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箜篌引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那件事

第一百八十三章 那件事

楼宗仆轻声道:“其实我本来想直接去找薛秀成,不过却改了主意来见你。”

“为什么?”

“因为我要助你完成那件事。”

玉青禾举起茶盏一口,轻轻晃动了几下,她望着那些在茶水中漂浮的茶渣,轻声道:“其实你我在这江湖之中,都像是这些茶渣,自以为跟别人很不一样了,其实在我们的头顶还有别的眼睛在盯着,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神。”

楼宗仆笑了笑:“所以,我才要与你相见,看一看能不能翻覆乾坤。”

“那件事很危险,你不要命了么?”玉青禾的声音冷了下来。

楼宗仆又一次嗤笑:“命?我楼宗仆其实早就不在乎了。”

“就为了他么?如果我记得没错,你好像没有他见过几面吧?”

楼宗仆转动着手中的茶杯,微微摇了摇头,语气笃定道:“我不是为了他,我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你自己?”

楼宗仆从腰间解下了酒葫芦,她看着那个晃动不停勾玉,轻声说道:“我小的时候住在楼家一处废弃的宅院中,和我娘亲相依为命,那时候我娘常常给我讲一个故事。”

玉青禾轻声道:“说来听听。”

“在辽莽境内,有一个烟花水月之地,金粉荟萃之所——岭秀河。挨近辽莽的大都,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河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她手中握着茶盅,眼神却很缥缈,似乎亲眼看见过那条河,见过那地方的莺歌燕舞。

其实她从出生起,就没有到过辽莽境内,即便她的母亲是辽莽的一个地位显赫的郡主。

宋玉卿微微点头,他知道那处岭秀河,是辽莽境内最繁盛之地,有“衣冠文物,盛于岭秀;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之说。他也曾负笈游学,见识过岭秀河的繁盛。元宵节时辽莽士林豪阀在河上燃放小灯万盏,岭秀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至今令这位鱼龙宫主人印象深刻。

楼宗仆继续说道:“在辽莽祟兴年间,那处红粉佳丽遍地的岭秀河畔,出现了一个女子。她虽在青楼,却坚持卖唱不卖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绝招:歌罢兴酣之时.换上一身精致的短靠,或舞剑、或弄枪,来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功夫表演,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绝无仅有,让寻花问柳的客人大开眼界。这个奉歌献武的歌妓姓游名承玉,她凭着独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肤、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长期习武而练就的丰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红人儿。

这游承玉一个风尘女子,为何学得了一身绝色的武功呢?原来她出身于武官世家,父亲游枢本是辽莽江州府的府官,继承家技,拳枪剑刀,样样精通。游承玉自小随着父亲习武,学什么像什么,身手不比父亲差到哪里去。不料在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因所管库银被盗而下狱,家人千方百计地打点挽救,耗尽家资,却毫无结果。母亲气极而死,游承玉无依无靠,最终沦落为青楼歌女。

不久后,封蕃辽东的胶东王游幸大都,来到岭秀河畔寻欢作乐。这胶东王已是六传王位,世袭罔替,他的祖先是辽莽开朝皇帝的胞弟,分封为胶东王,王位世袭,传到第六代便是他了。这时的皇帝辽显宗,算得是胶东王的侄辈,如此一来,他便更可恃长逞骄了。这位胶东王除了好色之外,也喜好谈兵弄武,到了秦淮河畔,听说歌妓游承玉武艺超群,顿时大起雅兴,召来游承玉侍宴助乐。游承玉着一身纯白镶金边的衣衫来到胶东王席前,胶东王原料想,习武的女子必是五大三粗,一见游承玉却猛然一震,眼前这女子,云鬟高耸,眉目娇俏,白脸蛋上红霞匀染,真是一个美娇娘!若不是那身打扮衬出几分英爽之气,谁会想到她竟是舞剑弄枪之人呢!游承玉请过安后,开始了表演,只见她抽出腰间佩剑,手腕轻抖,身前便族出一朵闪亮的剑花,紧接着,柔韧的长剑上下翻舞,娇美的身段翩翩翻腾,如蛟龙出水,若惊鸿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见一片银光闪烁的剑影,不见了花儿一般的游承玉。胶东王在席上大声叫好,最后还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直冲着游承玉鼓掌。

