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战争起4

之战争起4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4

公元前1043年七月初九巳时三刻,我回到讲武堂调来大车一辆,卫士十人。因为辽西郡主这几天正是预产期之内,所以让辽西和红云两位夫人跟厨娘坐车,她们的四个丫头骑马。一行十九人跟朝鲜讲武堂的弟兄们告别后,离开段甲岭奔肥子国疾驰而去。

一路上看到很多男女老少举家东迁的人很多,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下午来到肥子国都城,紧急拜见七王叔墨一德光和七王婶三湘夫人。见面之后,互相寒暄几句,就转入正题。七王叔:“伯世子贤侄来得正好,听得大周北燕国已经吞并了蓟州侯国,时局紧张,看样子大周朝要对我们殷商旧部下手了,北燕国借住大周朝的势力,收复殷商旧部是假,拓展自己的地盘是真,如今战争阴云笼罩整个东北地区,你看我们该如何是好。”

我:“以我之见,目前我们殷商旧部应该团结在箕子先生周围,唯箕子先生马首是瞻。”七王叔:“先生乃是殷商三贤之一,号召力有目共睹,只是目前大周势力实在强大,恐怕我们捆在一起,也未必是大周朝的对手,这该如何是好。”我:“七王叔,我这里有一份箕子先生给你的国书,请你过目。”我把书信从身上取出来,旁边的侍者转呈给七王叔。

七王叔打开胶泥的铅封,从里面取出一卷文书。七王叔持书在手,仔细的看了一遍:“先生让我们做好接应他们东撤的准备,同时让我们立即准备随大队撤退。”我:“撤到孤竹境内,有孤竹国和山戎人协助,我想我们胜算的几率应该很大了。若是但凭我们任何一股或是两股力量,很难与大周军队抗衡。”七王叔:“贤侄的有道理,我们就照先生的要求去办理了。”我:“好,那么侄儿我就先行一步,孤竹国等候你们的到来了。”七王婶三湘夫人:“你这就要走吗。”我:“是啊,婶娘。”七王叔:“在着急,也要吃顿饭再走啊。”我:“车上备有干粮和水,路上随便将就将就就好了。时间要紧,我们要连夜赶到孤竹国去。”

七王叔:“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留你们了,一路上多加心。”我、辽西和红云告别了,七王叔、七王婶,一行十九人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出肥子国国都,连夜向东赶往孤竹国。

天黑时分到达孤竹国境内的青龙山下。青龙山山高坡陡,山路崎岖,两侧是松柏茂盛。天黑后,马队和车辆上都起了灯球火把,把山路照得很亮。一行如十几人如一条火龙在山间穿行。

走着走着,就听到车上红云夫人喊:“相公、相公,快过来。”听到红云的呼唤,我赶紧打马紧走几步,来到大车近前。我:“怎么了,有啥事情吗。”红云:“辽西妹妹念叨肚子疼,好像要临产了。”我:“你和厨娘能接生吗。”红云:“如果是顺产,我能行。若是难产我可就无能为力了。”我:“好,先让辽西坚持会儿,前方有一处猎户,我们暂时借用块地方,把孩子生下了再走。”

向前走了四五里地,到达青龙山北侧的太平庄西沟村,西沟西有一家猎户姓张名保民。卫兵上前明情况,保民夫妇腾出东屋让辽西等女眷入住,并且让老婆烧水伺候辽西生产,卫士们则在四周警戒。

在窗外听到辽西喊疼,我心里很是着急,默默的祈祷他们母子平安。时间在折磨中过了约两个时辰,忽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音,我的心终于亮了。厨娘出来:“恭喜爷,辽西夫人生了位千金。”我:“辽西可好。”厨娘:“只是有些疲惫,尚好。”

让辽西吃口东西,休息会咱们马上就走。厨娘:“辽西夫人,让爷你给起名字呢。”我:“这孩子就叫墨一子薇吧。”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5

公元前1043年七月初十天刚蒙蒙亮,我一行十九人就来到了孤竹城的西城外,此时城门还依然紧闭,晨雾还没有散尽,城内城外不时传出鸡叫的声音,催促人们赶快起来。站在关城之下,向城楼上高声喊嗬:“上面的军兵听着,我是世子墨一伯,赶快打开城门。”喊上过后,城上一个百夫长探出头来,向下观看。边看边问:“在哪里呢。”我:“我在这里。”守城的百夫长:“请稍等。”

