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续盛世里的阴影8

之续盛世里的阴影8

公元前1020年11月10日早晨,当我们得知我的姑母也就是辽西夫人的母后箕氏朝鲜国大王妃孤竹兰过世的消息后,送走了报丧的官差,辽西夫人已经是泣不成声。桃花夫人和女墨一子妍一左一右将辽西夫人掺进了家门,红云夫人安慰辽西夫人:“生老病死有命,富贵在天。姑母既然已经魂归天国,咱活着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妹妹你也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桃花也:“是啊,辽西姐姐。姑母过世,好多事情还需要你和先生去妥善处理,你要保重啊。”

红云夫人在前,桃花和子妍搀着辽西夫人在后,我们四人走进起居室。家人已经坐到了起居室等候我们吃早餐了,得知孤竹兰王妃过世的消息,孩子们都很难过。起居室内大家就坐,三位丫头思红、思春、思恋和蔡嫂将早餐端了上来。蔡嫂:“夫人们节哀,有多大的事情也要先把饭吃了再。”我:“是啊,姑母过世,我也很伤心。辽西你们三人也都别落泪了,大家先吃饭。”红云止住悲伤:“嗯,辽西妹妹,咱们先吃饭。”

起居室的气氛很压抑、沉闷,子康、子楠、子娇和子妍很快的吃罢早餐,辽西夫人象征性的陪大家吃了即可,也就放下来筷子。蔡嫂和丫头们撤下餐桌、碗筷也出去了。我:“红云啊,我和辽西夫人带着子康先走, 一会你把姑母过世的消息告诉魏氏老夫人和子健夫妻,让他们也过去祭拜一下。魏氏老夫人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在家过来给咱们看家来。”红云夫人:“相公尽管放心。你们走了之后我就去安排。”我接着:“桃花,你一会去讲武堂子薇家通知子薇夫妇让他们也去祭拜一下他们的姥姥。”桃花:“好的。”我:“红云、桃花,你们下午带着孩子们过晌再去,桃花夫人你先给预备些现金,下午一同带去。”桃花夫人:“不用相公操心,你们先走你们的吧。”

后院门口,告别家人。我和辽西夫人上了单套篷车坐稳,子康驾车 载着我和辽西离开了柳庄。进了西京北门。我让子康停车,在路旁的日用杂品店买了果供和烧纸,上车后子康驾车继续向王宫方向走去。因为是早晨,路上的行人并不多,所以篷车跑得起来,不大工夫,篷车就直接驶进了王宫大门,在二门前停了下来。

夫妻二人二门前下车,子康将篷车停到旁边,三人进王宫二门。辽西还未进门。就大声的哭了起来,子康跟在我们的身后。只是默默的流泪,我手里提着果供和烧纸,神情凝重。孝子箕春光和箕松迎接到二门,箕松从我手中接过果供和烧纸。春光:“姐姐、姐夫来了。”我:“嗯,来了。”过来银枣花和银杏花,搀着辽西夫人:“走吧,姐姐。”箕松在前,春光在后陪着我,就把我们一家三人领到了停放姑母尸身的起居室内。

我虽然不会哭,但是在辽西、银枣花 等人痛哭声中,我想起跟姑母相处的滴滴,一想以后再也见不到我那慈祥的姑母了,悲从心升。捶胸顿足,长歌当哭。悲痛的:“姑母啊,我来晚了,我咋就没能看到你最后的一面呢。”春光过来:“姐夫,哭两声就是了,你先到书房看望一下父王吧。”我用手帕将眼角的泪痕擦去,随春光来到了父王箕子先生的书房。随后,辽西夫人在银花等人的劝下,也止住了哭声,同我脚前脚后的走进了先生的书房。

箕子先生坐在书房的椅子上,神情有些呆滞,沉浸在姑母去世的悲痛之中。我走到箕子先生的身边,躬身施礼:“参见父王。”辽西:“见过父王。”先生:“你们都来了。”我:“得知姑母去世的消息,我们就来了。”箕子先生:“你们俩先坐下,等书殷和八百来了后,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发行你母后。”子康走到先生的身边:“姥爷。”箕子先生:“乖孙子,你今天没到讲武堂上课啊。”子康:“我来前让我大娘给请假了。”先生:“一会陪你舅,给你外婆多上几著香。”子康:“嗯。”

我们进屋时间不大,八百和书殷郡主也到了。箕松把八百和书殷郡主领到先生书房,八百和书殷见过箕子先生后,先生:“你母后昨夜晚间已经辞世,魂归天国。今天一大早就把你们召集过来,父王是想跟你们商量商量你们母后如何发行的问题。”春光:“母后勤俭一生,我想把发行母后的仪式搞得隆重。”先生:“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比较富裕了,也有能力办一场隆重的丧礼。可是你母后节俭一生,我们怎么能让她临走闹个铺张浪费的坏名声呢。所以,你母后的丧仪我认为还是简办为好,特别是对你的形象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提倡别人婚丧新办,而我们家却丧事大办。俗话的好,一万句不如自己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我们简办势必带动王公大臣们从简办理婚丧。”我:“先生的对,从简发丧,有利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我赞成从简发丧。”辽西:“我也赞成丧事简办。”

八百将军:“简办到什么程度呢。”箕子先生:“仅限于你母后近亲属参加丧仪,接受王公大臣祭拜,但不收丧礼。”书殷郡主:“这样也好。”我问:“给山戎契商妹妹报丧的可打发出去了。”春光:“天亮时候,跟给你们送信的一起派出的,我已经要求他们连夜飞奔,务必三日内将消息送到契商妹妹手上。”我:“好,这样可以省去些时日。”

我:“整个发行期间请谁做大指宾了。”先生:“我已经派人去请南宫忽和琴应两位将军了,让他们全面料理你母后的后事。”我:“这两个人稳妥。”会上箕子先生:“暂时把你母后的棺木埋在牡丹峰下,等为父百年之后,你们要把我和你母后的尸身运到箕国故里埋葬。”在场的春光:“儿臣谨记父王的话,百年之后将父王和母后的尸体运到故里安葬。”先生:“这我就放心了。”(未完待续。。)

ps: 祭拜姑母孤竹兰,丧事从简做表率。箕子先生多忧虑,叮嘱春光埋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