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放开他们 > 之战争起10

之战争起10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10

葛天同让御手将自己的战车向天提了数丈,葛天同的战车可就来到了两军阵前。葛天同站在车左,中间坐的是御手,御手的右边是车右。葛天同手持长戈,车右持60厘米长的铜剑保护御手,战车上就这三人。葛天同用手朝着对面指,大声喊话:“大周朝的主将,过来受死。”就见对面军阵中冲出一辆战车,车上也是三人。车左是一名三十多岁中等身材的将军。葛天同用手指:“来将通名再战。”对面将军:“大周少师骠骑大将军北宫阙是也,你是何人。”葛天同:“过江龙葛天同是也。”北宫阙:“我奉劝葛老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最好放下武器,归顺我大周朝或许能升官发财,如若不然定让你血洒疆场。”葛天同听了气得嗷嗷直叫,嘴上:“无名鼠辈,胆敢如此放恣,看家伙吧。”

御手催动战马,战车向前。双方战车面对面迎面冲了过来。两车相遇,葛天同举矛刺向北宫阙的胸前。北宫阙慌忙闪身,躲过矛头,顺势回转身形,长矛刺向葛天同的腰下。葛天同撤回长矛,用长矛向外将北宫阙的长矛崩飞。两车错过,圈回战车,再战第二个回合。两人来回来去战了有十多个回合,老将军刺向北宫阙的右眼,北宫阙忙缩哽藏头,把头一低。谁知老将军这是个虚招,老将军调转矛头,直刺北宫阙的肺部。此时北宫阙已经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被葛天同挑于车下,御手驾车落荒而走。葛天同老英雄,一回长矛,下了一道命令冲锋。朝鲜**队战车在前,马队在后,步兵整体推进,大队就朝着大周军队冲锋了过去。疆场上喊杀声震天,鼓角齐鸣,冲啊,杀呀。6000勇士就如下山猛虎冲入了大周军阵。

看朝鲜军队扑了过来,大周军队主将南宫阙和北宫羽等力求稳住阵脚,因为临阵轻敌,没有稳健的队形。所以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经过大周军队这一冲锋,队形就乱套了。后面的想往前冲,前面的想往后退。自相践踏,死伤了无数。南宫阙、北宫羽,奋力抵抗,奈何军心已乱,打了几个回合也随大队败下阵来。看葛天同老将军得手,朝鲜国后备队也杀出营门,两队人马追出大周军队有十五里地之多。朝鲜**队得胜收兵。

回到大营,景如松老将军自然是嘉奖庆祝不必细。公元前1043年7月11日,大周、北燕联军重整齐鼓,集中力三倍与景如松等的兵力将景如松这两万多人团团围住,围而不打。大周军队派出劝降的使者,来劝景如松等人投降,被景如松将军拒绝。当天夜里,景如松将军分三路向外突围。天黑夜战,双方互有损失。第二天早上退到三河近郊,一查人数,两万多军队损失了过半,仅有8000多人冲出重围。还好各位主将大多数杀出重围,并没有受到损失。唯有过江龙葛天同,老将军冲锋过程中身上多处中流矢身亡,葛碧山、葛青山兄弟二人冒死将父亲的尸身抢到战车上,同大队人马一同带到三河郊区。

兄弟二人,用马皮将父亲包裹,葬于三河北藏龙洞村的荒山丘上,二人跪倒身躯向父亲磕了三个响头后,随大队人马向东撤退。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11

先生接着:“公元前1043年7月12日,景如松将军等人在极端不利的情况,虽然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也完成了预定的确保都城军民转移的任务,顺利的退到肥子国境内,同肥子国墨一德光的队伍且战且退。4天内朝鲜国陷落,7天内肥子国陷落,今天朝鲜、肥子两国的军民已经完全退到了孤竹国与肥子国搭界的青龙山一带,你和耶律寿来的正是时候。”听了箕子先生对前线战事的简单介绍,我关切的问:“现在孤竹兰等家眷怎么样了,退出来的黎民百姓怎么安排的,讲武堂的学员们又在什么地方。”