表演之后,游承玉被召到胶东王身边侍酒,静坐下来,她娴静轻柔,燕语莺声,与刚才的形象判若两人,使胶东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胶东王便对游承玉大为倾倒,离开大都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游承玉,回到辽东王府,那游承玉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胶东王府中佳丽成群,但自从带回了游承玉。那胶东王便对其他粉黛失去了兴趣,日夜与游承玉形影不离,一同饮酒论诗,一同习剑练枪,款款相依,交颈而眠。从游承玉身上,胶东王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于是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游承玉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俨然成了一支娘子军。游承玉对此十分用心,经常穿起银质铠甲,腰佩双剑,像将军一般教导和督促她的女兵们;众女子受游承玉的感染,对武艺兵术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勤学苦练,很快就大有长进。胶东王仿佛是这支娘子军的参谋,经常来视察她们的演练,还不时地指点一番,看到这些昔日弱不禁风的女子,如今竟也翻腾搏击得像模像样,胶东王十分开心。

三年后,秦岭一带久旱不雨,饥荒延绵,民不聊生,到处发生变乱。长安的流贼王嘉允大举向外发展,其属下的一班人马由王自用率领攻向辽东。辽东的胶东王向来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兵法更是无人匹敌,所以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当王自用的人马把辽东团团围住,准备攻城时,胶东王一怒之下,亲自挺枪跃马,率领辽东守军主动出击。但毕竟守军寡不敌众,加之胶东王的轻敌,守军很快就处在了下风,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进退不能,形势十分危急。

城内的官吏眼看王爷出师不利,而贼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不由得心惊胆颤,信心丧失,准备开城降敌,以委曲求全。游承玉闻讯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毫不顾忌地将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倡言:“出兵救主,以报夙恩!”

俗话说:“养兵干日,用兵一时,”演练了三年的娘子军们,虽然心底里惧怕真刀真枪的实战,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拚上命去一决雌雄,顶多是个玉石俱碎!于是个个摩拳擦掌,披挂上马,听从游承玉的指挥。

经过仓猝的编组、整备后,游承玉带着娘子军的队伍出发了,女兵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肃穆的表情。城门开启处,城外的贼军忽然看到一支装备齐整的队伍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待冲到近处,却见一个个士卒面容姣好,描眉涂唇,秀目含怒,煞是有趣。“是群娘儿们!”贼兵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就放松了警惕。趁此机会,游承玉一声呐喊,指挥着娘子军猛地冲入敌阵,刀枪齐下,杀得贼兵屁滚尿流,半天还没醒过神来。

这群贼军许是没料到这群浑身脂粉气的小娘儿们竟如此干练,一定是训练有素。贼军将领不得不谨慎起来,挥舞着黄旗,调遣兵马向娘子军压过来。贼兵毕竟人多势众又久经沙场,动起真格的来,娘子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阵猛烈的对阵之后,娘子军纷纷落马,最后只剩下个游承玉,游承玉究竟功底深厚,一双长剑在手,左砍右挡,已砍倒了十几个贼兵。眼看着自己的部下一个个倒下,游承玉双眼喷火,越战越勇,杀得贼兵不敢近身,却有几十个人把她的战马团团围住。贼将王自用见只剩下一个女将,长相俏丽,且身手不凡,就在一旁大声劝降,喊道:“女壮士不必拚命,我放你一条生路!”游承玉哪里肯吃这一套,拔马又冲向敌群,横扫直荡,杀倒了一大片敌兵,最后终因体力不支,丧身于敌刀之下。不久后,卢义升带着大批援军赶到,打跑了贼军,解救了被围困的胶东王,平定了战乱。

胶东王回城后,听说了游承玉及娘子军的英勇行为,感慨得涕泪长流。派人在城外找到了游承玉的尸体,胶东王抚尸悲哭不已,后以盛礼葬在了王府后花园中。其他战死的娘子军也都得到了厚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