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时过境迁 > 颜家铺(三)

颜家铺(三)

我家虽然是砖瓦屋,但由于建在稻田里,地势低,室内晴天潮湿,雨天冒水。

家里养鸡养鸭,堂屋、房间的地上,到处是鸡鸭大便,走动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我,一年到头光着脚,很可怕。母亲每天都要从炉灶里铲炉灰,撒在地上。

进大门的左右墙角,放着便桶,父亲规定:白天晚上小便都得拉在桶里,积起来当肥料,这样,“肥水不流外人田”。

南房是卧室。床边,两头分别放一块砖,在砖上搭一块木板,睡觉时就让鞋子在木板上。

关鸡鸭的笼子,紧靠床头边,当床头柜使用。笼子里积累了厚厚的鸡鸭大便,母亲每天傍晚都要向里面撒一些炉灰。晚上鸡鸭在笼子里不停地哄动,看不见的炉灰,可想而知。

北房和爷爷家共墙,墙上留了个“连通门”。

北房是厨房。在靠墙的地方,挖了一个约四尺长,三尺宽,五寸深的坑,这就是炉灶。炉灶旁边,摆着矮凳、木墩和石头,供家人冬天坐着烤火。

我家烧水煮饭的方式和当地人一样。

选择一根四尺来长的竹子,把里面的节打掉;用木头做一个“鲤鱼”,在“鲤鱼”的背部向腹部垂直挖一个洞;选择一根五、六尺长且一头带钩的树枝,削光。然后,把树枝不带钩的一头,从"鱼腹"向“鱼背”塞进洞里,再塞进竹筒里。在“鲤鱼”尾部系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固定在竹筒的上部位,最后用绳子把竹筒的顶端悬挂在“楼托”下。

使用时,将“鲤鱼”向上移动,让绳子放松,木钩在竹筒里就可上可下了;如果将“鲤鱼”向下移动,让绳子绷紧,木钩就固定在洞里。这样,烧水的壶和煮饭的汤罐,挂在钩上,根据火力需要,只需将木钩推上拉下。

由于常年累月烟火烧熏,木钩、吊筒以及墙壁、楼顶,全是厚厚的油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