时间不大,城门大开,吊桥格吱吱的放了下来。我们一行打马入城,直奔王宫。到王宫的时候,天光大亮,宫门刚刚打开。宫门之外,我对把守宫门的卫士:“速去通报,就世子有要事立即求见父王、母后。”把守宫门的卫士:“是。”转身向宫内飞报。宫门之内,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侍卫们在宫内等候。红云夫人抱着儿子墨一子健下车,辽西夫人则依然躺在车上休息。红云抱着子健随我赶往父王、母后的起居室拜见父王、母后。

当我们来到父王的起居室外面,此时起居室的房门已经打开,报告的卫士站在起居室外面恭候着。见到我:“世子、夫人请进,国王和王后已经起来了,就在里面。”我:“好。”进到起居室内,父王坐在椅子上喝茶,母后则陪在身边。我和红云跪倒在地:“儿臣给父王、母后请安。”父王:“快起来,一旁就坐。”母后:“起来吧、起来吧。”我和红云起身,一旁侧坐。父王就问:“你俩因何来得如此匆匆啊。”我:“回父王的话,西边出大事情了。”父王:“别着急,慢慢。”我就把大周朝、北燕国如何吞并了蓟州侯国,朝鲜国危在旦夕,肥子国准备东撤等情况向父王简单的介绍了一遍。父王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最后父王:“不知道箕子先生如何打算的,我儿对此事怎么看待。”我:“父王,这里有先生给你亲笔信。”我把信从身上拿出来,递给父亲。父亲打开泥封,从里面取出一卷文书,仔细观看。看完信,父王墨一凭:“北燕国与我们孤竹国是姻亲,想必北燕必不能对我们下死手。可是你岳父箕子朝鲜国就他们未必肯放手啊。”我:“姻亲未必可靠,到关键时候我想也会刀兵相见。现在我想我们退到河东,把都城留给朝鲜人把守,也不失为一个良策。我军主力配合朝鲜、肥子国、山戎人,我们四股力量联合作战,争取把大周朝、北燕联军消灭在濡水以西,燕山南麓的广大山区。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孤竹国河东之地不受战乱之苦。”父王:“甚善。”我:“父王你既然同意我的意见,那今天咱们早朝上宣布,今天就组织人马、百姓把孤竹城腾空,迁往河东平州。”父王:“好。”

我:“父王、母后,辽西昨天晚上刚刚生了个女孩,我取名字叫墨一子薇,现在他们就在宫内。”母亲听了:“太好了,这样我可就孙子、孙女都有了。怎么没让她们进来呢。”我:“回母后的话,红云、辽西,一个带着孩,一个刚生孩,如今战争要起,让他随我东奔西走也不是个事情。红云、辽西和孩子们我想就先随你们转移到河东,住在你们身边我比较放心。”母后:“那是自然。”

父王:“你看这事情如何安排。”我:“我今天就去山戎族请求他们派人援助先生共同对付大周朝和北燕联军,这里吗。依我看,让弟弟墨一二黑和殷红郡主守候等待箕子先生到来,你、母后、婶娘以及鸿雁、夏风郡主等人今天转移到河东平州城。”父王:“好,早朝之上,我立即安排都城迁往河东事宜,让鸿雁、夏风郡主保着你母后以及红云、辽西等先到平州去。”我:“好,父王、母后,事不宜迟,我立即动身去山戎,红云跟辽西就交给你们了。”父王、母后:“孩子,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人多,苦不了她们娘几个的。”

王宫内院,辞别了父王、母后,两位夫人抱着我流下眼泪。我安慰:“别哭、别哭,我过几天就回来。”拌鞍任蹬,飞身上马,带着卫士出宫门奔山戎而去。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6

一路无话,一行十一人晓行夜宿,紧赶慢赶公元前1043年七月十三日天黑前赶到了山戎人黑山驻地。先找到了亲家耶律寿、郭果郡主,把来龙去脉跟他二人一,耶律寿:“出兵的事情我不能做主,我带你去见我父王耶律可汗吧,看可汗怎么。”我:“好吧。”来不及休息,耶律寿领着我去见耶律可汗。

