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箜篌引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间百态,皆在我眼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间百态,皆在我眼

薛秀成伸出手,对着天上的月亮轻轻一握,叹道:“吕七进啊吕七进,我还以为会跟你打一架的。你就这么怂吗?当初在青城山巅,不是信誓旦旦说要阻止我堕入魔道么?”

此时此刻,散去百年修为的道人正在一个小山坡上挖草药,他在小镇上的医馆里谋了个职,问诊看病之余,还时常跑到山上找药草。道士精通歧黄之术,虽然褪下了道袍,却依旧是仙风道骨,镇上人都以为来了位治病救人的活神仙。

道人有个妻子,爱穿红衣。

薛秀成闭上了眼睛,虽在上清境,却有天门内太玄境界的本事,闭目可见千里之外。一片虚无之后,他看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昆仑山上,那个女子面南而立。高崖风吹过,吹起她的衣袍微微扬起。她伸手一只手,任由仙山上的云雾滑过指尖。女子身后有个长眉老人。他正侧卧在老槐树下的一块巨石之上,巨石随风微微晃动,老人的身形也是微微摇晃,物我合一,大概就是这番境界了。沦为西赵亡国公主的玉青禾轻声问道:“这就是先生的小千世界么?”

听风老叟闭目悠然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谓之小?”

玉青禾轻轻笑了笑,绝代风华。

听风老叟睁开眼睛,老人有一瞬间的恍惚。玉青禾盘膝坐在另一块大石之上,闭目不言。

老人摇头叹息一声,有些颓丧:“我在这老槐树下这么多年,依旧是狗屁不通,不通狗屁!”

玉青禾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轻声道:“谁规定大自在者就一定要摒弃一切?”

听风老叟呵呵一笑,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说道:“与你在此论道数个月,你竟也有些悟了。”

……

快绿庄内,苏青看着那个厅堂上那个正值妙龄的女孩竹梨花,她轻声说道:“你那薛哥哥没在潼川,竹掌门许是来早了。”

被说中心事的竹梨花小脸涨红,一旁的宋炎微微一笑,抱拳说道:“宗主有召,西岭凉山两派星夜前来,不敢耽搁。”

苏青“哦?”了一声,脸上的笑意玩味,她问道:“不知道尊夫人是否也来了?”

宋炎点了点头,笑道:“内人想念亲弟,若说谁最心急来此,当是内人无疑。”

苏青微微一笑:“薛秀成居然还没见过尊夫人?”

宋炎无奈摇头:“尚未。”

苏青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了:“这样啊,那我就等着看这一场兄妹相见的好戏了!”

……

江陵城皇宫之中,已经是九五之尊的轩辕靖独自站在梅花坞内的草庐内,草庐中檀香袅袅,一如往年那位女子在时。他看着那悬挂于屋内屏风上的一幅女子画像,问道:“管陶,当年你为我入皇城,这后宫佳丽三千人,又有谁能与你并肩?”

一阵风吹过,吹起那女子挂画涟漪轻起,轩辕靖眼神迷茫,他问道:“是你么?管陶,是你回来看我了么?”

整个草庐唯有寒风瑟瑟之声。

已经是当朝首辅的公羊先生立在皇宫城墙之下,仰头看着那高大威武的墙头,一袭青衫的儒士轻声说道:“我左公羊既然是儒家圣人,今日之后所做一切,不为帝王谋而为百姓谋,不为江湖谋而为天下读书人谋。”

……

括苍山,清凉瓦舍之中。西赵亡国寿康公主身披猩红的披风,站在院中的老腊梅树下,腊梅幽香尤胜空谷兰花。她握紧拳头,眼中含泪。女子没有说话,只是眼神熠熠,似有恨意。

林州吴越王府,赵志宁坐在书房汉白玉大案前,伸手在灯下,翻来覆去仔细打量着那一双极为秀气的手,说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翻翻覆覆之间,沾染了多少鲜血啊?”

骠骑将军陈中原坐在他的对面,赵志宁的一席话,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他轻轻一笑:“原来如此,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王爷以为,此事公主会想不到么?”

赵志宁轻轻叹息:“陈将军,我这一位姐姐的心机,可不比皇后娘娘要差了。”

陈中原望着这个隐忍了很多年,终于不用再忍的男人,没有说话。他无话可说,如果寿康公主的驸马真的因他而死,或者说,因他手中的十数万兵马大权而死。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宁王杀人固然不是君子所为,可他陈中原一个臣子,觊觎已经嫁为人妇的寿康公主,又如何光明磊落了?

……

薛秀成睁开眼睛,朝阳之辉落在他的脸上,薛秀成眨了眨眼睛,笑道:“人间百态,皆在我眼。大梦一场,有什么用?”