先生:“家眷以及黎民百姓在康侯的掩护下,已经转移到了孤竹国的国都去了,讲武堂的学员们由琴应将军指挥,编入了八百将军的卫队团,他们就驻扎在此地。”我:“此次战斗虽然损失了一万多人,好在诸位主将除了过江龙葛天同老将军不幸牺牲,其他人还尚好,也算是一件万幸的事情。俗话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可以在孤竹国、肥子国内招兵买马,聚草屯粮,以扩充我们的实力,同大周朝做长期的斗争。得知讲武堂的学员们参加实战,我很欣慰,让学员们学以致用,是件好事情,以后他们就是我朝鲜**队的骨干。”先生:“是啊。扩充军队,没有骨干怎么能行呢。依我看还是尽量保护讲武堂的学员们,保护军队的种子。”我:“先生的正是。”先生:“你既然回来了,讲武堂的队伍还是由你带着吧。”我:“好吧。”

先生问我:“伯世子,你对目前战况如何看啊。”我:“刚才听了您的介绍,目前我军尚有1.6万人,肥子**队也有2万人左右呢吧,再加上山戎2万多人,孤竹国可用的军队2万多人,我们现有可用兵力6.6万人,从人员对比上我们虽然跟大周、北燕联军绝对数值无法相比,但是由于大周北燕联军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地域里,战线过长,驻防各地也减少了他们的实际作战能力,依照我看,这要进行一段时期的拉锯战,彼此间会互有胜负。”

听了我的分析,山戎头人耶律寿:“孤竹国伯世子的有道理,我也认为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等我们山戎大队人马赶到,我想我们应该同大周、北燕联军开展几次反蚕食,反围剿的战斗,扭转我们被动挨打,积极逃命的局面。”耶律寿用了积极逃命一词,我心里担心先生反感,没想到的是先生:“耶律头人的是,从战争开始以来,我军实际上就是被动挨打,疲于奔命,根本就没有组织有效的反击,我看这样吧,时间不早了,你二人就住在这里吧,等你父汗来了咱们开个四国会议,专门讨论一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好吧。”

耶律寿:“好的,不过今天我要赶回营寨去,伯世子回不回去就随他自己了。但是我提出一个条件是,伯世子虽然不跟我们驻在一起,但是伯世子仍然要做朝鲜国跟山戎国的联络员。”先生:“那是自然。”

天色已晚,耶律寿起身告辞。先生:“来人。”上来两位亲兵校尉。先生:“将耶律将军安全送到他们的营寨,你们再回来交令。”校尉们抱拳施礼:“遵令。”其中一名校尉上前接过将令,对耶律将军:“耶律将军请随我们走。”耶律将军随校尉出了大帐,大帐前同我跟先生言别,上马随一队士卒向东北方向驰去。

我跟先生进入大帐之内,先生:“今天你就跟我住吧,晚上咱爷俩聊聊。”我:“好的先生。”

放开他们之战争起12

经过前一阶段的速战,大周、北燕联军的进攻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疯狂了,大概因为战线过长,后勤给养也许是出现了供应不上的局面。公元前1043年7月23日山戎族耶律可汗率领大队人马来到了孤竹国西部地带,这样朝鲜国、肥子国、孤竹国和山戎族四国的军队完成了会师。公元前1043年7月24日箕子先生在青龙山下召开了四国头领参加的反大周、北燕蚕食峰会,会上成立了反蚕食指挥机构,推举先生为反蚕会头领。会后四国发表讨伐大周、北燕檄文,罗列了大周袭击殷商,颠覆共和制度的数条罪状,号召天下爱好和平,拥护共和的人一起起来推到大周**帝王制度,恢复原始共和制度。

经过此次峰会,反对大周**制度有了统一的领导,为近期的反周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四**队,以孤竹国西部地区为根据地,不断吸引天下抗周志士,同大周、北燕联军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斗争。反攻初期,四**队曾经一度把大周、北燕军队驱逐到朝鲜国和北燕国以及蓟州侯国的三国交界地带,反周大业取得了光辉的业绩。

公元前1043年8月20日,由于北燕暗中分化瓦解,肥子国墨一德光率领他的两万多人马返回了肥子国都城丰润镇,肥子国正式接受力大周朝的敕封,成了大周朝的一个地方政权。由于肥子国的离开,反蚕会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同盟者。由于肥子国投敌,给反蚕会其他成员国造成了一定的危险,为了远离危险,朝鲜、孤竹、山戎人,分别东撤。朝鲜国箕子先生的两万来人则撤到了原来孤竹国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滦县油榨镇附近驻扎,山戎人耶律可汗率领两万多人撤退到现在的河北省迁安市、迁西县境内驻扎,孤竹国的军队则撤退到了现在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青龙河东岸沿河设防,防止大周、北燕军队进一步危害孤竹国青龙河河东地带,力求偏安一隅,不与大周、北燕争锋。至此,反蚕会名存实亡,朝鲜国在大周朝、北燕联军的压迫下,已经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两万多军民过着饥寒交迫,借住孤竹国原来都城的悲惨境遇。