金毡帐内,耶律可汗朝南向坐。进到大帐之内,我躬身施礼:“朝鲜国特使墨一伯参见可汗。”耶律可汗,初次来山戎时候我们已经见过一面。可汗:“免礼平身,赐坐。”我:“谢过可汗。”可汗:“不知伯世子特使此次来我山戎有何事啊。”我:“此次受朝鲜国国王箕子先生之托,来山戎求救兵而来。”可汗:“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大周朝、北燕联军日前吞并了蓟州侯国,朝鲜国危在旦夕。我来的时候路过肥子国、孤竹国,两国应箕子先生的要求,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我来山戎的目的就是联合山戎人一同抗击大周朝和北燕国的联军。”可汗:“伯世子先生箕子先生国书呢。”我从身上掏出给山戎可汗的国书,呈给可汗:“可汗请看。”

可汗接过国书,打开泥封取出一卷文书。山戎可汗边看国书,边头称是。国王看罢国书:“箕子先生不愧为殷商太师,简单几句话,提醒梦中人。先生的好,我们都是殷商旧部,东夷亲族。若是朝鲜、孤竹国等国有失,则唇亡齿寒。此次大周对东北用兵,意在开疆拓土,若是我们不同心协力,势必被大周和北燕联军各个击破。”耶律寿旁边插言:“听伯世子先生,时局紧迫,父王要尽快做出决定啊。”可汗:“请伯世子先生放心,这兵我山戎族是一定出的。”我:“如此,我代表箕子先生感谢可汗的大力支持。”可汗:“先生不要太客气,此次出兵关内,对我山戎人来无疑也保家卫国的行动,我希望我们四家精诚团结,共同消灭大周朝北燕国的联军。”我:“一定、一定。”可汗:“先生远道而来,一定没有吃晚饭吧。”我:“不劳可汗费心了。”耶律寿也:“有儿臣安排就是了。”可汗:“既然这样,我也就不便多留了。明日你跟耶律寿一起来,我要当场派兵出兵关内。”我:“好,在下暂且告辞。”

我站起来,躬身施礼,走出可汗的金大帐。耶律寿跟耶律可汗告别,随我回到他的营地。郭果郡主已经预备了烤全羊,耶律喜、耶律喜的夫人锦萱郡主、女儿耶律馨妹、耶律福、耶律福的夫人佳人郡主、耶律禄的儿子耶律萧蔷等人作陪。宾主围着火堆幕天席地而坐,女奴们满酒上肉,一场特别的欢迎宴会,就在这黑山脚下进行着。

耶律寿端起酒杯:“人生无常,没想到刚从孤竹国分别,时隔不久今天我们又重逢在着黑山脚下,欢迎伯世子贤弟一行再次来到草原。来我们大家共同干一杯,表示对伯世子兄弟一行的热烈欢迎。”耶律喜也端起酒杯:“欢迎伯世子兄弟。”我端起酒杯:“感谢主人们盛情接待。”欢迎的酒宴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热情,大家围坐篝火载歌载舞。我心里虽然惦念前方的战事,但是我知道山戎人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从来就不惧怕打仗,并且性格豪爽,有吃就吃,有喝就喝,从来就不知道烦恼。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瘌,再过二十年又是条好汉。所以,我也就放开了酒量,大碗的喝酒,大块的吃肉,跟我一起来的卫士们也都喝了不少酒。

闹到半夜,篝火才熄灭,郭果郡主派人接待我们大帐内昏睡,一觉就睡到大天亮。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7

公元前1043年7月14早晨,山戎族驻地,牛角号吹响,随耶律寿等人赶到耶律可汗的金大帐之内,耶律可汗虎皮大椅上端坐。左右参加可汗以后,可汗:“今日关内动荡,大周朝、北燕国开疆拓土,直指我殷商旧部,东夷后人。昨日收到箕子先生联合抗敌的书信,我等对大周朝、北燕国的入侵行动不能坐视不管,唇亡齿寒,因此我决定出兵关内,保家卫国。”大帐之内骚动,众将官都:“愿听可汗号令。”

耶律可汗:“耶律寿。”耶律寿向上施礼:“儿臣在。”耶律可汗:“率领你部5000人马为前部先锋官,立即随伯世子先生入关作战。”耶律寿上前接过将令,抱拳拱手:“遵令。”耶律寿退后。耶律可汗:“耶律禄。”耶律禄上前施礼:“儿臣在,摔你部5000人留守老营,代替为父监理各部。”耶律禄:“遵令。”耶律禄退后。耶律可汗:“耶律喜、耶律福听令。”耶律喜、耶律福二人上前:“儿臣在。”耶律可汗:“给你俩二人三天准备时间,三天后随为父出兵关内,不得有误。”耶律喜、耶律福:“遵令。”最后耶律可汗:“伯世子先生。”我上前抱拳拱手:“见过可汗。”耶律可汗:“军队我已经调动已毕,先生先随耶律寿先行入关,我自将大队人马随后就到。”我:“好,咱们关内见,在下先告辞了。”耶律可汗:“先生一路保重。”我:“可汗保重。”

