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灭晋 > 第四十回

第四十回

(地理上肯定有错误,若是有天水那边的读者,见谅。(手打))

魏延掩护刚脱离金古牙部纠缠的张嶷,二人自领精兵断后,徐徐退去。

等张雄、吴俊部闻讯赶到时,蜀军早已去了多时,张雄本谨慎,否决了齐鸣追击的意见,皆待主将到来。

夏侯玄领亲卫曲赶到时,张雄至前,先将情况略一叙述,夏侯玄道:“不追是对的,魏延智勇兼并,追之必中其计。且况我军昨夜于野地一夜,又在日头下站了一天,身心俱疲,且引军屯于略阳城,休整几日后,再做定做。”

郭仁急道:“将军,此刻正是追击的绝妙时机,蜀军本已低落,加之昨夜中我军埋伏,已成丧家之犬,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夏侯玄深呼口气,尹渊紧张道:“将军,追不得啊。”

“收兵回城,休整一日,再做定夺。”

尹渊长呼口气,却心有疑惑,待夏侯玄走后,扯住张牛儿,问道:“张校尉,我问你个事。”

张牛儿不敢懈怠,道:“尹先生且。”

尹渊道:“昨夜只有你护卫在将军身边,将军可有何举动?”

张牛儿挠挠头,道:“问这个干嘛?”

“大事,极为重要的大事。”

张牛儿道:“将军,先是与我了一会儿家事,便睡了,直至清晨醒来。”

“那将军睡时可了梦话?”尹渊略有失望。

张牛儿警惕道:“你要干嘛?”

尹渊苦笑,道:“将军今日做决策时,稳重许多,渊想将这其中的原因弄清楚,以后每当将军欲冒险行军时,就拿出来制止将军。”

张牛儿略有迟疑道:“将军就是在睡梦中不断呼喊姐的名字。好像,还哭的稀里哗啦。”

尹渊面露喜色,笑道:“以后阻止将军行险策有办法矣。”

——

魏军收服略阳城后第二日,张颌着人送来军粮,并捎信与夏侯玄,一方面赞其功,另一方面苦劝夏侯玄停住追击脚步。

夏侯玄看完,哂然一笑,丢在一边,不以为意;加之士卒早已休整完毕,夏侯玄率军启程,因不知地方兵马数量,不敢贸然分兵,便整军一处;因惧有埋伏,又令高肃部作为先头游骑部队,只在大军前十里处,探明道路,若有伏军,后面大军也可即时救应。

如此,谨慎推进四五日,高肃回报:前方十五里处便是上邽城,往西百里处便是夏侯玄先前招兵处天水郡。

郭仁蹙眉道:“前方诸葛亮以轨迹引诱郭刺史出城,突然夺取上邽军,尽得城中粮草辎重,而上邽为大邑,城墙高且固,城中粮草,不计其数,可供万余大军数年,魏延今引万余溃兵躲入城内,而上邽城中杨仪部亦有三千余人,倚城而守,犹如高山,难以翻越。”

到此时,郭仁怨念的望了眼尹渊,道:“将军当场若是听仁言,此刻已于上邽城中饮酒矣。”

尹渊立即驳道:“若是魏延于撤退途中设有伏兵,只怕我前部已化为粉末矣!”

二人虽皆有谋略,然而共同的缺便是:自视甚高,年轻气盛,谁也不服谁。逮着机会变争吵。

夏侯玄心中烦躁,愠怒道:“勿得争吵!事情既已过去,争吵何用!快思破城之策。”

尹渊道:“除非奇策,否则只有等大将军来此,携带楼橹,云梯,脚弩,冲车,霹雳车之类,将上邽城四面围住攻打,方有可能攻破。”

郭仁却笑道:“仁断定,七天内,城中蜀兵必启弃城而走。”

尹渊略微头,亦道:“有道理,然而,现在还不了解诸葛亮对于陇右的态度,不能妄下结论。”

夏侯玄心中了然,二人指的是诸葛亮对于陇右的态度,失了街亭就等于失了屏障,是退回川蜀还是在陇右倚仗坚城固守。

如果固守,那么魏延得令就会死守;如果是尽数撤入川蜀,那魏延就得主动弃城。

这时,夏侯玄作为穿越者的最大优势又体现出来,他知道诸葛亮在马谡失了街亭之后,携了安定,陇西,南安三郡军民撤往西蜀。略一思考,见其道:“令高肃侦查上邽城与四面各处的通道情况。”

高肃得令,将哨骑四处放了出去,六七刻后回报:上邽郡东面、南面皆有水,魏延若奔逃,往北不可能,东、南不可能,只有从西面往冀县,过西县,最后到达蜀军总寨祁山。而往西的道路,一路平坦,偶尔有丘,也不过几十米,没有险要的地势。

夏侯玄蹙眉道:“没有高山大川,没有截击屏障,我部若想将接近万余三千的蜀军完全拦住,绝不可能。”

此时,张雄趋上来,道:“将军,眼见得日沉,我军在何处扎寨?”

夏侯玄略一思考,道:“于上邽城西十五里大道上。”

张雄正待要走,夏侯玄重又交代道:“另外,由吴俊部,齐鸣部负责扎营,士兵须携带兵器,铠甲排列于周边,务必做到:一有战事,十五个呼吸之内,即可弃铁锹而就刀枪。由张雄部、金古牙部、王平部成品字形列阵,面上邽城而背向营地。”

张雄疑惑道:“将军,士兵携带兵器、只有二部兵马负责建造,时间上恐怕来不及。”

夏侯玄无奈道:“不能完成,则挑灯夜作,总比被城内蜀军趁我营寨未建、前来冲寨的好。”

张雄在高肃骑兵的引导下,来到上邽往西的大道,先按照夏侯玄的吩咐规规矩矩不好三个大阵,尔后吴俊部,齐鸣部在大阵的掩护下,以什为单位,将盔甲等皆托在一边,成序排列。长枪倚架一起,却不解环首刀,有的持了铁锹掘地,做营地前方的陷马坑,有的从附近看法树木,扎其极为简陋的营寨,并制造了建议的拒马,鹿角等。

夏侯玄于前方品字阵的最前“口”,即张雄部,见了日暮中巍峨的上邽城,仍是有些不放心,便将高肃的骑兵分作十路派了出去,游荡在前方,但有军情,便可知晓。

——

实在是没时间,哎……急急码了一章,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