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7

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7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7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七辰时,胥余先生和我洗漱已毕,奴仆们送上早,先生和我吃过早。胥余先生:“伯世子昨夜和我的两件事情,今天我就想派人分别实施,筹备朝鲜建国庆典活动的人选我已经选定了,我想让景如松敬老将军全权负责,二郡主书殷协助办理,你看可合适。”我:“景老将军做事稳妥,考虑周全,是个不错的人选。二郡主书殷,办事仔细,为人谦恭,也不错。我看再派上南宫忽及他的三位夫人筹备更好。”胥余先生:“伯世子考虑的全面,就依照你的意思办理吧。”

胥余先生接着:“关于筹备朝鲜讲武堂的事情,我想派南宫伯逹老将军和三郡主契商负责办理,我考虑南宫老将军年岁已高,恐怕他难以担当重任,若是让他把关,负责常务,三郡主契商负责军事训练,我看还是可行的。目前缺乏一位讲武堂的堂主和一位负责讲授文化课的文职教头,你看这两个缺额何人出任比较合适呢,另外南宫父子调入京都后,派谁去接替他们的职务呢。”

我想了想:“如果先生信得过伯世子,伯世子愿意出任朝鲜讲武堂堂主,文职教头我看琴应先生及其夫人即墨郡主合适充任。南宫父子调入京都后,我看让红云的父亲过江龙葛天同及我的大舅哥葛碧山驻守南宫集比较合适,琴应夫妇调入京都后,我看派贾蓉将军和葛青山驻守燕郊镇合适。”胥余先生:“为父果然没有看错你,考虑问题周密,做事情从大处招眼,处着手,讲武堂的事情为父就让你全权负责了。”我:“一定不辜负先生的信任。”

此刻胥余大夫人孤竹兰和二夫人洛阳牡丹来看完胥余先生,陪同一起来的还有胥余先生的卫戍团团长八百将军。大家见过面,彼此寒暄了几句,胥余先生:“兰夫人,请你代笔发几张调令。”孤竹兰:“是,君王。”

女仆找来纸笔,研磨伺候着。孤竹兰将桑皮纸扑到桌子上,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听候先生发话。要兰夫人,也是才女,双手会写梅花篆字。胥余先生口述,孤竹兰夫人执笔,不一会把四份调动命令写好了,具体行文的内容同我俩刚才商量的大体一致。写好文书后,孤竹兰夫人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让胥余先生过目。胥余先生看过之后又转交给孤竹兰:“可以封发了。”

孤竹兰将调令上加盖了先生的手章,将信分别装入四个信袋里,用胶泥封上封口,在信袋之上分别写上收件人的姓名后,将信交给胥余先生。先生接过信:“八百将军,你火速派人将这四封调令发出去。”八百将军从先生手中接过来四封调令,抱拳拱手:“是。”八百将军转身出胥余先生病房办事去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8

孤竹兰:“伯世子呀,这里有我们了,你也赶紧回家休息去吧。”胥余先生:“是啊,伯世子你快回去休息会吧。”我:“先生,你好好养病,我先走了。”先生:“好。”

从胥余先生的病房出来,过三排房子,向东到东跨院。东跨院是三排六间的瓦房,中间一排西侧四间住的是我十名侍卫,东侧两间是院的厨房兼餐厅。北排东侧三间中间一间是起居室,东侧一间是红云的卧室,西侧一间是辽西的卧室,北排西侧三间是五名女仆的卧室。在中间一排房的南侧是一个菜园,菜园的南侧是四间马棚,马棚旁边有两间草料棚,马棚的东南方向是三间男女茅厕。这个院是位于朝鲜王府内,即使王府的一部分,又相对独立开来。

一进院,红云的丫头石头就看到了我:“姑爷,你回来了。”我:“是啊,回来了。”石头对着红云的卧室那边喊:“姐、姐姑爷回来了。”起居室的房门打开,里面先后走出红云和辽西两位夫人。两位夫人施礼:“相公辛苦了。”我:“红云、辽西免礼。”我提了提鼻子,闻到了一股炖鸡的香气。我就问:“家里炖鸡了。”辽西:“相公昨日交代让给父王炖只鸡吃,我今天早上就打发人买了三只鸡,回来后让颖新和丹阳炖上了,估计一会就熟了。”我:“炖好了,你先给父王送过去,回来咱们再吃。”辽西:“行。”辽西进厨房看厨娘胖嫂午饭准备情况,我进起居室坐到太师椅上,红云:“相公一定累了吧,不行你先到房里睡会。”我:“一会吃饭再睡不迟。”

