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朝生暮死 > 五、樽前聊与一身归(4)

五、樽前聊与一身归(4)

“让开!让开!八百里急报!”安阳和临川的大街上同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一夕之间,烽烟起,山河凌乱,韩卫范城节度使章子高高举“清君侧”的大旗向韩卫都城安阳而来。

朝堂上一片混乱,面对突如其来的内乱,大伙儿都有些不知所措。李隆脸色阴沉地看着殿下群臣,猛地拍案而起,大怒道:“饭桶!统统都是饭桶!叛贼都要打到安阳了,你们却连个主意都拿不出来!”

兵部尚书文宇奏道:“章子高以‘清君侧’为名,矛头直指内史令张远张大人,若将张大人交出,则章子高师出无名。”

张远闻言冒了一头冷汗却不敢言语,只听又有一人道:“文大人此言差异,章子高谋反是实,‘清君侧’不过是借口,就算把张大人交出去,只怕章子高也不会罢兵吧?如此,岂不是让我等做臣子的心寒?”这说话的正是户部侍郎刘兴。

张远闻言,计上心来,一脸悲戚地道:“若臣一人可换我韩卫太平,臣愿前往阵前,甘愿引颈待戮!”说到悲愤处竟还落下几滴泪来。

李隆不由动容,竟走下殿来扶起张远:“爱卿快快请起,孤绝不会将你交给叛贼的!”

有了李隆的保证,张远顿时安了心,面上做出感激万分的神情,激动地道:“臣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陛下之恩!”说着又跪下去,虔诚万分地向李隆磕头。

群臣见此情景,心下了然,知道王心意已定,多说无益,荀文若皱皱眉,终是什么也没说。

就在大殿之中一片肃静之时,老将军白鞅挺身而出,朗声道:“老臣愿为陛下解忧!臣自请前往范城平叛。”

“好,好,好!”李隆连声赞好,即刻下旨,“着白爱卿为兵马大元帅,前往范城剿灭叛贼,各部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很快白鞅率领五万人马离开安阳,直奔古羽关,古羽关地势险恶,易守难攻,虽然只有区区五万兵马,但白鞅有信心把章子高的二十万精兵挡在古羽关外。

日子一天天过去,战争进入僵持阶段,白鞅死守古羽关,章子高二十万大军竟一步也进不得。与战场上的沉重不同,安阳和临川正在为太子大婚而做准备,眼看着婚期渐近,安阳和临川都透出了一丝喜气。

耀雪皇宫——

兰妃看着铜镜中的惜梦,爱怜地抚着她的发,眼中却却染上了雾气。惜梦安安静静地坐着,任由兰妃为她上妆。

许久,兰妃才收了手,轻笑道:“好了,快起来让母妃看看!”欢快的语气背后有着淡淡的哀伤。

惜梦依言站了起来,伸展开双臂在兰妃面前转了一圈,轻笑着问:“母妃,好看么?”

“好看!好看!”兰妃将惜梦拉入怀中,赞道,“我的梦儿是最美的新嫁娘!”

惜梦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兰妃的眼角却滑下泪来,这一别,天南地北,只怕今生再不能相见,这让做母亲的如何不伤心?

“母妃……”惜梦轻柔的声音自兰妃怀中传来,“我舍不得你。”低声喃语似乎带了点点哽咽。

“傻孩子,你可不能哭啊,母妃辛苦了这么久才帮你把妆画好了,你要是敢哭花了脸,母妃可不饶你!”兰妃虽是笑着说的,可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惜梦抬起头轻柔地为兰妃拭去眼泪,轻笑道:“母妃还说我呢,自己倒先哭了,也不怕丢人。”

兰妃笑着点点惜梦的头,笑骂了一句:“你这臭丫头,就会顶嘴。”

“娘娘,公主,时辰快到了。”还不等惜梦开口,门外传来了悠悠催促的声音。

兰妃连忙拭去脸上的泪珠,扬声道:“我们这就出来!”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惜梦的手向门外走去。

门开了,陪嫁的宫娥、太监由苏嬷嬷领着在门外静候,兰妃轻轻推了推惜梦:“去吧。”

“嗯。”惜梦轻轻应了声,没有回头,由悠悠扶着向外走去,兰妃扶着门框看着,紧紧咬着下唇,泪无声地落下。

“母妃!”走出去的惜梦突然撇下悠悠,飞奔回来,紧紧抱住兰妃,“母妃,母妃……”

兰妃流着泪笑道:“傻丫头!从今以后你就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快去吧,别让你父王和大臣们久等。”

惜梦仰起头,将眼中的湿意一点一点收回,给了兰妃一个最美的笑容:“母妃,我走了。”话音落,转身离开,再不回头。

祭拜了祖庙,惜梦踏上了远行的车辇,回头遥望,只看见耀雪巍峨的城墙,经此一别,耀雪的一切都不会再见,惜梦心中不由有些凄凉,不过想到韩卫正在等她的人,胸中就涌起一股暖意,转身坐上车辇,再无留恋。车轮转动着将车辇带往远方,与此同时,命运的齿轮也被开启,缓慢地转动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