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看书 > 箜篌引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险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险

赵志宁眯了眯眼眸:“南宫扇也在其中?”

崔采平没有说话,他只是缓缓摇了摇头。

赵志宁洒然一笑,随即说道:“乱世之中百姓苦,女子更苦。尤其是貌美的女子,实在是有太多身不由己。”

“王爷说的是,南宫姑娘在薛秀成的身边,也是身不由己。”

赵志宁听了这话,回头看向崔采平,“你与那位潼川来的读书人走得很近?”

崔采平微微一笑:“这世道,真是的读书人不多,真正有趣的读书人更少。”

赵志宁笑道:“是啊,不过我身边就有两位真正有趣的读书人,我赵志宁何其有幸!”

崔采平笑道:“王爷,若说这江南道的文士风流共一石。谢家子弟可得一斗,在下可勉强占得一斗,潼川王孝伯之才,足有八斗。”

赵志宁点了点头,随即满腔豪气笑道:“轩辕靖有左公羊,川蜀有那咏絮榜女子魁首。而我吴越文有王孝伯和你崔采平,武有骠骑将军陈中原。文武兼备,我有何惧?”

“江南道自古富饶,王爷控江南,可在这天下稳暂一席之地。”

赵志宁呵呵一笑:“天师府的赵老天师说我身负天下三分气运,你怎么看?”

“薛秀成有天时,轩辕靖有地利,王爷亦有人和,赵老天师的话,我信。”

赵志宁挑了挑眉,眼中却是有些轻佻与不屑:“我在江陵城隐忍多年,如今入主吴越,只想着安居一隅吗?我身为赵家子弟,却眼睁睁看着西赵灭国,又如何对得起我身上赵家的血脉?”他说着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得紧紧握住了拳头。

崔采平微微一怔,他其实明白赵志宁的意思,知道赵志宁是嫌这江南之地太小了。作为谋士,崔采平洞悉赵志宁的鸿鹄之志,可是作为臣子,他只能对赵志宁的这种想法保持沉默,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实在是一个太危险的志向了。这种危险带来的后果,赵志宁承受不起,整个江南道也承受不起。

赵志宁见他半响没说话,问道:“采平,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该有这样的想法?”

崔采平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轻声道:“汉中、江陵都是战略重地,兵家必争。占据汉中可控川蜀,占据江陵可得中原,占据山西,则可得天下。汉中和江陵都对山西虎视眈眈,可我江南吴越,却是距离山西太远了。所以江南一道,只可偏安。”

赵志宁微微叹息一声:“这我自然是知道,只是如今辽莽兵强,蜀凉大周与辽莽对峙,鹬蚌相争,究竟谁来当这个渔夫?难不成是那乱成一片的大楚?”

崔采平微微颔首,良久之后才轻声说道:“只有江南安定,王爷才有可能来当这个渔夫。”

赵志宁点了点头:“我可以等。”

崔采平的心中却在想:“天下风起云涌,江南道真的可以独善其身么?王爷你未必等得起啊。”

赵志宁继续道:“王孝伯虽有大才,却是来自川蜀。可大用却不可放权,着实有些为难啊……”

崔采平一顿,随即轻声说道:“王孝伯并无二心,我可用项上人头担保,王爷当用人不疑。”

赵志宁摆了摆手道:“究竟把他放在什么位置,还需斟酌,此事以后再议。只是眼前这林州的局势,该如何解啊?”

“薛秀成来到这林州城,既然没有大张旗鼓,王爷也只当视而不见。”

“你可知道薛秀成此来林州是为何事?”

“应当与天师府有关。”

“是啊,这薛秀成似乎与天师府的赵境和有些过节,此次前来没有大张旗鼓,是要以江湖人的身份将天师府搅个天翻地覆么?”

“那和尚李牧云刚走不久,想来赵老天师还是元气未复,如此……当真有些棘手。”

“赵境和不是李牧云的对手,自然更不是常荆山的对手……现在我真是越来越不懂薛秀成的意图了,堂堂蜀凉王,为什么非要跟西赵一个小小的天师府过不去?”

“庙堂之上不谈江湖,王爷对这江湖之事所知不多。不过我却略知一二,传闻薛秀成身负三界气运,此次前来林州天师府,或许不是来找麻烦的,而是来找一个人,一个命格迥异之人。”

“找人?谁?”

