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颜家铺(十八)

颜家铺(十八)

不论是过年过节还是平时的晚上,有钱人家用红蜡烛、“洋”油灯照明。山里人,一般都是从松树上,砍下松脂照明。我家则是在一个小碟子里,倒一点点菜油,用两三根棉纱搓成捻子,捻子一头浸在菜油里,另一头搭在碟子沿口上,利用“毛细管现象”,点燃碟沿上的捻子。亮度极小,而且每晚只能点很短一段时间,吃完饭,不等母亲洗完碗,父亲就抢着把它吹灭。

有月光的夜晚,我还可以高高兴兴睡晚一点,没有月光的夜晚,天一黑就得睡觉。睡的时间太长,实在叫人难受。

每天晚上不到四点,我比公鸡还醒得早,我睡在床上静静等待公鸡的叫声。

公鸡启明的程序,我也掌握了:常常是一只公鸡拍拍翅膀,“给—格—嗝”叫了起来,接着笼子里所有的公鸡也都先后跟着叫了起来。其中可以听到一些仔鸡,扯着嘶哑的嗓子。叫第一声后,一般停数秒到三十几秒再叫第二、第三声…叫过头遍后,要静上一段时间再叫第二遍,再静上一段时间叫第三遍…

我就这么听着,等着天明,真是“长夜难明赤县天”。

儿童根本没什么玩物。

记得有一年吃过年饭,父亲不知从哪找来一面破鼓,交给我和弟弟。我俩高兴得跳了起来。除夕晚上,我俩坐在火炉旁,从天黑一直敲打到鸡叫,算是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之夜。

能自己动手做的玩具就自己动手做。例如用铁丝做“铁环”,用鸡毛扎“毽子”。又如,将长头发和毛线,和在一起,捏成圆球状,再用布包一层,最后用针线把布缝好,就成了拍在地上能跳起来的“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