红云的丫头石头沏了杯香茶,放到茶几上:“姑爷,请喝茶。”我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将茶杯放到茶几上。我:“石头,你先忙去吧。”石头出起居室。

红云:“辽西他们家也真是的,那么多的仆人、子女的干嘛一定要劳顿姑爷陪床呢。”我:“作为儿女伺候老人是应该的,我心痛辽西,所以就替她照顾先生一宿,也是理所应该的事情。况且都一个姑爷半个儿,箕子先生对我很好,我作为姑爷陪侍箕子先生也是应该的,话又回来,让仆人陪和自己陪心情不一样,况且我还要跟箕子先生讨论国家大事,所以让为夫陪侍先生没有啥不妥的。”红云:“虽然相公这么,可是我还是不高兴。”我:“别生气了,你父亲若是病了,我也同样对待。”红云有生气的:“净些不吉利的话,我父亲万一有病了,也不用你这姑爷去陪床。”

正着,辽西从外面开门走进来,一支手里端着一个白瓷碗,另一支手里拿着副筷子。辽西:“相公,你先品尝品尝,鸡肉熟了吗,这汤口味如何。”我接过碗筷,用筷子撕了块鸡肉,放到嘴里尝了尝。又喝了口鸡汤,把碗筷递给红云:“你也尝尝。”红云接过碗筷,也跟我似的吃了口肉,喝了口汤。红云把碗筷又递到了辽西手上:“妹妹也尝尝。”辽西接过碗筷,也尝了尝:“鸡汤咸淡正好,鸡肉还有欠火。”我:“不过口味挺好的,挺新鲜的。”

辽西出起居室,边走边:“丹阳、丹阳,再炖上一会就好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19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七午时三刻,辽西走进起居室:“相公,午饭好了,可以吃午饭了。”我:“哦,快盛上来吧。”辽西对外面:“上菜饭。”石头、春风、颖新和丹阳四个丫头将饭菜端上来,就放到起居室的矮桌上。我一看今天的饭菜还是蛮丰盛的,一盘炖鸡、一盆干菜豆腐、一碟子油炸辣椒、一碟子萝卜条咸菜,一盆蒸鸡蛋羹,还有一份青蛤炖豆腐,主食是米饭,最后石头端上来到是一份紫菜清汤,这就是上古时代的四菜一汤。丹阳给我、红云和辽西分别盛上米饭,然后躬身退到辽西身后。

红云:“相公、辽西妹妹咱们吃饭吧。”辽西:“相公、姐姐先请。”端起粗瓷饭碗,夹了块豆腐,开始吃饭。辽西夹了块鸡肉,放到我的碗里:“相公,这两天辛苦了,先吃块鸡肉补一补身子。”我:“你别照顾我了,快吃,一会好给你父王送饭去。颖新、丹阳,你俩也别伺候着了,先去吃饭吧,一会好陪你们郡主给先生送饭去。”颖新和丹阳:“是,姑爷。”二人施礼,退出起居室。红云:“春风给姑爷盛碗鸡汤来,兑上些白开水,姑爷这几日劳顿,需要补补体力了。”春风去厨房兑鸡汤,时间不大将一碗香喷喷的鸡汤放到我的近前,撤身:“姑爷请用。”我端起鸡汤喝了口:“味道不错呀,红云你也尝尝。”红云:“相公你先喝吧,我一会再让春风给兑上一碗。”

辽西噼里啪啦的不大一会就吃完了午饭,放下碗筷:“相公、红云姐姐你俩慢慢吃,我吃好了。”我:“你去给父王送鸡汤去吧。”辽西站起身子:“相公,我下午陪着父王。”我:“行。”辽西给红云施礼:“姐姐,我走了。”红云:“快去吧。”辽西开门,走出起居室喊颖新和丹阳给箕子先生送午饭。