告别耶律可汗,随耶律寿来到耶律寿的驻地。耶律寿立即调动人马,拔营起寨向关内开拔。山戎人本来就是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终年漂泊,所以随时能开拔,这就是山戎人跟关内诸国的区别。5000人马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车辆帐篷随人马迁移。公元前1043年7月14日巳时从黑上脚下山戎老营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就奔着孤竹国方向开了下来。经过三天多行程,公元前1043年7月17日到达孤竹国燕山南麓山区,夜宿刘家口。

从当地地保口中得知,此时朝鲜国、肥子国已经撤到了孤竹国西部地区,正在与西周、北燕军队作战。孤竹国国君已经率领国都内的臣民退到了青龙河东平州城内,沿河派重兵把守,以防止大周朝、北燕联军进攻孤竹国河东地区及燕山深山区。我跟耶律寿一商量,做出了先就地扎营,一边向西派出探马,探听箕子先生的消息,一边派人联系孤竹国,就我们已经请来了山戎援军,让家人放心。

两天后派出的探马回来汇报,箕子先生的军队正在肥子国与孤竹国交界地带同北燕大周军队做抵抗。孤竹国方面已经传了消息:“家里一切都好,孤竹国都城也在墨一二黑和殷红郡主的手中。得到这些详细的情报后,耶律寿向大队进行了禀报。

公元前1043年7月20日耶律寿先锋率领山戎军队,从刘家口向西开拔,进入孤竹国西部地区。又经过两日行军,到达孤竹国与肥子国交界地带。部队驻守在太平庄一带等候大队,联络箕子先生。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8

公元前1043年7月20日晚上戌时,探马来报箕子先生正在青龙山北坡营地驻守。得到探马的消息后,我跟耶律寿带着十余骑卫队,赶奔十多里地外的箕子营地拜见先生。

半个时辰的快马加鞭,来到青龙山北坡营地。青龙山下大道左侧帐篷挨着帐篷,扎出去联营有二三里地,以车为墙。从辕门向里面望去,灯火通明,有哨兵巡山放哨。辕门前我们下马,跟哨兵明了情况,哨兵领着我们到中军大帐去见箕子先生。

到了中军大帐外,哨兵进帐通报。时间不大,箕子先生带着契商郡主、胥春光亲自出来迎接。我躬身施礼:“参见先生。”先生:“伯世子免礼。”我对先生:“先生这位将军就是耶律寿将军。”我对耶律寿:“仁兄,这位就是箕子先生。”耶律寿抱拳拱手:“山戎人耶律寿参见箕子先生。”先生:“不知道耶律将军到来,寡人有失远迎,见谅见谅,此处非讲话之所,耶律将军里面请。”

让进中军大帐,亲兵端水倒茶。分宾主落座之后,先生指着胥春光对耶律耶律寿:“这是犬子胥春光。”又指着契商郡主:“这是女契商。”先生对春光和契商:“还不过去参见耶律将军。”胥春光、契商郡主上前躬身施礼:“见过耶律将军,请多多关照。”耶律寿:“都是一家人,二位就不要客气,战场上我们互相关照。”春光、契商:“是。”

互相见礼之后,先生对耶律寿:“感谢耶律将军亲赴关内给予援手,为恢复殷商社稷,恢复共和制度所做的努力。”耶律寿:“禀告先生,家父派我跟伯世子先生率领5000人马为先锋,家父自带大队2.5万人马还在后面呢。家父嘱托我转告先生,血永远浓于水,朝鲜跟我山戎族,同宗同支,为光复社稷恢复共和,我等定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先生:“感谢你父子一片赤诚之心,拳拳爱国之志。”

我:“我走了这十余日,战况如何。”

先生:“不瞒耶律将军,此次战役刚刚开始,我等就连连败退。”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生:“二位莫急,让我慢慢的讲给你们听。”

