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汀泗完小(一)

汀泗完小(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初,我进入“咸宁县立汀泗桥忠良中心完全小学校”读书。

汀泗桥中心完小校舍座东北朝西南。

学校西南方,是围墙,校门靠近东街出口。

进校门是一个大操场。操场靠近围墙有一杆旗杆。旗杆下有一个“司令台”,升降旗的、做操喊口令的、“训话”的人,都在这台上。

学校背后是“塔脑山”。站在山头上,向西南俯瞰,铁路、公路、汀泗河以及官塘驿与汀泗桥之间的大小山丘,尽收眼底。

虽然经过二十个岁月的风风雨雨,塔脑山上,北伐战争纵横交错的战壕,仍然清晰可见。

我常和同学在塔脑山上,寻找战争时的遗物,如水瘪、帽盔、子弹壳等。子弹壳特别多,它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子弹壳要大得多,据说是机关枪使用过了的。

校舍北面,是新建的几间简易平房教室。

校舍南面,是一座古建筑的两层高的四合院楼房。

四合院内有一个圆形门,圆门一周全是青石。夏天上面很凉,我们经常两人面对面,坐在门两边的圆弧上,为了不让身子往下滑,互相就用脚掌抵住。

楼房里面面积很大,楼上楼下有六个教室。

院子里有盆景,花池,还有几棵腊梅、石榴树…

四合院的南面,是外国人办的一所,里面只有五、六十个少年儿童的“保育院”。

校舍中间是一排平房,那是先生们的办公室。那时,我们称老师,不论男的还是女的都为“先生”。

先生办公室的正面墙上,挂着“国父孙中山遗像”,像的左右分别贴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像下贴着“国父遗嘱”。

教室的墙上,贴着先生写的标语,如“学而时习之”、“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日事,今日毕,太阳决不为汝而再升”、“登高山复有高山,出赢海更有赢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