吃完午饭,石头和春风撤下残席,春风给我和红云每人倒了杯茶水,然后躬身告退。我喝了两口茶水,感觉昏倦难耐,就放下茶杯:“红云,我困了想睡觉去了。”红云:“我这几天也感觉有些乏,走咱们先睡会去。”红云挑起龙凤呈祥的红门帘,推开卧室的两扇门,走进红云的房间。

红云上炕,挂上天花乱坠的窗帘,铺开游龙戏凤的大红锦被,放好鸳鸯戏水的枕头。我脱鞋上炕,一头躺在炕上懒得动了。红云:“好相公,快脱了好好的睡一觉。”我:“我不想动。”红云不急不恼,伸手解开我上衣的纽扣,边解边:“我帮相公脱衣服。”三扯两拽脱光了我的衣服,用锦被盖上我的身子。此时我已经睡意朦胧,红云自己也脱去衣裤,躺下身子卧到我的身边。

感觉红云用手揽着我的腰,摸索一会,看我已经睡着了,也就不再打扰我,俩人相拥而眠。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20

公元前1044年五月初七掌灯时分,听外面有人敲门,红云问了声:“谁呀。”卧室外辽西:“姐姐、相公该起床吃晚饭了。”红云:“你快进来帮相公穿衣服吧。”辽西玩笑着:“没有打扰你跟相公亲热吧。”此刻辽西已经走进红云的卧室,红云已经起身穿好了衣服。我躺在炕上闭着眼睛,懒懒的不想起来。辽西走过来,捏住我的鼻子,我实在是憋不住,张开大嘴。嚷嚷:“你要谋害亲夫啊。”辽西嬉皮笑脸的:“就是我想,红云姐姐也不让啊。”红云把脸色一沉,不高兴的:“你俩打情骂俏的,别扯上我。”辽西话锋一转:“就是姐姐舍得,我也舍不得呢。”我:“你俩就不能让相公安静。”这一句话,红云和辽西俩人就不再多言了。

辽西伺候着我穿上睡衣,红云喊:“石头、春风。”红云的丫头石头和春风应声走进卧室。石头、春风问:“姐有何吩咐。”红云:“伺候姑爷盥洗,收拾房间。”石头、春风答应一声:“是。”石头出去打水,春风上炕叠被褥。我跟辽西来到起居室,红云也随后跟到了起居室。石头打来一铜盆清水,放到脸盆架子上。我走到脸盆架子前,用清水静了面。石头递上了带有杏香味道的毛巾,我擦拭后,又递给石头。石头递过来清水杯,我喝了口清水数了漱口。盥洗后,石头换水,夫人红云盥洗。红云盥洗后,春风伺候红云梳头。

此刻辽西已经让颖新和丹阳将晚饭送到了起居室餐桌上,辽西:“相公、姐姐,忙完就可以吃饭了。”红云:“你跟相公先吃,我就来。”我坐到餐桌北侧,辽西坐右侧,丫头丹阳给我们三人盛上面条汤,桌上还摆着一盘葱花饼,菜就是萝卜咸菜。红云坐下后,三人一起吃饭。我们吃过晚饭后,四个丫头撤下碗筷,丫头们也去吃饭了。

起居室内,红云:“辽西妹妹,晚上你伺候相公安寝吧,我下午睡了一下午的觉,这会也不困呢,想做女红。”我问:“红云做啥女红呢。”红云:“给孩绣兜兜呢。”我:“拿出来让我看看。”红云走进卧室,从卧室里拿出来一块一尺见方的红色丝绸,递到我的手中。我接过来一看,上面绣的是一只粉红色的桃子,桃子下部有两片绿叶衬托。我:“没想到红云的绣工还不错呀。”红云:“这是这些日子,石头和春风教我绣的。”辽西从我手中接过绣品,看了看:“姐姐的绣工太好了,有时间我也要向姐姐学学了。”红云:“你跟石头和春风学吧。”辽西将绣品送到红云手中,红云就在铜灯下,继续绣她的兜兜。