先生喝了口茶水,接着:“自从7月9日,紧急会议结束后,将军们各回驻地调派军队,八百将军和书殷郡主就护送孤竹兰和洛阳牡丹等人向东撤退了。谁料想到,我大队人马尚未汇集到平谷镇,曲周侯鲁启的6000人马就遭到了大周和北燕联军的快速打击。鲁启等人孤军奋战,怎奈寡不敌众,向南仓皇败下阵来。当晚只剩下300多人的鲁启将军败至三河镇北三十里地的麻地村时,与我景如松将军的1.2万人援军相遇,这才救下了鲁启将军。”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9

我急切的问先生:“后来怎么样了呢。”箕子先生:“在景如松将军的指挥下,我们的队伍迅速在麻地村北开阔地上扎下营寨,此时天色将黑了。景如松将军首先按照露营的要求派出游荡哨,然后派快马联络贾蓉将军和葛天同将军的队伍,让他们连夜向麻地村集结。当天夜晚,四股部队终于完成了集结任务。景如松老将军连夜召开前敌军事会议,制定迎敌方案。因为麻地这块很空旷,此地离三河镇仅有三十里的,近在咫尺。为了给都城军民撤出国都争取时间,会上各位将军确定了同大周军队展开一场硬碰硬的大仗,藉此拖延敌人进攻的速度。”

第二天早晨,吃过战饭,大周、北燕联军五万多人从平谷方向开来。大队人马一不扎营,二不立寨,直接寨门前讨敌骂阵,让朝鲜国主将阵前答话。景如松老将军得到营兵报告,知道大周、北燕联军这是依仗着兵强马壮,没把这三两万人放在眼里,大有一鼓作气,消灭了我们再吃早饭的劲头。俗话的好,骄兵必败。景如松老将军见有机可乘:“大周、北燕联军傲视我朝鲜兵微将寡,不立营寨而战,哪位将军打这头阵,挫挫敌人的锐气。”听到景如松将军这么一,帐下一位老将军早就气得哇哇直叫。景如松将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过江龙葛天同葛老将军。前文咱们已经介绍过了,葛天同,红云夫人的爹爹,也曾是名门望族,因不满商纣王暴政流落荒郊,落草为寇。葛天同什么出身,山贼出身,脾气古怪而又暴躁。幸而遇到箕子先生,三阵赌输赢,后归顺了箕子门下。葛天同哪里服过任何人,他只有在喝多了是时候扶墙。

葛天同上前施礼:“景将军,某家愿讨一支将令,去会会大周与北燕的狂徒。”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葛碧山、葛青山这哥俩,看老父亲英雄不减当年,挣着讨令迎敌。哥俩也上前几步抱拳施礼:“将军,我二人愿跟随父亲阵前杀敌。”景将军:“葛氏父子忠义精神可嘉,本将军给你们6000人马营门列阵迎敌。”葛氏父子再抱拳:“遵令。”葛天同上前接过将令,大帐外齐6000人马,三声炮响,二龙出水就杀出了营门。

景如松老将军操起一支将令:“贾蓉将军、南宫忽将军,给你二人一支将令,你二人各带领3000人马埋伏在营门两侧,若是葛氏父子胜利了,你们乘势杀出,若是葛氏父子失败,你二人负责接应掩护。”贾蓉将军、南宫忽将军领令而去。

景如松将军:“鲁启将军,你带领6000弓箭手埋伏在营寨周围,防止敌人闯寨。”鲁启将军上前领令而去。

景如松看看帐中余下的众将:“随本将军营门处观敌瞭阵。”众将出大帐,上马奔营门处。

就见阵前葛氏父子已经摆开军阵。最前列,三杆大道旗下三辆战车,战车上安坐葛氏父子。紧接着左后方是三排弓箭手组成的弓箭手方阵,紧跟着后面一排是藤牌手,藤牌手后面是一排长矛方阵、一排大钺方阵、一排戈方阵,这三个方阵组成步兵军团。步兵军团后面是五百名不穿任何铠甲的敢死队方阵,他们身穿紧身衣裤,手持明晃晃的钢刀,等待敌人的进攻。再后面是三排后卫军阵,后卫军阵士兵一排朝里,两排朝外,负责警惕来自后面的进攻。在三位将军的右侧后方,是车阵方队。60辆战车严阵以待,就等主将发出命令进攻敌人。在战车之后是六百骑骑兵,骑兵们身上弯弓,腰下悬箭,手里都握着50多厘米的青铜短剑。此外在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两列步兵向外而站,瞭望左右两侧的敌情,保护侧翼的安全。弓在手,箭在弦上,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