“小道士郑长生。”

赵志宁的眼中泛起一抹疑云,他皱了皱眉头:“郑长生?我却没听说过,天师府何时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前几日阴岭楼传来一份密报,说在江南藏书阁发现一个蜀凉培养的细作,此人专门收集林州天师府的消息,在这细作身上收到一本画册,其中详细记录了那天师府小道郑长生的生活琐事,所以我觉得薛秀成此来林州,许是为了这个叫郑长生的小道士。”

赵志宁笑了笑:“越来越有意思了,我竟不知道,林州天师府中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道士,竟然会让蜀凉王如此记挂悬心……派人暗中牵制住那郑长生,不管此人是谁,都不能走出林州。”

崔采平却是摇头道:“王爷有所不知,这郑长生为人凉薄且是无欲无求,我派人查了许久竟然查不出他的来历出处。想要暗中牵制此人,并不容易。”

赵志宁脸上的笑意更甚,他想了想说道:“既然暗中不能行事,那就先静观其变。”

……

且说那骠骑将军陈中原府中后院,寿康公主手中拿着一把剪刀,正站在一处葡萄架下,手托葡萄剪下了一串青紫相交圆圆沉沉的葡萄。手捧葡萄放入一张玉碟中,脚步聘婷走向了一处凉亭。凉亭正中摆放着一个木桶,桶中散着一股清凉之意,正是刚刚从深井中打出来的冷水。

她从怀中掏出一方素白的手帕,轻轻擦去了葡萄上的浮灰,这才将一整串葡萄浸入井水之中。

寿康公主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就像当年初为人妇,炎炎夏日和驸马一起去江陵城外的绿柳山庄消暑。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只是这么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已经再无当年的闲情逸致。

宁静的小院之中,忽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那声音轻淡,却是清晰。“寿康姐姐真有雅兴啊。”

寿康公主正捧起木桶中的一抔井水,闻言不由得双手一抖,一抔井水洒落在青紫的葡萄之上。她猛然抬头,却看见一个绝美的女子,身穿一袭青绿纱衣正缓缓走向凉亭。

寿康公主微微一怔,随即淡然笑道:“被困在这一方小院之中,我哪里来的什么雅兴?怎及妹妹来去自如,风华绝代?”

玉青禾笑了笑,坐在了寿康公主的对面,她凝视着寿康公主的眼睛,缓缓说道:“记得当年初见姐姐,姐姐的眼神是何等清澈,如今却也换了一副模样。”

寿康公主轻轻一笑:“当年的我,是西赵最骄傲的公主,犹记那时出嫁,是何等的风光无限啊!只不料日后路途艰险,先遭小人东榆女陷害,又遇父皇昏聩误判,最后……又被卷入这权力斗争。我与他……终究是聚少离多。”

玉青禾伸手握住了寿康公主的手,她柔声说道:“姐姐,你是我在这世上最亲近之人,当年皇宫娘娘对我有恩,阿禾也一定会在这乱世之中保护姐姐周全。”

寿康公主看向玉青禾,先是有些难以置信,随即释然一笑,挣脱了玉青禾的手,她看向那凉水中浸泡的葡萄说道:“我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去蜀凉。”

玉青禾皱了皱眉,“你为何非要留在这里,这里还有什么值得你惦念的么?”

寿康公主看向外院,她的眼神有些迷离:“你可知道这院中的主人,曾经借出数万亲兵给轩辕靖,只为换我平安?”

玉青禾微微点头,“莫非姐姐对陈将军……”

“他对我很好,可是我的夫君,也是因他而死,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爱上陈中原。可是我也知道,陈中原自始至终都没想过要杀害我夫君,我夫君的死,是拜母后和赵志宁所赐,所以我要留在吴越,我要亲手毁了赵志宁现在拥有的一切!”

“你别忘了,你现在在林州,不是江陵,连你现在的身份,都是赵志宁给的,你拿什么跟他斗?”

“我一无所有,有的不过就是陈中原对我的心思罢了。”

“陈将军是明白人,他或许爱你,却绝不可能为了你对赵志宁倒戈相向。姐姐,你该明白这一点!”

寿康公主冷笑一声:“人心难测,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你走吧,我不会离开吴越,我的夫君死了,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报仇,这一点我相信你曾经感同身受。”

玉青禾一愣,沉默了片刻,她起身轻声说道:“姐姐,我走了,你要小心。赵志宁在江陵隐忍数十年,却不能在江南任你心怀不轨,千万不要一再触及他的底线……这天下局势,风起云涌,也许很久之后的一天你会发现,曾经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只是一个错误。”(未完待续)