时间不大,四个丫头吃过晚饭,也跑到起居室来,春风:“姑爷,都你学问多,给我们讲一段故事吧。”红云:“你们几个别缠着姑爷了,让他们快休息去吧。”辽西顺势抓起我的胳膊:“相公,我也困了,想睡觉了。”我:“丫头们别着急,等明天给你讲段大禹治水的故事。”春风:“一言为定。”我:“一言为定。”红云:“颖新、丹阳,伺候先生跟你家郡主洗浴去吧。”颖新、丹阳:“是,大夫人。”颖新、丹阳厨房去打水。红云:“石头、春风,跟我到我房间来,咱们继续做女红。”石头、春风跟红云进入红云卧室。

红云跟我和辽西:“相公、辽西妹妹晚安。”我:“夫人晚安。”辽西:“姐姐晚安。”

随辽西进入西屋,时间不大,颖新和丹阳将大木桶内兑好了温水,洗漱用品放到旁边后,辽西让颖新和丹阳暂时回避。辽西:“相公,我先给你洗洗澡。”宽衣解带后,我下到木桶之内,泡了一刻钟的样子,从里面出来,站到木盆内。辽西给我搓了搓身上的皴后,从水桶内舀出清水将我身上的皴冲洗干净。从盆里出来,辽西给我披上睡衣,让我先到被窝里去。随后她喊进来颖新和丹阳,让她俩伺候她洗浴后,让丹阳和颖新将浴桶和浴盆抬出去,辽西关门熄灯上炕。

脱了衣服的辽西钻进被窝,双手搂住我,我也抱紧辽西。亲吻爱抚之后,**一顿酣战。辽西:“相公,我还要。”我:“睡吧,天亮了再来一次。”辽西抱着我的胳膊,跟吃饱了的猫似的,一会就睡着了。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21

公元前1044年五月十四辰时,经过十多天的精心调养,朝鲜国箕子国王身体康复后第一天升殿处理政务。铁瓦银安殿上,箕子先生背北面南而坐。在朝的文武百官参见箕子国王后,箕子先生请诸位爱卿免礼。箕子先生:“众位爱卿,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有两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办理。前几天把南宫世家的主要成员以及琴应夫妇从驻地调回朝中目的就是为了处理好建国庆典和朝鲜国讲武堂的事情,下面我就这两件事情做一下人员安排。”

箕子先生顿了顿接着:“景如松景将军。”景如松出班施礼:“臣在。”箕子先生:“南宫忽南宫将军。”南宫忽出班行礼:“臣在。”箕子先生接着:“延河郡主、晴儿郡主、丽江郡主、书殷郡主。”听到先生传唤,四位郡主整理戎装出班,施礼齐声:“臣在。”箕子先生:“开国大典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活动,为此特别成立由景如松景将军全权负责,南宫忽将军配合,延河、晴儿、丽江、书殷四位郡主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临时领导班子,其中景如松将军仍然兼任三河卫戍区头领的职务。”听完先生的安排,六位将军齐声:“遵命。”

箕子先生:“今日早朝后,立即着手庆典计划、组织、人员调配等工作,庆典定于今年九月初八。”六位将军施礼:“请先生放心,我等保证如期完成任务。”箕子一挥手,六位将军回到朝班之中。

先生接着:“墨一伯世子、南宫伯逹、琴应、即墨郡主、红云夫人、辽西郡主、契商郡主。”我首先出班躬身施礼:“在。”其余六人陆续出班,躬身施礼:“在。”先生:“本王命令你们七人以最快的速度筹建朝鲜国讲武堂,其中墨一伯世子负总责,琴应将军和南宫伯逹老将军分别负责文武两方面的总教头,即墨、红云、辽西、契商四人分别负责相关事务。今日退朝后,你们几人立即着手讲武堂场地、人员调配以及物资筹备等工作,争取一个月内完成筹备招生工作。”

我们七人施礼:“遵命。”先生一挥手,我们七人退后。

箕子先生:“今天安排的这两件事情,是近期内我国的头等大事,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做好这两项工作。”银安殿上在朝的官员齐声答应:“遵命。”箕子先生:“哪位爱卿还有事情启奏。”大家沉默无语,箕子先生:“退朝。”