他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来,吹了个呼哨,毛驴踏步而来。薛秀成看着驴背上的那一箱书籍,叹道:“好一个公羊先生!好一个不为君主谋而为百姓谋!”

这一位最不像王爷的蜀凉王,最不像高手的上清境,起身跨上驴背,拍了拍骨瘦如柴的老驴,悠悠然朝西北而去。

……

十日后,在去往潼川的必经之路隆山驿道上,有一位牵驴的青年男子混入了浩浩荡荡的人流之中。这一队人中,有骑马佩剑的蒙面女子,有口诵佛经的行脚僧人,有手持拂尘的求道之士……江湖各路牛鬼蛇神都在其中,不知是什么盛会,竟将这些高人引到了川蜀险地。

自从红衣女琴师姜姽婳在终南山与那冯彦庄的三个弟子大打出手,声望简直如日中天。江湖上对她顶礼膜拜的年轻女侠多不胜数,这一票人中,就有一个红衣抱琴的女子,不骑马不坐车,偏偏学那女琴师徒步走江湖。

薛秀成看着这一队人的阵势,不像是武林名宿出生,倒像是不上不下的一群江湖人。论功夫还是有些,却绝对不能与那些入了流品的高手相比。薛秀成举目望去,一队人中连一位武道三流的宗师都没有看到。

薛秀成本想走上前看一看究竟,却愣是没挤过去,忽然觉得肩膀被人拍了拍,回头一看,有个蕴袍敝衣的青年男子冲自己咧嘴一笑。薛秀成微微一笑,向他抱了抱拳,问道:“这位仁兄有何指教?”

那男子带着浓重辽东口音,好意提醒道:“前面有一队东北采参派的人,脾气暴躁的很,兄弟你要是不急着赶路,就别去碰霉头了。”

薛秀成听罢,忙一脸的感激,抱拳道:“多谢仁兄好意提醒!多谢多谢!”

那男子咧嘴笑道:“在下余立身,来自辽东。”

薛秀成笑道:“原来是余兄弟,幸会幸会。在下凉州薛回。不知余兄这是要去哪啊?这么一大队江湖人涌入蜀地,不知是否有什么盛会啊?”

那余立身有些吃惊:“难道薛兄不曾听过,川九派前宗主,如今的蜀凉王薛秀成广发英雄帖,欲在潼川举行英雄大会,推选武林盟主。”

薛秀成皱了皱眉头:“有这等事?”

余立身嗐了一声:“薛兄竟然连这等江湖大事都不知道。”

薛秀成呵呵一笑:“我啊,只能算是半个江湖人,武功是半点没有的,这不刚刚从南边游学回来,故而不知此等大事。”

余立身点头“哦”了一声,说道:“怪不得我看你一身书生气,原来是个读书人。实不相瞒,我平生最敬重读书人,若不是家中贫寒,便也不会弃文习武去镖局走镖过活了,没准就考上功名当大官呢。”

薛秀成笑了笑,问道:“余兄也是收到那蜀凉王的英雄帖才来的么?”

余立身讪讪然一笑:“我哪有那个资格,能收到蜀凉王的帖子?你有所不知,我们这一队人,皆是来自辽东。都是随着前面那数十个采参派的高手来的。”

薛秀成点了点头,有些奇怪:“我记得这采参派听令于吉州聚贤山庄,怎么也会来这蜀地。”

余立身似乎有些忌讳,左右环视了一眼,才放低了声音说道:“如今那聚贤山庄的庄主当了皇帝,日理万机,哪里顾得上江湖之事?传闻大周皇帝与蜀凉王薛秀成交好,这些人可不就急着前来拜见?说不定这蜀凉王就是接下来的武林盟主!”

薛秀成笑了笑,没有言语。他明白轩辕靖的心思,庙堂与江湖不能兼顾,既然得了天下,无妨把整个江湖拱手让给自己。

他轻声说道:“轩辕靖,你倒是很大方,整个天下都是你的,倒也不必在乎这江湖的盟主是谁。”

余立身“咦”了一声,有些迷糊。

薛秀成忙摆了摆手,歉然一笑:“我这个人,有自言自语的毛病,不必理会。”

余立身呵呵笑道:“薛兄,你这书箱之中装的什么书?”

“都是寻常书,有儒教典籍十三经。”

余立身闻言肃然起敬,说道:“儒教典籍可不是寻常书,我听说大周的那位首辅大人,就是读书读出来的儒教圣人。听说那首辅大人的本事,比终南山的天下第一冯彦庄也不差什么,他就对这十三经很是推崇。”

“是啊,左公羊的确是个圣人,也当得起这两个字的称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