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汀泗完小(十三)

汀泗完小(十三)

学校除了上文化课以外,就是“排练”。每天下午校园里,洋溢着歌声、琴声、锣鼓声和欢笑声。

学校组建的一支庞大的秧歌队,在董永菁老师具体指导,彭方琴、郭永浩老师的热情配合下,不到两个星期,就深入街头、村庄演出。

董永菁老师编排的秧歌舞很有创意。

秧歌舞队员们,都被分别化妆成工、农、商、学、兵,都穿着相应的服装,配有相应的道具。如:工人身穿工作服,手拿铁锤;农民身穿便服,手拿镰刀;商人身穿长袿,手上拿着算盘;知识份子戴眼镜,腋下夹着厚厚的书本;解放军身穿黄军装,手持步枪。

队员们把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解放后的欢乐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秧歌舞队,每到一处,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安坐位,倒茶水,忙着燃放编爆。

秧歌队都是在热烈的编爆声中开始表演。

一般来说,先扭秧歌舞,队形不断变换,边扭边唱。

有带着浓厚东北香土气息的:“农民起早庄稼好,收成丰富吃得饱,一家大小乐逍遥,大家来唱秧歌调。秧歌调,采高跷,大家齐唱兴致高。姑娘穿着花袄袄,走起路来扭扭咧,老头戴的是破毡帽,一个一个的乡巴佬。”;

有老师们自编的:“锣鼓敲的响,秧歌扭的欢,哪里的人民翻了身,哪里的秧歌扭(呀么)扭起来。扭个欢天喜地,扭个扬眉吐气,扭的自由解放,扭的人民胜利。一个个精神饱满,一个个活泼年轻,好象鲛龙大摆尾,好象燕儿巧翻飞。扭呀扭呀扭呀扭,扭到江北和江南,扭到北平和南京,扭出全国人民的幸福。你也扭呀,我也扭呀。扭向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在“扭”的同时,每个人都表演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如扭在队伍最前面的,工人大哥同农民姐妹,联手表演,象征“工农联盟”;解放军用枪押着装扮的“恶霸地主”,象征着“**”…在表演过程中,队伍逐步形成一个大圆圈。

圆圈形成后,锣鼓声停了。圈当中,节目开始,有快板、相声、独唱、小型歌舞剧,形式多样、短小精干。

表演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由一人宣讲形势、政策。

歌剧组,先由彭方琴老师选好剧本,物色演员,再让演员去抄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台词。接下来就是读台词、背台词、对台词。这段时间内,彭老师见缝插针教唱,配琴。台词以及唱腔基本熟悉后就反复排练,排练得差不多了,就预演,把一些文艺爱好者,请来观摩,提改进意见,最后公演。

我们学校先后排练和公演了上十本小型歌剧,如“兄妹开荒”、“王宝山参军”、“王贵与李香香”等等。

排练和公演了“白毛女”、“血泪仇”等大型歌剧。

在“血泪仇”中,我扮演了一个国民党匪军。

那天晚上,在镇广场的舞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两盏汽灯照得台上如同白天。

当“血泪仇”演到,夏义华扮演的忠厚农民王仁厚老汉,带着何先华扮演的年青儿媳,慌慌张张从后台逃上台前时,我在后台高声喝道:“站住!不站住就开枪啦!”。

我追到台前,到处“找”了“找”,说:“明明看见往这边来了,怎么不见了!”。

我在舞台布景的灌木、草丛中“仔细搜索”,终于发现了那个年青女子,如狼似虎地,使劲把她拉向后台。

我在后台大叫:“哎哟!她咬住我的手不放!”。这时,郭永浩老师在我身旁对空放了一枪。

顿时,台前的王老汉痛哭不已,晕倒在台上;台下一片哗然。“血债要用血来还!”、“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愤怒的口号声经久不息。

我们的演出,控诉了旧社会,对激发人民群众,站起来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学校里的文化体育生活十分活跃。

各班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

雨天在教室里唱歌,讲故事,说笑话,做室内游戏;晴天在操场上跳房子、滾铁环、踢毽子,翻单双杠,跳高跳远。高年级同学同老师一起赛足球、赛篮球,赛排球。

每逢课外活动时,整个校园内,热火朝天,师生们个个生龙活虎。

学校“阅览室”,图书、报刊很多。除了【长江日报】、【湖北日报】等报纸以外,还有同学们最爱欣赏的“人民画报”、“民族画报”、“解放军画报”、“大众电影”,以及众多的连环画(小人书)等等。

“阅览室”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急转弯”,吸引着同学们。

例如谜语:“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跳一个跑,一个吃人一个吃草”。(谜底“骚”字);

又如:有个美国佬在朝鲜打仗。一天,他收到老婆寄来的信,信上只有“56”四个阿拉伯字。什么意思?(家里无吃的,“速拿米来”);

此外,还有那些讽刺“漫画”,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如:以电影命题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