退朝后,我将南宫伯逹、琴应夫妇和契商郡主邀请到我的临时寓所商讨如何开展讲武堂的工作。

放开他们之武王敕封朝鲜国22

公元前1044年五月十四巳时,我在朝鲜箕子先生府上临时寓所的起居室内会见了朝鲜讲武堂的主要成员。分宾主落座后,四个丫头春风、石头、颖新和丹阳送上干鲜果品,倒上茶水。我开门见山的:“我等七人受箕子先生之命组建朝鲜讲武堂,我既感到光荣,又感到责任巨大,思想上有压力。伯世子才学疏浅,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箕子先生把这么重大的责任压到我的肩膀上,我担心有付先生重托。在巨大责任面前,我有些犹豫。然而换个角度来想,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没有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是不想象的,而建立讲武堂培养我军高级指挥人员则是强军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将化压力为动力,决心办好朝鲜讲武堂,以报答箕子先生的知遇之恩。有在座诸位的鼎力支持,我对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又增添了几分信心。南宫侯爷老当益壮,文武兼备,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南宫伯逹抱拳:“哪里、哪里,老朽已。”我:“南宫侯爷不必过谦。”南宫伯逹:“老朽定当全力支持孤竹世子完成箕子先生的重托。”我抱拳拱手:“感谢南宫侯爷的支持。”南宫伯逹亦抱拳还礼:“太客气了,以后有啥事情世子尽管吩咐。”我:“请先生为我把好武术传授这一关,做好总教头,在我不在讲武堂的时候主持讲武堂的全面工作。”南宫侯:“好,谢谢世子信任。”

我转身面对广平侯琴应、即墨郡主夫妻:“广平侯夫妇,青年才俊,以后你二人要替我把好文化课这一关,做好文化教头。”琴应、即墨郡主:“愿听世子吩咐。”

我又对契商郡主和辽西郡主:“妹文虽不过硬,但武功绝对过硬,你和你姐姐辽西具体教授武术、操演兵马等项工作。”契商郡主:“愿听姐夫吩咐。”辽西郡主:“听从相公的指示。”我对红云:“你带领咱们院里的人,抓好讲武堂的后勤工作。”红云:“请相公放心。”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即墨郡主,你要负责咱们讲武堂对内对外所有文书的起草和上报工作。”即墨郡主抱拳:“妹才学疏浅,还请世子多指导。”我:“指导不敢当,互相切磋为好。”即墨郡主微微一笑:“哥哥过谦了,以哥哥的才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怎奈生不逢时,委屈了哥哥才华。”我:“是即墨妹妹太抬举我了,我不过是一个看过几天书的人。”即墨郡主:“人家都文化就是能力,文化就能帮助人打胜仗。”我:“那是,从历次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也可以叫计策。所谓战胜者就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之人,逸者劳之,以逸待劳,攻其不备,击其不意。”琴应:“世子先生的太好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我:“广平侯过誉了。伯世子不过是了战略一些常规性的东西。”我话锋一转:“诸位看我们讲武堂应该选址何地,第一期学员该招多少学员呢。”南宫侯爷:“我看讲武堂选择在三河城东大营内就可以,具体招收人数我看就招二十五伍。”辽西:“南宫侯爷的是五百人吗。”南宫侯爷:“正是。”

我:“学员的条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琴应:“依我看,首先应该是政治过硬,也就是支持再造共和,重建殷商宗祀的人。第二、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者优先。第三、年龄在十八到二十二岁之间。第四、招生范围朝鲜国范围之内的良家子弟均可。”

我问大家:“看何时开始招生呢。”

契商郡主:“此事宜早不宜迟,选择好讲武堂地址,营盘搭好后就可以招生了,后续建设陆续搞。”我:“可行。”

我:“即墨郡主,你把今天的座谈会议纪要整理好,我要给箕子先生报告一份。”即墨郡主:“世子放心,我一会就整理好了。”

主要事情谈完,我:“红云,告诉厨房多加几个菜,诸位今天就在我们这里吃的顿便饭。”南宫伯逹:“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红云出去安排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