看面临的处境更是令人担忧,西有大周朝、北燕、蓟州侯国、肥子国联军的步步逼近,南部是人迹罕至的渤海荒滩,东部是濡水和现在的青龙河两大河流拦路,唯有北部和东北方向是唯一可以去的山戎人占领地区,并且还有濡水相阻隔。这好像就是古人的绝境或是绝地吧,箕子先生将带领他的朝鲜王国去向何地呢,是与大周、北燕拼个鱼死网破,还是远走辽东另觅疆土重建共和制度呢,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大家要去往何方,真愁人。好在虽然死伤了不少士卒,但是各军队的主力尚存,或许还有发展壮大的一天。

放开他们之走之辽东1

公元前1043年9月3日,大周朝、北燕国、蓟州侯国、肥子国联军再次合兵东进意在彻底的消灭箕子朝鲜于首阳山下,濡水之滨,赶走山戎人,使孤竹国臣服。

公元前1043年9月4日为了拱卫先生,景如松、南宫忽、南宫伯逹、康侯、鲁启、贾蓉、葛碧山、葛青山等1.2万人先后退到首阳山下,与城内的箕子先生、八百将军、鱼将军等6000人成倒品字型驻扎在城外,以利于互相支援。公元前1043年9月5日上午,大周、北燕联军5万人来攻朝鲜国临时驻地孤竹城,联军在朝鲜国西侧安营下寨。南宫伯逹、景如松两位将军趁敌人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冲杀一阵,联军虽然遭受些损失,后退五里地安营。公元前1043年9月6日辰时,大周北燕联军倾巢出动,来战景如松、南宫伯逹等人,箕子先生派我、鱼将军和八百将军出城接应景如松、南宫伯逹等人,让胥春光、书殷、契商、琴应等人分别把守四门。

此次战斗我方参战军队约2万人、而联军投入兵力倍于我们,在首阳山下,濡水之滨,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北燕世子姬承、北宫羽、南宫阙等主将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他们立马在高坡之上,指挥士卒冲锋陷阵。两万对四万人兵力相差悬殊,战场上车与车战,马与马斗,人与人相互砍杀,看战场双方进攻的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老将军南宫伯逹乘坐一辆兵车与一名大周北宫芷兰相遇,两辆战车车来车往打了数十个回合,眼看南宫伯逹将军逐渐显示出劣势。我、南宫忽、康侯和南宫忽的夫人晴儿、丽江二人也在附近,都想靠近营救南宫伯逹老将军,怎奈都被对手所纠缠,无法支援。两车再次相迎,北宫芷兰虚晃一戈,南宫伯逹举戈相迎,怎知北宫芷兰这是个虚招,南宫伯逹举戈的瞬间,胸口大开,北宫芷兰长矛一抖手,就刺进了南宫伯逹老将军的心脏。北宫芷兰,左手一拧,右手一用力,将南宫伯逹老将军挑于车下。看到老将军惨死,南宫忽拼了命的向他父亲是身边靠拢,两位夫人紧随其后,保护南宫忽的安全。

众人合力之下,赶走南宫伯逹尸身旁边的敌人,南宫忽下马去抱起他父亲的尸体,想往战车上放。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一名北燕国的将军弯弓搭箭,正要朝着南宫忽将军放箭。我大喊一声:“南宫将军心冷箭。”这时候南宫忽将军的夫人晴儿郡主看到冷箭向南宫忽射来,用剑拨打已经来不及了,遂挺身而出替南宫忽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冷箭,此箭正中晴儿心脏,鲜血立即从身体里涌出来,湿透了白色的衣襟,晴儿手握着箭杆,倒在了地上。我抽箭弯弓,朝发冷箭的那名北燕军官射去,正中那厮的哽嗓咽喉,那厮也滚鞍落马,尸体栽落于马下。南宫忽将他父亲的尸体和他夫人晴儿的尸体抱上战车后,捡起南宫伯逹将军的长戈,跳上战车。御手驾驭着马车,南宫忽将军挥戈杀出一条血路,向朝鲜国临时驻地孤竹城退了下去,我、丽江郡主、康侯等人手持铜剑,左右冲杀,策马跟随其后南宫忽的战车杀透重围,突围回到孤竹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