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心象轮回 > 第八章 冰风水晶 再蓄阴谋(一)

第八章 冰风水晶 再蓄阴谋(一)

朱向阳望着手下两员大将这般的心浮气躁,不由面色一沉,凛然道:“与严、向二位兄弟交手的对手,伤亡如何?难道全身而退不成?”雷王二人见朱向阳自有威严,头脑顿时一清。只听雷泽天恭声回道:“据曾鹏勇所说,林中泥土已是翻弄一新,想来定是对方掩盖踪迹。曾兄弟只寻到严、向二位兄弟的尸身。泥地之下掺杂众多焦土、血迹以及残肢内腑。焦土想是因向兄弟那烈火真力之故,而残肢定是对头所留。”

朱向阳心下盘算:“对头既能杀得了天师与武师,便绝不可能是寻常之人。但对头亦留下‘众多残肢内腑’,既有无数伤亡,表明来者之中并无天师,否则对方伤亡不会这般之重。来者并无天师,却能杀害天师与武师,嗯,难不成那伙冰风人尽为五芒武师?”

暂且压住心中疑惑,朱向阳环视一圈,说道:“既知仇家,报仇之事便好办得多。有道是‘知己知彼,战无不胜’。我料想你们对那冰风国所知有限,这点大为不妙。”顿了顿,朱向阳对王玄钧道:“王堂主,你曾任职于大铎军中,想来对冰风国底细知之甚详,眼下便劳烦你为大伙细细说明冰风国的来历。”

王玄钧得朱向阳吩咐,便向众人道:“数十年前,冰风国并未立国之时,仅是我大铎国内的一个行省,称为冰风城,因其万年不化的冰雪与终年不断的凌冽寒风而得名。冰风城苦寒至极,既无法放牧、也不可垦田,但却拥有极为丰富的水晶及宝石等诸般矿藏。那些晶石矿产,若是运回中原,经匠人加工一番,镶为饰品,豪富门第之流便会争相追捧。虽是如此,但冰风城实在太也严寒艰苦,以致无人前去冰风城采掘淘金。其时朝廷眼馋冰风宝石所带来的巨额回报,于是将犯事之人发配前往冰风城去当劳工。再后来,大铎朝廷**渐甚,有许多忠臣良将看不惯朝纲荒诞,纷纷精忠进言,却反被皇帝胡乱寻些因头,也发至那冰风城为奴。数十年前有一位名叫王鹏修……”

天师堂主雷泽天听闻王鹏修之名,不由惊呼出声。只听王玄钧续道:“那位名为王鹏修之人,后来率领冰风城的矿工奴隶杀掉当地守军,举旗造反、自立为国。其国号沿用冰风之名,想是自有其意。”

待王玄钧说完,雷泽天便迫不及待地问道:“那位王鹏修,可是曾担任大铎坚字军主帅的那位王鹏修王主帅?”朱向阳插言道:“我曾听闻父辈之人言道,当年楚河洪水暴发,沿岸城镇无不受灾。坚字军主帅不顾大铎朝廷降下那道‘抢物救财为先、百姓存亡可不为顾’的旨意,反向麾下军士颁下‘一切唯以百姓性命为先’的军令。而这位好生令人佩服的坚字军主帅,正是王鹏修王大帅。后来朝中传出王大帅贪污军饷之事,因此而被发配于冰风城。王鹏修大帅人品何等坦率,怎会做出这等事来?想来定是因得罪朝廷所致。”

雷泽天沉默了半晌,说道:“楚河决堤那年,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若非王鹏修主帅,我全家性命早便丧于洪水之中了。”议事厅之内众人纷纷道:“我也是。”“我也为王帅所救。”

朱向阳待众人稍静,才道:“严、向二位兄弟的仇,我们定会相报!但大家听我一言,害死严、向两位兄弟的罪魁祸首,却是另有其人!”说到这里,朱向阳环眼一圈,议事厅内除他以外,还有一十一人,其中八人是最初便追随于他、助他创下光明会的长老天师。另三人之中,有二人便是王氏父子,剩余一人姓颜名峰,十余年之前曾是锐字军少帅朱向阳的副手,因瞧不过军队日渐腐堕,最终被朝廷削除军爵,被迫流浪江湖,后来被武师堂主王玄钧发掘。王玄钧因赏识颜峰的谈吐与武功,暗中将其彻底调查清楚、确认无它之后,这才将颜峰纳至武师堂。而此时聚集一堂的这一十一人,才是朱向阳真正心腹。

“冰风国既已向我大铎百姓加以残害,那它便是我们之敌。保土安民是我辈宗旨,曾经是、当下是、将来亦会如此,这一点绝不有变!如今那冰风国更是变本加厉,向我会中人下此毒手,更何况冰风所图恐怕不仅仅是抢夺些许财物、屠杀一些百姓便会罢休。恐怕他们真正谋图,乃是大兴兵事、灭我大铎。那冰风国既有如此野心,我们定当有所防备,以防我国百姓妄遭灾乱。以我之见,我们须有定计,设法令那冰风重归我国版图。”朱向阳停顿片刻,向雷泽天与王玄钧二人吩咐道:“断山关之外,是一片广阔无边的戈壁滩,戈壁滩中有一座风沙之城,名为曙光。曙光城中虽鱼龙混杂、杂乱无章,却是前往冰风国的必经之路。冰风国若来犯我大铎,亦会途径此城。你二人设法于曙光城之内安插眼线。如此一来,无论冰风国有何异动,我们皆可预先知晓。”雷王二人点头领命。

停顿片刻,朱向阳向众人道:“其实,一切罪魁之源乃是大铎朝廷。若非朝廷**,世间诸多惨案便不会发生、那些助纣为虐的山贼土匪便不会有,冰风也不会独立而出、自立门户,百姓更不会遭受来自冰风的无妄之灾,当然,我们这光明会也不会创立,严、向二位兄弟更不会惨死!这些惨事,究其根源,皆因朝廷之故。所以,我们主要目标,乃是大铎王朝!”众人听得朱向阳如此言语,皆是一怔。待得回过神来,尽皆兴奋不已、激动得无以复加,个个眼望着朱向阳,期盼着他接下来所说之事。

只听朱向阳说道:“若是与朝廷作对,眼下还并非最佳时机。我心中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此时说将出来,大伙一起参详参详。”他言中虽说是让大家一起“参详参详”,但议事厅内一十一名心腹早便对朱向阳忠心不二、誓死追随,只听心腹们齐声肃然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