你再给先生吃这些没油水的饭菜,他不恼火才怪呢,先生喜欢吃肉。”辽西:“放心吧,明天我去安排。”红云过来,跟我拥抱:“夫君今夜辛苦你了。”我:“一个姑爷半个儿吗,我争取做一个好儿子。”红云:“相信你会做好的。”跟红云拥抱后,辽西也过来抱抱我:“再见夫君,今天晚上就辛苦你了。”我:“没关系的,你照顾好你红云姐姐,你俩回去吃晚饭也早休息。”辽西:“放心吧,我们走了。”红云、辽西携手离开病房。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6

夜色也浓,窗外更声响起。胥余先生问:“此次伯世子东去游肥子、孤竹两国情况如何呀。”我:“墨一德光和我孤竹国乃出同源,按辈分还是我的族叔,他得知先生北来,联合殷商北方各部准备再建共和,族叔非常支持,只等同先生一起共图复商大业。回家后同我父王讲了先生北来的事情后,我父王也支持先生再建共和,共同恢复殷商祖业,按照先生的意思我父王已经派出我弟弟墨一二黑和我妹妹墨一殷红为首的向东北挺进团,力求先在孤竹国北部地区建立稳定的大后方,以防不测。”先生:“看来伯世子此次东去收获颇丰啊。”我:“哪里,这都是先生平日的恩德所致,才让伯世子不虚此行啊。”

我:“我东去这些日子,不知这里有什么新情况发生呢。”

先生:“有几个新情况:第一、东西南北四方的边界基本稳定了。第二、西周武王向我询问国家兴亡之计,我以天道、地道、人道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九条大的规范,周武王听了后很高兴。他想让我辅佐他成就一统,我宁死不从,周武王看我去意已决,遂不再强迫我归周。他封我为朝鲜国国王,永为西周外邦属国,不执行西周礼制。第三、前几天西周的正式官文发到我们箕国来了,正式承认我们是外邦朝鲜国了。”我:“西周武王为了稳定边疆,采取了柔和的外交政策,来稳定东北,在我看来这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等到他稳定了中原后,一定会向南北扩张他的疆域的。”

先生:“老夫俺能不知道姬发儿的伎俩,目前我们也是初到北方,殷商旧部尚未完全集中过来,我们也要借此机会来招军买马,聚草屯粮,整军修武,发展生产。”我:“先生考虑的周全。”

先生:“以你看目前我们还存在哪些危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目前的紧张形势呢。”

我:“目前我们的危险主要存在于西南方向的北燕国,北燕国是西周新封的同姓诸侯国,召公是文王的亲弟弟,他在周朝中爵高权重,日后北燕国必定成为进攻我朝鲜国的急先锋。而我们东北的蓟州国是尧帝后裔,没有朝廷依靠,则不足畏惧。然其后必定投靠大周,也不得不防。我们东部地区,是我们殷商起家的地方之一,是我们坚强的大后方,我们要居安思危,加强营建措施,以备万一。”

胥余先生:“伯世子分析的很透彻,依你看我们现在最该做什么事情呢。”

我:“第一、以庆祝朝鲜国成立为契机,向四方各国派出使团,邀请各方出席我们建国庆祝活动,一方面可以窥视各地军事构建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展示我们朝鲜国的严整军威。第二、军队是国家稳定的根基,而讲武堂则是培养高级军事人才摇篮,我建议选拔优秀的干部组建朝鲜国讲武堂,为我军培养新生力量。”

胥余先生听了后:“听了伯世子的一番话,真是醍醐灌,使我顿开茅塞。”之后,先生又对朝鲜国的人事调遣情况征求了我的意见,我一一答复。闻窗外已经三更天,我:“先生,你休息吧。”先生:“好,你也早睡吧。”不久胥余先生鼾声起,俄而有老鼠作作索索,我却是半梦半醒之间过了后半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